文明小博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班级博客 >>文明小博客
忆先烈之英魂,树南洋之风尚:记高一“爱国之旅南京行”先烈祭扫
发布时间:2014-03-17 12:59:37   发布人:毛健   信息来源:德育处 郑蓉    点击次数:94

作者:高一年级  范语非     摄影:夏俊

 
 
 
 

2014312,在这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南洋中学2016届全体同学开始了“爱国之旅南京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怀着与天气一般沉重而肃然的心情,同学们首先来到了菊花台朱少屏等九名烈士墓前,举行南洋中学祭扫仪式暨“争当南洋学子”宣誓仪式。

同学们通过对朱少屏烈士的生平介绍、《当警报响起的时候》诗朗诵等形式,表达了对这位可敬校友的追忆与怀念,并且在之后的宣誓仪式中用铿锵的誓言、坚定的面容展现了南洋学子自信、向上的面貌,表达了对前辈高风亮节的赞佩向往,对校、对国的忠诚和深深的挚爱。

在党委书记陈宏观老师亲切又不失严肃的讲话中,又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朱少屏烈士:他不仅是我们的校友,更是我们的前辈,我们的大哥。他的精神时刻展现在我们眼前。朱少屏烈士是南洋的第一批学生,他毕业后远赴日本留学,但是却只停留了一、二年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就好比伟大的鲁迅先生,朱少屏烈士也意识到了国人的麻木、愚昧是阻止中国进步的最大障碍,于是他毅然回国,办报办学,为当时的南洋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也为当时的国家贡献了半生心血。听到此处,不少同学都面露敬佩之色,纷纷点头。接下来书记讲到朱少屏烈士的壮烈牺牲:在被日本人杀害时,朱少屏烈士已经六十多岁了。其实出使前,已经有人劝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去了有什么用呢?朱少屏烈士当时就说,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就行。讲到动情处,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低下了头。这次讲话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先烈前辈的伟大精神,更增强了同学们对南洋的认同、对南洋的依恋之情,让同学们感觉到,尽管先烈已逝,但他们的灵魂永存,就如陈书记的那句话:他代表了南洋,代表了南洋学子。

接下来,同学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黑白的照片和一句句血泪凝聚成的控诉昭示了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也如同长鸣的警钟一般提示着所有中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国衰则辱,国强则盛,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奋斗努力不应止息,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社会实践活动时,正逢“两会”中关于设立中国公祭日的提案通过,同学们通过在大屠杀纪念馆外的微型主题班会,不断在思考,在讨论,在明确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

南京之行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前去参观了中山陵,瞻仰伟大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容。尽管登上中山陵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同学们依旧成功坚持来到了山顶。看到孙中山先生的雕像,那坚毅、温和的眼神似乎眺望着神州大地,鼓励着现在的炎黄子孙,令人肃然起敬。

    2014年南洋中学爱国之旅南京之行正逢第十五个年头,尽管同学们真实的表达有长途跋涉的疲惫,有东奔西走的烦乱,也有课题调研时的种种困难。但是每届南洋学子更会感悟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对祖国和南洋精神的领悟,以及永恒不变的忠诚。
 
 
 
 
 
 
科研之光,普照南洋:记“爱国之旅南京行”课题考察活动 感受科技与人文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