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里,3个小时,是上海到绍兴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但是东方明珠到鲁迅故里、外滩夕照到鉴湖春晓,现代文明到魏晋风流的文化距离有多远?从2010年的夏天开始,我们便与绍兴有一个约会,一个有关中国记忆、魏晋记忆的文化之约。
绍兴,不知该用哪些词句来形容你。这片土地曾经遍及大禹一深一浅的脚印;曾经让越王勾践深深地遗憾过、奋发过;曾经承载过右军的墨迹;曾经孕育了蔡元培、鲁迅、秋瑾。无论是哪一样,都足以让她荣耀千年。可是偏偏历史垂青于此地,当上古先贤、魏晋风流、现代革命际会于一处,就注定:绍兴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文化高地。她比杭州来得铿锵、比上海来得深厚、却又比北京来得温柔。中国,因为有了浙江才精致起来,而浙江,因为有了绍兴才深厚起来。
我们为赴一个两年之约而来,亦为践一个两年之约而来。我们不知道鲁迅与雷锋之间的关联有多大,但是,我们知道仁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心系苍生。鲁迅以笔济世,雷锋以小事感化世人。两年前的学长也曾经站在我们今天所立之处许下志愿之愿。今天我们也许下同样的誓言;追随雷锋的脚步而行,就如今日我们追随阳光的脚步而来一样。
绍兴,无疑是幸运的。中华六千年才出了一个王羲之,才出了一帖《兰亭集序》,王羲之祖籍琅琊,却由绍兴来承担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荣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劣作其次。”面对那一泓清水,面对那一亭的斗拱飞檐,我们,听见了一千六百年前的谈笑声,那是怎样的笑声啊!带着谢安以少胜多的举重若轻;带着孙绰掷地金声的善书博学;带着谢万的矜豪傲物的狂,在会稽山上回荡至今。有人说,兰亭并非当年兰亭。但我们想,这,早已不重要。今日,我们来到兰亭怀古,怀的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龙跳天门、虎卧凰阁”的天下第一行书;凭吊的是书生;追忆的是那个被称为“风”的时代。止痒的心情,或许只能用《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来诠释:虽世事殊异,所以兴怀,其至一也。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千六百年长度也如白驹过隙般飞逝,一天的辰光又何足道?不觉日沉鉴湖,枕着东晋的风流、勾践卧薪尝胆的沉重、越剧的吴侬入眠,然这一觉睡得又极浅,因为我们很容易就会被鲁迅与秋瑾的呼喊所惊醒,因为我们很轻易就会被兰亭雅集上来自一千六百年前的谈笑声所召唤。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