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内容
爱国荣校高二6班罗怡
发布时间:2012-10-12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68

 

爱国荣校

——数未来风流人物,还看南洋我辈

高二(6  罗怡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历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泪又涌现在我们眼前:1999年5月8日一对新婚不久的中国青年夫妇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01年4月一位优秀的中国飞行员为了祖国尊严血洒南海上空……

 同学们,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让鲜血再洒在中国历史的十字架上吗?我们能让闪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国人吗?

不!决不!血、泪、仇。我们记住了,永远地记住了。让我们化作冬雨,将南斯拉夫的血场刷清。让我们化作精卫,将汹涌的大海填平……

雪耻复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然而,我们许多少年人将自已民族的新仇旧恨忘掉了,将“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泪中仍高喊祖国万岁的那一刻忘记,将日本刽子手在南京城中狞笑着举起钢刀的那一刻忘记了……同学们如果我们沉溺在享乐之中将学习荒毁了,将前程荒毁了,将民族兴衰抛置脑后……这是一种毁灭,一种自我毁灭。

鲁迅先生穷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荐轩辕”唤醒了刀俎上的中国人,我们的前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

想想先辈,怎么不教人汗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能放任自流,荒毁一生置民族大业于不顾?否则,枉为炎黄子孙!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所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学会爱校、荣校则是其最为重要的前提。

传承百年文化积淀,立足时代发展需求,我们南洋中学继承和发扬“自主、求实”的办学传统,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有个性的主动发展,成为具有“求真、求实、求新”的科学素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俭朴严谨的南洋校风,孕育出一批又一批求实好学的南洋学子,他们不仅在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走出中学校门后仍有广阔的后续发展空间,深受各级各类高校的好评。

而“报效祖国,发扬南洋”,则是我们每一届南洋学生义不容辞的本分。或许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这有一种遥远,崇高,神圣的感觉,好像要等到学有大成,满腹经纶才能实践这一承诺,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大部分同学早已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这一点,荣校正化为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例如当高二的同学在和其他学校一起练习合唱时,南洋的声音总是最响亮的;在班级有活动时,同学们都勇跃参加,争着为自己的集体增光添彩……虽然都是些小小的细节,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每个人能自觉地用他的双手用心地擦拭着她的校牌,则她将是学校中最耀眼的;对于个国家来说,每一个平凡人都自觉地用身边每件小事来服务于她,则她将立于世界的不败之地。

所以,每个南洋学子都能在自己心中真诚呐喊:

今天,我们以南洋为荣。是南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是南洋感化我们单纯而幼稚的心灵,是南洋让我们勇于道歉、做一个有现代礼仪的文明学生。

今天,我们以南洋为荣。是南洋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是南洋生活的体验者,也是南洋生活的参与者,更是南洋生活的见证者和宣传者。南洋不仅从语言文字方面教育了我们,还从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对我们进行教诲。

 明天,南洋会以我们为荣!祖国会以我们为荣!

……

站起来,我们新一代、怀揣爱国荣校之心的中国青年,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  数未来风流人物,还看我辈!                                                                

v
阅兵式观后感---我的中国心 国庆阅兵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