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手中历史使命,担起荣校兴邦责任
悠悠千古,爱国历来是仁人志士的追求;旷旷万事,荣校一直是莘莘学子的梦想。
岳飞脊刺“精忠报国”,豪言壮语无需,只是一声令下,只是利剑一挥,报国之心,昭然可视。诗圣杜甫一吟成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国之心,由此明示。
千百年沧桑巨变,多少华夏儿女以血荐轩辕。经历了轮回,中国已不再是千疮百孔的“东亚病夫”,多少年的励精图治,多少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祖国早已挺立在古老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想,在座的同学们心中一定都有一颗爱国的种子。不然,汶川地震,同胞受难,我们怎会悲痛欲绝?奥运盛事,祖国雄起,我们怎会流下热泪?
但怎样才能让这颗爱国的种子在心中萌芽,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让学校为我们骄傲呢?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在寻求着答案。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读书?
也许在座的同学会觉得这是个很老套的问题,但我相信,有许多同学从未想过自己究竟为何奔忙,也有同学因为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与方向而苦苦追寻,停滞不前。难道,我们的能力有多超群,梦想有多高贵,仅凭一张试卷来做决定么?又难道我们苦苦求学,却竟求不出个读书的理由么?
其实,我们读书,就该考虑为何而读。我们的老祖先就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当然,如今的我们应该为这“唯有读书高”的“高”字重新做个注脚了:它不再是封建尊卑观念,也觉不只是拿高分,上高校,领高薪这么简单。
周恩来在年少之时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想,这应该是对我们为什么读书最好的回答了吧。也许你会说:祖国那么宏大,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何以立下如此大志?请相信自己的力量与才干!我们的国家正在迅速发展,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日新月异的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让我称赞。但我们的国家仍有许多不足,面对未来,我们还是一片迷茫:怎样成立更廉洁的政府?如何规划我们的城市?何时中国制造才能成为质量的保障?这些是你我共同面对的问题,国家期盼着我们的未来,因为有一天,我们为长大,为国效力!
当然,拿高分,上高校,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本份,但没有责任的肩膀是空虚的,心也会变得荒芜。我们南洋中学的创始人王培孙先生在办学期间,校舍曾被敌伪占领,学校借北京路盐业大楼坚持办学,克服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拒领敌伪“补助费”,不向敌伪登记,不用敌伪提供的教材。王培孙宁可以芋艿番薯充饥,不食敌伪“配给米”,大义凛然地对敌伪派来的人说:“你可以去告诉他们,我是个中国人,你不要再来了!”短短几句话,掷地有声,体现了王培孙校长的铮铮铁骨。
在王培孙校长的教导和影响下,一代代的南洋学子,总把“为己造福,为家增光,为国家桢干,为天下肇和平”记在心头。中国杰出外交家顾维钧、社会活动家烈士朱少屏、文学泰斗巴金,以知识和智慧贡献于祖国的十多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几十位大学校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精英都曾在南洋中学书写辉煌一页。遥想当年,青涩的他们立下了怎样的宏图壮志,昔日的莘莘学子,早已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是南洋的骄傲,祖国的栋梁。荣校、兴邦,他们扛起了重重的责任,于是,他们的人生光辉灿烂。莘莘学子,何以荣校?英气少年,何以报国?这归结起来,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责任!
让我们接过先辈们手中历史的责任,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荣校、兴邦的责任,用我们的端正平行,非凡气质,用我们的艰苦奋斗、卓越成绩擦亮南洋的校牌;用我们的赤子之心,满腔热血,把我们的智慧与才华倾注于祖国!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就让我们做个有担待的南阳人,做个有血性的中国人!
高二(5)班
吕圆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