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十六个年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天道酬勤,潘老师最感自豪和欣慰的是得到学生和学校领导对潘老师的认可。在教育教学上也小有收获,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潘华老师感觉到自己的一点点成就的取得,是基于一个法宝:爱所有的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说:“爱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有了这块基石,潘老师觉得,做一名班主任,作为一个任课老师,做任何事情,面对各种各样的同学,为他们做任何事,潘老师不觉得苦,不觉得累,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潘老师觉得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一、 爱就是弘扬班级正气,细心精心栽培有特点的学生。
一直以来,做班主任潘老师始终重视弘扬班级正气的主旋律:爱护他人,感恩生活。潘老师不要女生搬饭盒,培养男生大气和关心弱者;潘老师要女生打扫饭桌,为其他学习弱的男生补英语,培养女生的感恩和回报……班级的和谐气氛和团结一致很让潘老师放心,但是,成长的路上总会坎坷不断,孩子们的表现也时好时坏,这时,挑选出最能弘扬正气来的班干部就必不可少了!
小H,热情善良、胆大无私给潘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听他说一句话,很熨帖人心:我的力气和热情用掉了还会再有,但快乐和友情就不一定再有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让潘老师最感动的一件事情是,班级头一天因为要清空台板,大家都约好垃圾袋一人一个包好自己的东西整齐码好堆教室后面,第二天各自拿回。潘老师老师觉得第二天一早进行早自习的时候,很多同学肯定拿了自己的东西,一定会把垃圾袋扔在原地,弄得教室后面满地狼藉的!
潘老师心急火燎赶到班级,班级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小H满头大汗正在整理垃圾袋,潘老师问同学:他在干什么,同学说,小H把教室后大家扔的垃圾袋整理好了,免得影响大家学习!听得出来,同学们很感动,这个孩子会为别人着想,当时,潘老师想,同学们的心也一定和潘老师一样暖烘烘的。在这个独生子女的世界里,劳动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事,可他,不一样,大气、实干、心细、心里装着班集体,这样孩子就应该成为班级的领头羊,弘扬班级正气,他完全可以做得到!
最初,叫他做副班长,他拒绝,理由是成绩不好,不好意思;潘老师就因势利导,先做体育委员,因为他热爱体育,所以很顺利的开始了班干部工作,随着成绩的大幅提升,他终于成为潘老师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潘老师们班级自己劳动也好,外出帮学校做事也好,同学们都开开心心,从来没听到一点怨言,喜得年级组长频频找潘老师班级做她的御用人马,随叫随到,快乐无比!
……
潘老师班级的体育、文娱很出色,一个同学慢慢浮出水面:小S。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潘老师一直留意,她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同学参与其中,并把几个调皮捣蛋的大男孩指挥若定,人人服服帖帖,不由得使潘老师惊叹,潘老师一直暗暗观察,没有立即让她担任班级干部,这小姑娘居然无怨无悔做了一年班级大小节目“导演和场务”!就她的耐性和执着就值得潘老师为她加分,而且这个气质孩子将终生受用,潘老师一定要让她站出来做学生的榜样!
高二一上来潘老师就大张旗鼓的宣布他做潘老师的班干部!这个宣布几家欢喜几家愁,学生和家长很是高兴,因为付出了终得到承认!但也有人泼冷水,她成绩也不见得比别人好很多,就只会指挥那几个男生!潘老师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广开言路,提意见可以,谁觉得自己行你就来试试,你指挥得定你来做!实际上一般的同学没人超得出她的能力范围的。如今,班级大小事潘老师交给她潘老师就放心。
当然,潘老师也加强对小S同学的学业上的敦促,用班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衡量磨练她:平时提高对她的要求,考前再次敦促强化复习,需要帮助直接单独辅导。现在,她的成绩也一天天进步,从原来的全校200多名,现在基本保证在全年级前50名!用班干部的职责和标准来要求衡量孩子,给孩子带来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孩子的成长、独立,不管面对学业还是工作,都在逐日进步,现在她已经是年级领导的得力助手,帮助年级组领导各项检查工作。
对班级的精英潘老师悉心培养,潘老师不断的提供寻找各种机会让他们走出去,见识外面的风雨也冲击挑战他们目前的现状,也时时刻刻耳提面命,手把手地一点点教,这几个同学说是潘老师的得意帮手也好,还是班级的领头羊也好,至少,潘老师知道,他们是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班级正气的主旋律得到了张扬!
