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庆网 >>校友风采
南洋院士风采录(余梦伦)
发布时间:2015-08-11 13:22:45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21

我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余梦伦(1936~ )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

专题网站请点击:  http://www.bztdxxl.com/yml/

原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弹道科研设计工作,系统提出有工程实用价值的弹道设计理论和方法,他在多种火箭的弹道设计中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是我国弹道式战略火箭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就读南洋

1936年11月,余梦伦出生于上海。他的家住在苏州河边,余梦伦从小就闻着苏州河水的特别的气味,看着河上成天川流不息的船舶,听着此起彼伏的轮船汽笛声长大。1949年上海解放,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余梦伦被父亲送入当时位于北京路河南路口盐业大楼中的上海南洋中学初中第一分部读书。在他父辈心目中,南洋中学是一所著名学校,是值得信赖的。后来,在离别南洋母校五十多年之后,在南洋初中部学习的情况还是清晰地再现在余梦伦的脑海中:高高的楼梯,黑色的长条课桌,午间吃着从家中带来的饭菜。特别每年一次回大木桥母校本部的聚会(全校运动会)……,南洋的老师认真教育,辛勤耕耘,他记得有次南洋领导对学生们讲:“你们写作业,字要写得大一点,你们要知道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煤油灯下批改你们的作业”,——这更在余梦伦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每当回忆此事,他总要说:“确实,我们学生每一步成长,无不凝聚老师们的心血。”现在,在南洋中学的档案中还保留了一份余梦伦当时的学籍卡,上面有他当时的各科成绩的分数,可见他当时学习的勤勉和成绩的优秀。

1952年余梦伦在南洋初中毕业,这时在北京路的南洋初中分部决定搬回龙华路南洋中学本部去,这样,居住在苏州河畔的余梦伦上学就不便了,考虑到上学方便,余梦伦初中毕业后转入上海虹口中学高中部。

踏上国防建设的征程

1955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8年转学计算数学专业。北大五年的学习生活对余梦伦来说无疑是获益匪浅的,他有机会聆听到国内一流学者的教诲,尤其是教线性代数的丁石孙老师,他的既教书也教人的学风,给余梦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今后的做人处事,文化学养诸方面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964年4月的一天,和几位同学被叫到系里,系总书记宣布他们已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工作。两天后,一辆汽车载着他们几位同学,踏上了国防建设的征程。他才了解到五院的工作性质是搞导弹和航天工程的,为了加速我国国防尖端的发展,五院已经从全国各地大学调集来不少优秀生。此时的余梦伦,心里既喜又忧。喜的是,能直接参与国防尖端事业的研究工作,从事向往的工程设计;忧的是,学数学的他还没学成就要挑重担子了,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发发余梦伦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的总体室弹道组,得知弹道组大部分老同志也是学数学的,心里才稍稍踏实下来。因为当时国内弹道专业刚刚起步,还没有毕业生,只能从数学专业招收部分学生予以培训。从未见过火箭,甚至连火箭基本知识都知之甚少的年轻的余梦伦,一头扎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火箭弹道的设计工作之中。火箭弹道即是火箭的飞行轨迹,它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才能安全准确地飞到预定目标。弹道组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弹道计算,6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电子计算机,计算都是靠手摇计算机进行的,一般计算一条弹道要6名计算员算两个月时间。余梦伦来到弹道组先是熟悉弹道的计算,在熟悉过程中他发觉弹道计算中的积分计算很繁琐,有扎实数学基础的余梦伦就主动尝试着对计算方法加以改进,旨在使计算量大大减少,经试用果然能使弹道计算时间缩短不少,受到了同事们的欢迎,这对刚参加工作的余梦伦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成功的喜悦倍添了工作的劲头和创新的勇气。

“三严作风”促登攀  

20世纪60年代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为了发展我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国家从国内外调集了很多著名的专家与学者,钱学森先生就曾任五院的首任院长。至今,余梦伦还清晰地记得钱学森第一次给他们做报告的情景:“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钱院长说:什么是尖端?尖端就是要严格要求。一句话使我们刚刚涉足航天领域的年轻人,对尖端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老五院提出的严肃态度、严肃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作风”以及周总理教导航天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16字方针,成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余梦伦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参加我国第一个国产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当时既没有现成的专业设计资料,也没有前人的经验,要从无到有地创立奇迹。余梦伦埋头苦干,边工作边学习。他没日没夜思考的就是那“没完没了”的弹道。70年代到80年代初,计算机技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当时五院仅有一台109丙电子计算机,大家排着队上机,时间十分紧张。而由他承担的弹道计算工作量最大,上机时间基本上都安排在半夜。他经常是晚上披着星星骑上自行车彻夜计算后,再迎着晨曦回到办公室进行计算结果的分析,决定下一步的设计内容和软件修改的计划,他的计算机房里总是昼夜灯光通明。他每天的工作量远远超过8小时,连续干上二、三十小时是常有的事,双休日更成了“无休日”。这一切,余梦伦都不怕。但是专家心里也有一怕。那就是弹道计算“卡壳”的时候。每当遇到这个问题,余梦伦吃不好,睡不香,像生了一场大病似的。那年,他承担“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弹道的研制时,任务比较紧张,又遇到试验的难题。余梦伦为了这条特殊弹道,不知作了多少次计算,也不知道在计算中卡了多少次“壳”,时间最终,难题被攻破了,他成功地“画”出了适用于国内远程火箭飞行试验的特殊弹道。他说“只要弹道设计方案获得成功,再疲劳也算不了什么”。 

