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庆网 >>校友风采
南洋院士风采录(周仁)
发布时间:2015-08-05 14:37:43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46

中国炼钢创始人——周仁(1892.8.5——1973.12.3)江苏南京人,南洋中学第4届校友,中科院院士,冶金学和陶瓷学家。

 

【个人经历】

    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191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系硕士学位。曾任四川省炼钢厂总工程师,南洋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中央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士。上海交大教授,教务长。1928年创建了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电炉炼钢的创始人之一。这仅仅是周院士的概况,更具体的在下面。

 

【生平介绍】

    周仁出生在南京市郊江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周之桢是一个执掌电讯的官吏,周仁出生未满周岁,父亲病故。周仁有同胞姐一人,兄二人。

    他在求学期间,因家庭经济拮据,不得不依靠亲戚的接济。他小学毕业,家境日益贫困,只身从南京到上海,投奔在上海招商局任职的大舅家,就读南市区育才中学。周仁读书十分用功,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去上学,风雨无阻。他衣着朴素 ,生活节俭,从不贪玩。也许是父亲早亡,寄人篱下的境遇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在寄居期间,他非常喜欢舅舅家中摆设的几件晶莹光亮、古朴典雅的瓷器,这些瓷器常常引起他的遐想。童稚时代对中国古陶瓷的爱好,使他日后萌发了立志揭开中国古陶瓷奥秘的决心。后因家庭变故,他又回到江苏镇江,在镇江承志中学继续他的学业,直到1907年毕业。

1908年2月,周仁考入江南高等学校。在学习中,他也爱好文学和教育,成绩优良。他于1910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用退还的“庚子赔款”资助办学的清华学堂,成为第二批留学美公费生。

周仁到美国后,进入康奈尔大学机械系学习。他笃信“强国必士卒,事必躬亲.节假日常和职工及家属在一起联欢,摄影留念.他待人河山,对下属关心,大家都感到他的可亲可敬.

抗日战争胜利后,除钢铁冶金部分留在昆明外,周仁和工程所又迁回上海原址.全所职工几经聚散,颠沛流离.回上海后,经费更感到拮据,有时连水电费也难以支付.周仁惨淡经营,苦心支撑,依靠全体同仁同舟共济,才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1947年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授意周仁将工程所迁址往台湾,周仁以选所址为由,要求暂缓搬迁.1948年,周仁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朱家骅又两次写信令周仁速去台湾,也被周仁拒绝。

1949年以前,工程所的研究人员不超过30人,研究任务有研究人员自选。周仁主张把生产中的难题和社会急需作为研究人员的课题,并力图使研究成果尽快在生产中采用,以改进旧工业和创设新工业。从这一宗旨出发,在周仁的倡导下,研究所抓住工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综合性研究,并且克服经费上的困难,下大力量开办各种实验工场,先后建起了钢铁试验场,陶瓷试验场,玻璃试验场和棉纺织试验场。这里既是研究所的试验地,有时引进先进技术的社会化生产车间,因此,尽管上面没有经费拨给试验场,但工场靠自己的生产产品得以维持。周仁面向社会、服务生产的办所方针和求实的指导思想,不但是工程所在困难的条件下能够站稳脚跟,而且逐步发展壮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取得众多的研究成果。

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工程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研究馆,周仁任馆长。为了迅速恢复、发展我国的钢铁生产,周仁、周行健和邹元曦三人受政府委托,到鞍山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等钢铁基地考察。他们看到大多数地方只能生产机器强度不高的铸铁,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提高钢铁强度,成立了“球墨铸铁”课题组。周仁亲自领导,制定研究计划,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适合的石墨球化添加剂,掌握了相应的生产和热处理工艺,在全国首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广运用于汽车及柴油机曲轴上,为生铁的变性研究开辟了道路。此项工作于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撰写的有关球墨铸铁的论文,得到科技界的赞赏。

1953年,工学实验室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周仁任所长兼研究员。那时,科学院成立两矿领导小组,领导包头和大冶两大铁矿冶炼和综合利用的研究。包头铁矿是我国特有的含氟稀土铁矿,储量丰富。冶炼这种含氟量很高的铁矿,世界上还没有先例,缺乏高炉炼铁所需的最基本的物理化学数据。苏联专家虽然帮助我国在包头建高炉,但没有基本冶炼数据,不能马上建造。此矿的另一个难题是冶炼必须考虑如何回收富有的稀土元素。周仁组织研究组,并动员全所力量,在加紧炉渣实验的同时,建起了一座一立方米的小高炉。周仁亲自作含氟炉渣的粘度实验,亲临炉场指挥。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摸清了包头矿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把准确的实验数据送到苏联专家手中。根据这些重要的数据,建起了高炉。包头课题的研究成果,在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同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轻工业部要抓好中国古瓷的研究,经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推荐,周仁接受了中国古瓷研究的任务。他在工程所内成立中国瓷研究小组,总结和研究中国古陶瓷的科学技术,进行历代名瓷生产的恢复工作。他率领国瓷组的科技人员重访瓷都景德镇,在古陶瓷的废墟瓦砾之中,挖掘搜集古瓷片。又南下浙江龙泉,在偏僻的山岗陡坡,寻找古陶瓷。他研究问题极仔细、严谨,每一个陶瓷都要察清它的年代,还请画家把景德镇老匠人的操作画成画册。

在周仁的领导下,国瓷组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历代精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和科学的鉴定, 根据对各种原料产品的分析,选定了用于实验的几种优质材料,烧制方法以燃煤代柴烧。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一批又一批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级瓷器。周仁和合作者发表了14篇有关陶瓷的研究论文,他的论文和著作受到国内外文物、考古及教育等部门的重视,有的被国外翻译出版。在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中瓷的研究项目获得了重大科学奖。

1955年,周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成立,他被任命为副院长,先后担任上海科技大学校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他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0年,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分所,他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所长。步入晚年后,由于眼疾影响视力,他休息在家,但任关心国家的科学事业。他拟订了一个完整的计划,准备将我国各重要地区的历代名瓷分专题总结,在此基础上,逐一恢复名瓷生产。他患病期间,任致力于考古的著作,在病榻上还口授文稿。

1973年12月3日,周仁因脑血栓病逝上海。终年81岁。

    周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他为人正直,一生正气,不畏强暴。他在50多年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注重科学研究要为社会服务,为生产服务,以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他注意吸收先进技术,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他治学严谨,作风踏实,苦干实干,一丝不苟,为发展我国的冶金和陶瓷科学,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工作认真,事必躬亲,体察下情,待人和蔼,深得同志们的爱戴。周仁作为一位对祖国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永为后人所纪念。

 

南洋院士风采录(钱崇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