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绵蝶
《月亮与六便士》的文学价值已经无须赘述,目前学术界有很多学者都对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进行了研究,但从创伤叙事角度开展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能够自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缺。除此之外,作为一部虚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品中的人物经历与作者毛姆本人的经历存在着相似之处,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以独特的创伤叙事视角将读者带人到了令人伤感的经历当中,无形之中产生了共鸣,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创伤叙事的概念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分析,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创伤叙事的概念。所谓创伤叙事主要就是对个人(公众)创伤进行“解剖”,让其展现在现实中,引导读者对创伤经历进行接触,进而完成叙事,这种叙事方法具备虚构的特点,但仍然具备真实经历,这也提升了创伤叙事的效果。创作者通过对创伤场景进行模拟、对创伤进行回忆等手段,对当时事情的发生瞬间进行重构,这一点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往往能够得到体现。作者毛姆结合了自身的人生经历,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虽然并没有直接将具体创伤呈现出来,但是其通过虚构的方式对创伤场景进行了模拟并付诸于主人公的经历当中,无疑堪称妙笔,这也是《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2.创伤叙事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创伤叙事的体现
2.1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婚姻创伤
在人生最重要的婚姻历程中,毛姆经历过创伤,可以说婚姻创伤对毛姆的影响很大,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己失败的婚姻差一点就毁了自己。在他看来,婚姻原本是自由的,美好的,但是他在自己的经历中并没有体会到婚姻的美好,却体验到了痛苦的感觉。由于作者的这段失败婚姻对他的影响太大,所以其直接将这段经历融入到了《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作品当中,在经过了一些艺术加工后,读者能够真正体会到婚姻给毛姆带来的创伤。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行為看起来较为优雅,同时她还拥有着理想家庭主妇的所有技能,对丈夫,她可以做好一切后勤工作,让丈夫安心的工作,对孩子,其可以无微不至的对其进行照顾,让孩子能安心上学。除此之外,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还注意对自己的情操进行陶冶,往往会与一些文学家进行交往,在自己的家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然而,没有人能看透另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在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心理,自己的丈夫十分无趣,不仅仅没有艺术细胞,同时还不够了解自己,但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来说,其十分喜爱艺术,之所以自己的妻子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主要是因为妻子没有领悟真正的艺术,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曾认为丈夫离开家庭的原因是对自己不忠,但在明白丈夫是因为追求纯粹的艺术而离开家庭后,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仍然选择不原谅自己的丈夫,同时还在别人面前装作自己心里受到创伤的样子,对外宣传丈夫对自己不忠,当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受害者形象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人们开始同情她,并将所有诅咒的语言加诸于思特里克兰德身上。从离开家的那一刻直到去世,思特里克兰德也没有与自己的家人进行联系,在他去世后,很多人开始将他看做一个举世无双的画家,人们开始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进行追踪,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目的在于为思特里克兰德写传记,当有一位作家找到了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后,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虚荣心,向作者描述自己与丈夫的关系都多么坚不可摧。在毛姆的笔下,一个思想境界极低、极度爱慕虚荣的妻子形象得以完成,作者之所以能够将这一文学形象塑造的如此精彩,主要是因为自己现实中的妻子也同样具备爱慕虚荣的特征。
毛姆的妻子西里尔爱好各种交际活动,表面上看起来,西里尔爱好文艺,实际上她举办、参与各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虚荣,追求地位,但毛姆生性不喜交际,这也使得他与西里尔的矛盾越来越大,为了获得毛姆的金钱,西里尔甚至利用孩子威胁毛姆与其结婚,在这段婚姻中,毛姆经历了很多创伤,内向的他不得不在妻子的强制要求下与其他人进行交际,长此以往,毛姆彻底的厌倦了这种生活,最终选择逃离婚娴。也正是因为这段失败的婚娴经历让毛姆失去了对女性的好感,在毛姆的作品中,读者每每能看到反面女性形象。
2.2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创伤叙事
作为英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其所有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巨著之一,虽然这部小说是一部虚构作品,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月亮与六便士》具有半自传性色彩,与作者毛姆的个人经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对《月亮与六便士》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毛姆的个人经历,能发现作者将自身的创伤融入到了作品当中,独特的创伤叙事诠释了整部作品的价值。
以毛姆童年经历的创伤为例,虽然在八岁之前毛姆十分幸福,但在八岁时,自己的父亲与母亲相继去世,这给毛姆的身心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之后他不得不去伯父家生活,从法国到英国,作者感受到了迷茫。毛姆的伯父自私且吝啬,对毛姆的态度可以说十分冷淡,在上学后,毛姆往往会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因为他身材矮小,同时还有口吃的毛病,这都给毛姆心理带来了无法磨灭的阴影,长此以往,其内向的性格得以养成,除了内向之外,毛姆较为孤僻,很少有朋友,在闲暇的时候,他只能投入到对自己的世界当中,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虽然童年痛苦的经历也造就了他卓尔不群的思想境界,为其创伤叙事打下了基础,但是这种痛苦究竟有多让人难以忍受,这一点只有毛姆自己知道。
3.创伤叙事对《月亮与六便士》的作用
3.1增加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创伤叙事直接提升了《月亮与六便士》的艺术魅力,诠释了文学价值,具体的说,创伤叙事能够将人遭遇的痛苦进行表达,只有通过彻底的表达,才能以此为基础对创伤进行医治。在经历了创伤之后,毛姆无法和任何人倾诉,所以其只能将这些内容写出来,让读者做白己的倾听者。《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创伤叙事让毛姆有了一个可以“舔舐”自己“伤口”的空间,他以思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形象重现了自己经历的创伤,这种创伤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宣泄了作者的情感,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的经历转移到了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身上,而毛姆自己的创伤也得到了较好的慰藉,虽然创作小说的过程较为痛苦,但在创作完毕后,毛姆也就能够更加豁达的看待生活。
3.2彰显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毛姆对《月亮与六便士》的创作、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塑造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其以白身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看待以往的伤痛经历,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伤叙事也能够达到对创伤进行治疗的效果。而对于读过《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的读者来说,自己往往也会与作者本身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创伤经历,读完《月亮与六便士》,读者的心灵也能够被陶冶,并促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诠释人生的真正价值,彰显了作品的艺术魅力。除此之外,在读完《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之后,读者体验了作者的创伤,这也可以对他们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启发,引导效果,在自己的人生中如果遇到了相似的事情,他们也可以想办法对其进行解决,即便遭遇了痛苦,也能够对痛苦进行宣泄,从这个角度来看,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应用创伤叙事也具备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有很多学者都对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进行了研究,但从创伤叙事角度开展的研究并不多。《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一部虚构作品,独特之处在于作品中的人物经历与作者毛姆本人的经历存在着相似之处,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创新式的创伤叙事视角将读者带入到了令人伤感的经历当中,较好的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同时也具备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l]吴凤翔,潘斌军,尤立增,刘宏英,肖月,吴丽君,姜云龙.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对策探究——以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为例[J/OL].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5[2019-1 2-20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91127.1359.004.html.
[2]張白桦,杨柳,风格标记理论视阈下文学作品风格的传译——以《月亮和六便士》汉译本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7,22(02).91 94.
[3]吴晓东,韩一杭.何处是归程: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我逃离、释放与救赎——浅析《月亮和六便士》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J].文艺争鸣,2016(04):151-15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