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曹鹤荪,空气动力学家。
1952年起,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教务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78年任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三和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弹性塑性力学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国防科技人才,有7项科研成果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著有《风洞干涉》、《流体力学》等专著和教材。
二、个人简历
1929—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在开能达洋行当职员
1934—1936年获意大利都灵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37—1940年任重庆国民政府空军机械学校基本学术组长兼高级机械班教官。
1940—1944年任交通大学重庆分校教授,重庆交通大学教授、航空工程系代理系主任。
1944—1945年作为交通大学教授,赴美国和加拿大考察航空建设与航空教育。
1945—195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航空系主任,教务长。
1952—196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科学教育部教务处处长,1960年起任教务部副部长。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64年任院教务部部长,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6年任哈尔滨工程学院教授。
197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同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还担任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1981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三、青年求学
曹鹤荪,1912年9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
1919—1924年曹鹤荪在江阴县澄翰初级小学和礼延高级小学学习。课外不仅跟书法家李建初先生学习书法,还请姑夫薛德炯先生补习英语。当时军阀混战,国内经济萧条。1924年,因齐卢战争去杨舍镇姨母家避难,巧遇久居日本的舅父陈大同。陈向十多岁的曹鹤荪介绍了日本工业、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进步情况,并与中国的落后状态做了分析对比。从此在他的幼小心灵中深深埋下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种子。1925年,曹鹤荪考入江阴最有名的南菁中学。由于家境贫寒,历任几所中学会计的父亲常表示:他有子女5人,曹鹤荪是老大,初中毕业后要赚钱养家。但曹鹤荪立志要上大学。他充分利用初中的三年时间,提前自修了高中一二年级主要课程。1928年初中毕业,立即以同等学力考取上海南洋中学高中三年级插班生。他父亲乃改变初衷,支持儿子继续升学。次年他又以高分考入素以门槛高而闻名的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进入交大第一年,第一次物理月考,全班约有85%不及格。该课由裘维裕教授讲授,物理实验由周铭教授指导。严格的基础训练,为以后深造准备了基础。一年级暑假来临之前,他突患伤寒病,不得不休学一年。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