现在的小H交大数学系毕业后已经在美国留学,不定期回国还会回到学校看望老师,也愿意继续为老师做好小帮手,给潘老师现在的学生现身说法,为师弟师妹传经送宝,开班会他还会传输一些他在美国的学习生活视频,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每年开学和学期结束,清华、交大、复旦、同济、上外的学生也会不定期的回到母校,也愿意在潘老师的班级里为同学们鼓劲加油,小S也在师哥师姐的鼓励下准备朝她理想的大学——交大奋斗,看着孩子们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潘老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没有什么比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更美好的了。
二、走近孩子,教会孩子感恩,用激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潘老师们学校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生源不乏优秀学生,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的增多,潘老师们的生源也开始发生了不小变化:单亲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外地生源……
生源成分增多,老师就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点、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复杂,学生暴露出家庭因素造成的性格缺陷也越来越多。
老师教育学生,不是仅仅要孩子的分数,对孩子来说,教育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培养完善的人格,这才是孩子终身受用的人生财富。人格有缺陷,势必影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为人处事。
有了这样的心态,潘老师容忍学生家长的言语暴力,宽容面对孩子处理问题的简单武断。
小M是班级很特殊的学生,开学第一次新生家校见面会就让潘老师认识到他和他的家庭:四岁父亲车祸过世,常年母子相依为命敏感自闭,母亲不需要学校对他学习有很高要求,开心就好。刚开学没多加就与同学发生矛盾,母亲歇斯底里向潘老师控诉,言语过激还对老师的工作指手画脚。
眼看着成绩年级垫底,班级同学也相处得格格不入,没人愿意跟他同桌,没人愿和他做朋友,说他说的话跟大家思路完全不一样,很怪。
了解到这些情况,潘老师首先在心态上保持平衡,孩子不好不轻言放弃,也不过分施压,主动和他沟通,走近他才是帮助他的最好途径。
潘老师有一点有利条件,她和孩子家住的很近,关心爱护他有了更好的条件:上下班潘老师带着孩子乘车,时间紧潘老师就打出租车,起初孩子坐在车里不主动跟老师说话,下了车也不和老师打招呼,没有说再见,也不说谢谢。
感恩和礼貌是潘老师必须教给孩子的,潘老师一次次主动跟他说再见,一次次主动跟他说老师跟你同行,很高兴有你做伴,谢谢你。一年半后的那天下午,潘老师们下出租车的时候,孩子对潘老师说了声,老师,谢谢你,下次我来付车费。
孩子能说出这句话让潘老师觉得孩子进步了,这就越发激励潘老师督促孩子在平时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对同学给他的帮助鼓励他说出“谢谢”来,开始孩子也不习惯,开不了口,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现在孩子和人家交往,说谢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孩子的进步潘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激励成了潘老师敦促孩子学习、生活进步的绝妙武器,潘老师知道:只要有爱,孩子就会信任你,情感上依赖你,教育还有什么不可以达到呢?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心灵,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远远比优异的成绩重要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潘老师用爱关心激励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平时自己下班回家敷衍了事的做饭,学生母亲生病住院,潘老师不管自己上班回来多累坚持做好营养均衡的饭菜送给孩子,连自己的儿子都很嫉妒。
早晚潘老师一直电话问候:作业做完了没,做完了早点睡觉,明天早上早点起!快起床!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
孩子在母亲住院期间,没让其他同学发现自己生活的极度不便,仍然开心乐观地学习,潘老师就在班级大张旗鼓地表扬:小M自理能力强,在妈妈生病两三个礼拜里,较好地保障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个表扬一方面激励了小M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另外也刺激了其他同学,同学们在自省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时候体会到自己的条件的优厚而产生感恩;另外也激发了同学们对正处在困难当中的小M的关心和帮助,有同学借口自己一个人吃不了必胜客的大披萨,请他来帮忙;有的带来自己心爱的零食,假装大分发,暗中把最好最多的给了小M……
孩子要去医院探望母亲,也带上潘老师的问候……
两年下来,孩子对潘老师也产生了爱和依赖,对老师的要求也有了完成的意识,比起以前的封闭敏感,现在的他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课间还会时常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有想法也敢和老师提了,这一切进步,给了潘老师莫大的安慰。
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潘老师是一名党员教师,对领导交给潘老师的所有任务潘老师从不推脱。有人说潘老师是“能者多劳”,到南洋中学第四年头潘老师一身兼数职:校文学社指导老师、校语言文字工作联系人、语文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副组长、班主任,多年来,潘老师默默耕耘,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潘老师不怕困难压头,不惧任务繁重,潘老师永远铭记她的大学恩师黄曼君的一句话“不断挑战自己的限度,生命的宽度就会得到不断地延展”。
每一年教师节必定有潘老师教过的新老毕业班学生围绕在潘老师的周围,和潘老师一起享受曾经温馨美妙的记忆。是学生对潘老师的肯定,坚定了潘老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心;是学校领导对潘老师的信任,坚实了潘老师“舍潘老师其谁,敢为人先”的决心。潘老师实际工作中,潘老师一直把“做最棒的自己”作为工作的常态,潘老师全身心投入,忘潘老师付出,常常在校超过十多个钟头。休息时间,在家中备课批作业已成为习惯。一直以来,潘老师把头疼脑热、家庭琐事全抛在了脑后,凭着自己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做一名辛勤的园丁,爱学生,专注地耕耘自己的田地,也赢得学生的敬重,这就是潘老师体会到的做教师的幸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爱,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陪伴学生走过坎坎坷坷,潘老师一直奉行一条教育的宗旨:爱的前提条件是付出,爱的过程是等待,爱的结果就是希望。如今,潘老师的不少学生已经被各个名牌大学录取,也有一批学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见证孩子们的成才经历,潘老师感觉无比幸福,用爱谱就的教育生涯,让潘老师的生活充满活力,充满希望,潘老师的人生也得到了充实和丰富,做教师,潘老师无悔;做班主任,潘老师自豪!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