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淮良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观察现象并通过做实验才能获取物理相关具体明确的理论概念和规律,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加强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才能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纵观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物理实验贯穿始终,所有的物理规律、理论和相关的科学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物理学教学应该有效地利用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认识,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基本情况。据相关调查,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高中物理教学实验并不完全符合教材中所要求的质量及数量。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课程数目不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一些学校的物理课程并没有实验教学。
2.传统教育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存在着追求高升学率的现象,对物理实验教学采取思重论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只一味的追求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够解答出实验理论的程度即可。物理实验教学放弃了最直观的实验教学方式,而为了应试采取让老师讲实验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够充分地理解物理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没有动手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南于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设计在实验教学课程的安排上、教学方法以及物理课程考试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没有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单一,应付式安排实验课程,对学生的教导没有系统性、计划性、目的性。单一的理论教学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4.学生与老师互相影响。由于教师在实验教学上的被动性,也影响了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看法。学生不愿意上实验课,不愿意动手实验,不知道如何实验,不敢实验。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上的态度不积极和习惯不好,这对于物理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三、关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物理实验教学薄弱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分析现状和探讨改善现状的同时应该从这些原因出发,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使实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学作用。
1.改变教学观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观念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于教学观念的认识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该从改变观念出发,首先学校应该端正新的教学观念,在课程设置、资金调配和师资投入等方面充分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需求,从根本上保证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同时也要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中实验教学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要从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
2.拓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渠道。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课程设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地应用学习、生活用品做一些小实验,从而自主地进行思考,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通过认真观察,描述相关的实验现象,这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实验教学素质、物理学理论基础等,能够做好物理实验并且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果的特殊作用。素质教育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要求高中物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物理学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能力和实验技能,同时教师也应当具有创新和钻研的精神。
4.物理实验考核方式改革。在我国,高中物理实验的考核大多仅限于书面考试,相关实验技能和应用的考试少之又少,对于物理实验的考核并不全面。这导致了学生死读书、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状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改变现状,就应该对物理实验考核进行彻底的改革,将实验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考核作为物理学科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素质。
通过改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认识、有效地拓展实验教学渠道、改善教学形式的单一性、提高物理教师素质、物理实验考核大改革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从而有效地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原载:教育艺术 2012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