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余梦伦和同事们的协同和努力下,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了,这支队伍也慢慢地从弹道外行成为弹道内行。若干年后在苏联解密后公开出版的弹道设计书籍上,余梦伦惊喜地发现其弹道计算考虑的因素和数学模型,除符号使用上与我们不一致外,原理竟然和我们自行研究的完全一样,这对大家确实是极大的鼓励,证明我们的协同努力是成功的。                不不1960年1月5日清晨,我国第一颗国产弹道式导弹点火升空,在轰鸣声中,导弹飞向远方并准确命中目标。这表明我们自行设计的弹道也是成功的。在我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枚地对地导弹,这成了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发发余梦伦总去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渐渐地,他发现西昌的风刮得挺厉害。风是否会对箭体本身产生破坏作用?高空风对火箭弹道会有多大影响?这些问号真的进入了余梦伦的梦中,给他提供了新的思路。1985年,他在长三火箭研制中,提出高空风弹道修正方案。1995年,在设计“长二捆”的弹道时,使火箭安然“躲 ”过冬季高空风的影响。他的那本密密麻麻的研制记录,有力地驳斥了近期美国少数人制造的所谓“中国在卫星发射服务中,从美国获取空风弹道修正思路” 的谣言。

1996年,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太一号A卫星前,美方提出,如果不解决发射安全问题,他们就不愿意来华参加发射工作。为解决这个难题,余梦伦赴美和长城公司驻美代表一起与美方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余梦伦用笔记本电脑,对飞行弹道安全方案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计算分析,得出了安全方案可行的结论。在与美方的又一轮谈判中,他以充分的数据和大量的图表,令美方专家折服。从1989年到1996年,余梦伦为中国的“长二捆”、“长二丙”和“长三”亮相国际舞台,先后19次出访美、英、德、澳、瑞典等国家,在每一次谈判中,他独到的理论总能征服洋专家,为中国火箭走向国际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蓝天的铺路人”

余梦伦长期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弹道科研设计工作,几十年来,他以智慧、勤奋和无私奉献,赢得了“蓝天铺路人”的美称。我国第一颗同步通讯卫星的运载火箭发射轨道就是他设计的。为了在蓝天上铺设这条举世瞩目的轨道,他认准了一个目标:不能照搬外国圆轨道的现成经验,拿出最佳方案,取得最佳效果。经过不分昼夜地苦干,几百条轨道的设计、反复认真地论证,他终于设计成功理想的椭圆轨道。当同步通讯卫8发射成功的喜讯传遍神州大地,他舒心地笑了。

余梦伦是我国弹道式战略火箭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系统地提出有工程实用价值的弹道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多种火箭的弹道设计中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在我国远程战略火箭研制中,他提出国内模拟再入环境低弹道方案,解决了远程战略火箭国内试验弹道设计的难题;为我国发射返回式卫星研究最佳弹道,提出小推力弹道方案,大幅度提高了运载能力;在我国首次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发射轨道设计中,提出优化的停泊轨道方案,成功解决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轨道的设计问题;在80年代中首次提出高空风弹道修正方案,为我国近期解决高空风对火箭飞行的影响打下基础;为优化我国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设计,提出火箭总体参数和弹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的弹道设计方案;在参加国家863航天领域专家组工作中,开展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方案论证的研究。我国研制的远程导弹连续飞向太平洋,余梦伦先后参加过我国中程导弹、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三号A”、“长二捆”以及发射神舟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等大型运在载火箭研制工作。自1967年以来,我国运载连续取得30多次发射成功,无一失败。特别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和“嫦娥一号”月亮卫星的发射成功,向世界表明:中国航天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世界航天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这其中也凝聚着余梦伦的巨大的智慧和辛劳的汗水。现在,余梦伦院士已经步入古稀之年,每当回忆起往事,他总是深有感触地说:我参加航天工作四十多年,目睹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的经历和成长的过程,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   

南洋院士风采录(佘畯南) 南洋院士风采录(於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