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
台湾妈妈,不要急……
发布时间:2012-10-12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549

 

背景

在我班上,有一个台湾学生,他叫小王。目前这个孩子的情况很令人担忧。学习基础差,又因为开学之初身体不佳好多天没来上课落下了课程,使他的成绩一直处于垫底。加上说话有台湾腔,个性又过于顶真,所以受到周围同学的嘲笑冷遇。十月长假之后,他为了避开月考竟然赌气不来学校。“可怜天下父母心”,他的妈妈梗咽着声音打电话向我寻求帮助。

坦诚交心  了解实情

接到电话后,原想家访一次,但为了不刺激孩子的情绪,请他的妈妈来校。那天,气候开始转凉,小王父母双双来到了我的办公室,眼中尽是迷茫期盼和无助。落座后,我就请他们大致讲讲小王过去的学习基础,个性特点以及当时在家的具体情况。之后请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他不愿来校的原因。两人异口同声说是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差。我接着询问:他们有什么打算?希望我们学校能提供什么帮助?不料父母之间有严重分歧。母亲希望孩子能坚持下去,无论如何要跨过这道坎。而父亲却认为完全没必要让孩子那么辛苦,打算辍学,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实在不行将来回台湾考试。母亲务实但她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父亲了解孩子的个性,也明白学习的要义但不够现实,过于理想化。两人当着我的面就开始纷争起来,于是我说:“看来你们之间有分歧,我觉得如果你们之间能达成一致,兴许小王的问题会更快地解决。因为在家中,你们就是他的榜样,如果你们意见不统一,他会找不到方向,会更加无助的。”听了我的话,他们不再争斗了。我接着说:“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你们小王是台湾人,他将来不和我们一起参加高考,他的卷子和我们不一样,难度要低。因为大方向是这样,所以你们要从长计议。还有通过这件事其实反映了他个性的缺陷,如果他面对困难总是只想到逃避而不是坦然面对,对他将来的成长也是很不利。”话音刚落,两人面面相觑,吃惊的问:“为什么卷子不一样?”这回轮到我吃惊了,看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是知之甚少,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带着他们来到了教务处的朱老师那里,请他详细解释了具体的政策并介绍了以往的案例。看到他们原先眉头紧蹙到后来笑意渐露,我的心也稍稍放下了。临走时,台湾妈妈说:“谢谢老师!我们回去一定先父母之间协商好,然后和小王一起设想之后的学习安排。不要求考得很好,只要及格,这样的话,他一定不会那么畏惧了。”已快到中午了,稍许有了暖意,我送别了他们。

及时沟通  积极应对

因为担心孩子来校心里有顾虑,对于学习依旧有抵触,我在征得父母以及孩子的同意之下,请心理老师李老师为他作指导,并在课余为他辅导功课,安排其他学生给予他学业上的帮助。笑容终于回到了小王的脸上,课余总能看到他捧着日本小说在阅读,好像找到了某种寄托。不料好景不长,因为意识到将来的出路,小王开始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上课常趴着睡,作业总是不交或者漏做,成绩再差他也不以为意。于是我拨通了台湾妈妈的电话,向她反映了情况。希望她能在家督促孩子学习,并且告诉她长此以往的后果。但情况并没有好转,他依然如故,岿然不动。有一天早上,又接到台湾妈妈的电话,声音断断续续,语气焦急。原来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她和小王吵架了。原本都是妈妈送他上学,这次小王赌气一人走开,怎么也找不到他,身上既没有手机也没有钱,平时也没什么要好的同学。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我该怎么办?我于是安抚她说:“小王妈妈,不要急,事情会好起来。你先不要急,冷静下来想想,小王和你在哪里分开?你在那里周围仔细找找。等到中午,他还没找到的话,马上联系我,我会通知学校,大家一起想办法。当然,找到他,也马上联系我。你不要担心,不要急……”中午平安电话打来了,但是事态并不好,小王执意不肯来学校,他说我在外面思考,做了两个决定,要么听妈妈的话,坚持下来,好好学;要么干脆辍学,在家写小说。当时我就懵了,写小说?好玄乎啊!

寻求“外援”  合理规划

这是小王妈妈第二次来校,天气更冷了,但阳光出奇的好。她提出自己的想法,想要休学一年。当即我就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希望断去后路,还是希望他能调整好,兴许一年后会有好的发展。但是,休学是件大事,它是有具体要求的。”于是我再一次带他到朱老师那里,让她明白她的决定是错误的,不可行的。通过朱老师的分析,她总算意识到他孩子的处境以及将来可以拥有的出路。这次临行前,她的脚步是那样从容稳健,因为她找到了方向,我的心又稍稍放下些。不久,她来电示意说她已经联系了某些招收台湾学生的学校,但是小王还是不愿意来学校。在我的启发下,台湾妈妈为孩子安排了家教,并且请了心理医生做专门的辅导。台湾妈妈后来向我透露,孩子不合群。我就允诺等期中考试结束,我会亲自带些班级同学登门拜访,看看小王,兴许他心情好一些,也能找到一种归属感。在我的工作通话记录中,台湾妈妈的电话是最多的。虽然小王的情况时好时坏,但是台湾妈妈没有先前的茫然,坦白讲,能让她想到通过电话找我联系,寻求帮助,这于我也是种宽慰。帮助她,等于帮助学生。

反思总结

这个案例有很多的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让我获得了很多与家长沟通的启发。

父母双方首先应步调一致,孩子才能目标明确。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有个性。经常会出现父母意见不统一,两相争斗的情况。曾有人做过统计,最适合孩子发展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父严母慈,另一种是母严父慈。但不管哪一种,在孩子面前,口径要统一,意见要一致。小王先前的厌学和他父母本身在学习上的意见分歧是有密切关系的。

利用各方资源帮助家长。

老师-家长-学生就像是三角关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造成不平衡。其归结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老师与家长的协作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案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老师对于招生工作的丰富经验,老师对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都使得问题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我的积极建议下,家长请来了家教和心理医生,使得学生得到帮助。

引导家长建立良好的成功哲学。

小王压力大,与他母亲对于成功的狭隘理解有关。西方人是这样界定成功的:第一,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喜欢?(Do I like it )第二,在这一行里是否杰出?(Am I good at it )第三,是否可以靠这一行谋生?(Can I make living on it )只要以上三点都答“Yes,就是成功人士了!是父母都指望孩子能成功,如果用西方的标准去衡量,首先要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是其前提。小王的特殊在于:一,身份特殊,台湾人,意味着不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去应付高考;二,学习基础差,他能考进南洋,用他父母的话来说,是个奇迹,是超常发挥,所以能预料到在我校学习一定倍感压力,他的能力点未必能达到;三,心理抗挫能力弱,意味着稍有挫折他都会气馁。针对于此,第一,对他的成绩要求要弱化;第二,对他的学习习惯要强化;第三,增强他的自信心以及融合班级的感受力,要更多的给予温暖和帮助。

南洋中学

刘旭梅

2011-10-31


v
让信仰变成一种力量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