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车A380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四引擎、550座级超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空中客车A380投产时是载客量最大的客机,有空中巨无霸之称。
空中客车A380在单机旅客运力上有优势,在典型三舱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下可承载525名乘客。空中客车A380飞机被空中客车公司视为其21世纪的“旗舰”产品。A380在投入服务后,打破波音747在远程超大型宽体客机领域统领35年的纪录,结束了波音747在市场上30年的垄断地位,成为载客量最大的民用客机(不过载重量最大的飞机仍是安东诺夫的An-225梦想式运输机)。
空中客车A380采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改进了气动性能,使用新一代的发动机、先进的机翼、起落架。减轻了飞机的重量,减少了油耗和排放,每公里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更低。降低了营运成本,A380飞机机舱内的环境更接近自然。客机起飞时的噪声可达当前噪声控制标准(ICAO)规定的标准要低得多。A380是首架每乘客(座)/百公里油耗不到3公升的远程飞机(这一比例相当于一辆经济型家用汽车的油耗)。
发展沿革
空中客车公司于1990年代早期开始超大型客机的研发计划,除为了完善空中客车机种。麦道亦有相似策略,推出MD-12计划,但最终不了了之。每家飞机制造商都希望能制造出747这种庞大客机的后继者,但他们都明白到要赚取盈利的话,600座至800座客机的市场只能容纳一种飞机。过去道格拉斯DC-10和洛歇L-1011三星客机已证明瓜分这些细小市场的风险。1993年1月波音与数家空中客车的合伙飞机制造商开始共同研究超大型商用飞机(Very Large Commercial Transport, VLCT)的可行性,并以合作建造的形式为目标。
空中客车公司于1990年代早期开始超大型客机的研发计划,除为了完善
机种,垄断。过去道格拉斯DC-10和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机已证明瓜分这一市场的风险。麦道公司亦有相似策略,推出MD-12计划,但最终终止。1993年1月波音与数家空中客车的合伙飞机制造商开始共同研究超大型商用飞机(Very Large Commercial Transport,简称VLCT)的可行性,并以合作建造的形式为目标。
1994年6月,空中客车开始研发自己的超大型飞机,名为A3XX。空中客车曾经考虑过几个方案,包括将两组空中客车A340机身边靠边并合为一组机身,而A340是当时空中客车最大的机种。A3XX将与VLCT计划和波音的747后继者—747X竞争,747X是将波音747上层客舱加长以容纳更多乘客。VLCT计划于1996年7月终止,波音亦于1997年1月叫停747X计划,但于2005年11月推出747-8前曾多度重提747X计划。1997年到2000年期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前景不明朗,空中客车修订其设计,与波音747-400比较下可节省15%至20%营运成本。
2000年12月,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的主要持
股者——欧洲航天国防集团与英国航天集团共同宣布,通过投资88亿欧元的A3XX计划,并将名称改为“A380”。第一组A380机翼于
第一组A380机翼于2002年1月开始建造,2004年4月,首架A380的机翼在英国布劳顿工厂完成组装,运往法国图卢兹进行总装。A380原型机于2004年首次亮相,
A380飞机测试项目于2001年开始,首先进行了系统测试。A380飞机在2004年11月进行了结构测试,在2005年9月进行了结构疲劳测试。
A380飞机进行了空中客车公司历史上最密集的认证飞行测试之一,持续15个月完成2200个飞行小时。
认证飞行测试在
飞机命名
按照空客公司的惯例排序,新型客机的名称应该为A350,但据空客透露,走过千年,跨入新世纪,空客在技术上也需要一个大的飞跃,所以要跨过A350,应当取名为A360。但是,A360在英国的航空语言里是转圆圈的意思,空客当然不愿意只转圆圈。接下来应当是A370,然而,在空客的眼里,7和竞争对手波音有着标志性的联系,波音的飞机开头的数字都是7,再下来“8”在亚洲尤其是大中华文化圈内是个有口皆碑的吉利数,因此这款未来的大客机便取名为A380。
2000年8月,空中客车公司宣布A3XX得到了50架确认订单和42架意向选购订单,
首航
首航则在
测试
A380首次进行跨洲长途飞行作宣传及测试,这次飞行分别飞抵新加坡、布里斯本、悉尼、墨尔本及吉隆坡。
A380首次飞越大西洋抵达哥伦比亚的麦德林,以测试在高海拔下的发动机效能。
A380在德国汉堡市进行了紧急撤离测试,853名乘客及20名机组人员,需在黑暗及一半的出口(即8个)被封闭下撤离机舱,结果测试成功地在78秒内完成。三日后,欧洲航空安全局及美国联邦航空总署批准A380可载乘客人数为853人。
A380在图卢兹进行全机满载的飞行测试,一共有474位空中客车职员参与这次飞行测试。11月,A380开始进行全球性的飞行性能测试。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