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文摘
(历史)高中历史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1-12-28 13:56:11   发布人:王勤   信息来源:《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第06期    点击次数:638

作者:李义初

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综观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当下的研究大都聚焦于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的探讨。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地,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碎片化的局限。究其根本,在于未能从宏观上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因而无法为劳动教育提供系统的、明晰的实践路径。基于学习与思考,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劳动价值观作为人的情感价值取向,其教学实践应遵循情感内化的心理学规律。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就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展开探讨,以求教方家。

一、价值意蕴

所谓劳动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劳动价值的主观认识。” [1]8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劳动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对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当前劳动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1)正确的劳动观念。即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价值与意义,从而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2)正向的劳动态度。即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养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态度。(3)高尚的劳动情感。即摒弃青少年中存在的轻视劳动、漠视普通劳动者的不良倾向,形成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LkpLmehm9n7LwlcGX2FYHmV2Xa7r0SljhqtpJ/j+Hpc=普通劳动者的高尚情感。(4)积极的劳动精神。即在正确的劳动观念、正向的劳动态度和高尚的劳动情感的基础上,涵育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精神品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

1.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是践行劳动教育方针的本质诉求。对当前开展的劳动教育,党和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明确、系统的决策。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在于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并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2]。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规定为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所应达成的总体目标[3]。可见,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当前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从劳动教育的内涵看,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1]84可见,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侧重于情感价值取向的涵育,是劳动教育的“体”,后者侧重于技能的习得和习惯的养成,是劳动教育的“用”。可见,劳动教育的教学实践应以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根本。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是贯彻当前党和国家劳动教育方针的本质回应。

2.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学科育人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學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当前历史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也是历史课程改革所要达成的核心目标[4]2。可见,加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所包含的正确的劳动观念、正向的劳动态度、高尚的劳动情感、积极的劳动精神等核心内涵,也都指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就此而言,历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内容。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为主线,展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从而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4]1。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这充分体现了劳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现行高中历史课程蕴含的丰富的劳动价值观教育素材成为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媒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中蕴含的劳动价值观因素开展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3.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是适应当前高考改革的客观需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新时代的高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覆盖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和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4]2。可见,重视劳动教育的考查是当前高考改革的重要理念。

从高考改革的实践看,近年历史高考对劳动教育的考查主要聚焦于劳动价值观方面。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4题以《墨子》记载的技术成果设置情境,引领考生认识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而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情感。2019年全国卷Ⅰ第34题以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命题,引领学生认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养成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态度;同卷第47题则以刘源张的事迹创设,引领学生养成“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精神品质。2020年全国卷Ⅰ第31题以1983年安徽某国营制药厂的改制建构情境,引领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及创造性劳动的态度。因此,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是适应当前高考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实践路径

劳动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情感价值取向,其教学实践应遵循情感内化的心理学规律。“内化”是心理学概念,指的是“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5]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这一转化需要依次经历价值观依从、同化、顺应等心理过程。据此,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应遵循如下路径。

1.依从阶段:挖掘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观的形成首先需要一定的认知水平。只有对劳动价值有正确的认知与判断,学生才有可能将其内化。在高中历史教学实际中,劳动价值观念主要蕴含在具体的历史知识中。而教材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现行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编写也充分体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中有利于学生认知劳动价值的教学元素,并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以加深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完成“价值观依从”阶段的内化心理过程。可见,深度挖掘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与理解,是劳动价值观内化的前提。

以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笔者认为教材中涉及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知识要点及其所蕴含的劳动价值观要素主要有以下内容。

教学中依照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挖掘历史知识所蕴含的劳动价值观要素,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从而奠定学生劳动价值观内化的基础。

2.同化阶段:创设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感。分析教材的知识内容,只是使学生认知了劳动价值观的内涵。而学生要自愿接受这些劳动价值观,并将之纳入自身的价值观认知结构中,还必须经过“价值观认同”阶段的内化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价值观的认同应建立于主体移情体验的基础之上,而移情体验必须借助于情境,因此,创设学科情境,提升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感,是劳动价值观内化的关键。

一是以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 [4]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创设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引导学生重返历史现场进行移情体验,以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感。如在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唐朝曲辕犁”时,笔者展示了陕西绥德王德元墓出土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中的直辕犁、教材中的插图《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唐朝曲辕犁》及现代犁等三幅图片,引导学生探究:(1)与直辕犁相比,曲辕犁有何优势?你能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试作解释吗?(2)比较唐朝曲辕犁与现代犁的结构,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情境中进行体验,将唐代曲辕犁置于中国农具发展历程中进行考察,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

二是以榜样示范促进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社会学理论认为,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行为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榜样人物率先垂范的言行表现及产生的相应效果,会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使学习者不自觉地将自身的言行与榜样人物相对照,并自愿接受榜样人物的价值取向。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如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中,笔者选取王进喜这一劳动者的典型,展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时“宁愿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人拉肩扛”搬钻机,“盆端桶提”运打井水,仅用5天零4小时打一口深井的事迹及其研制“填满式钻井法”等史料,引导学生探讨王进喜的精神品质,从而引领学生体认“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

3.顺应阶段:开展实践探究,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内生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实质是扬弃原有的价值观图式,建构更新的高层次的价值观图式的过程。从教学实践看,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将已认同的劳动价值观与自身原有的劳动价值取向进行比较甄别,并在实践中将其内化成较为稳定的价值理念,进而自觉运用于实践活动,最终完成“价值观顺应”的内化心理过程。因此,开展实践探究,激发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内生力,是劳动价值观内化的必要补充。

一是可依托校本课程,拓展学生劳动价值观内生力的着力点。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设置,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修、选择性必修等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历史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围绕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教学目标,挖掘本校或本地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内生力。如笔者曾在开设的《工匠精神与自我发展》校本选修课程中,设置了《杰出校友与工匠精神》的专题教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或访谈、或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百年校史上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体会校友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由于学习的对象是本校校友,学生的亲切感更强,从而能自觉地将自己与校友相对照,进而将校友们勤劳、奋斗、创新和奉献等劳动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

二是可设计项目实践,激活学生劳动价值观内生力的生长点。笔者认为,劳动实践可以使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获得分享劳动成果的乐趣,在学生新的劳动价值观构建中有重要作用。基于学科特点及学情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可聚焦劳动价值观的培育,设计社会历史调查等实践项目。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项社会历史调查活动,主题为调查本地某项劳动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并形成调查报告参与市级评选。其中一组调查本县湖洋乡寨背村的陶瓷传统工艺,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不仅查阅县志、族谱等文献史料,还入住该村一周,访问陶瓷手艺人,参与陶瓷生产的全过程。通过这次项目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领悟到了陶瓷所凝聚的劳动智慧,更切身体会到劳动者辛苦劳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欣赏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等劳动价值观在学生心底油然而生,进而自觉践行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

总之,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本质诉求。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应依据学科特点,遵循价值观内化的“依从——同化——顺应”心理学规律,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以加强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力,并精心设置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感,进而有效开展实践探究,激发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内生力,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真正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3-26)[2021-8-2].http://www.gov.cn/zhengce/2020-3/26/content_5495977.htm.

[3]张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 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20-07-16(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蒲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58.

(责任编辑:杨红波)

作者简介:李义初(1972—),男,福建上杭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历史部编教材使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JJKXB20—1347)阶段性研究成果。



(心理)教育戏剧 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 (历史)论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史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