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2023年5月12日上午,南洋中学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本次中心组学习以“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为主题。工会主席陆栋樑同志做了题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的学习汇报。大家首先观看了一段“为什么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视频。然后陆主席做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学习解读的汇报,分别从重要意义、总体要求、调研内容、方法步骤、工作要求以及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结合近期学习,结合学校工作,比如教师岗位双向选择、办公椅更新等,陆栋樑同志分享了关于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与调查研究、毛泽东与《寻乌调查》、学习《寻乌调查》大兴调查研究之毛泽东调查技术、《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谈调查研究、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总书记《之江新语》上的文章《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等方面,分享自己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解。最后,陆栋樑同志还介绍了由王圣春校长牵头近期学校将组织开展的《南洋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调研》主要内容,包括调研缘由、调研说明、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问卷等。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攻坚克难做好调查研究,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23年3月24日上午,南洋中学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本次中心组学习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 纪委委员陆栋樑同志做了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学习报告,结合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自我革命”的内容以及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各个时期的重要论述,分享了学习体会;随后陆栋樑同志代表纪委传达了2023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徐汇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等相关会议的精神。最后,还向中心组成员说明了2023年南洋中学纪委工作计划, 纪委委员范显涛同志在学习会上也分享了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学习体会,指出重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到细节实处,做到严守“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以及坚持反腐败,廉洁文化和师德师风建设。 纪委书记郑蓉同志做总结发言,表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学习中央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重在日常!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南洋中学纪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十二届市纪委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十一届区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为学校“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深入推进学校纪委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坚定不移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定不移发挥纠树并举综合效应,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巩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推进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链条,持续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发挥纪委表率作用,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保障《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学校推进,落实议事决策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
-
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2023年3月10日上午,南洋中学初中、高中全体行政人员在学校自主楼710会议室进行中心组学习。本次学习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圣春同志主持,副校长、南洋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周英儁同志主讲,主要内容是主题为《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新提法新要求》。 本次学习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主要论述,”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和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展开,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前后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际,结合初中近期开始创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从4个维度为创建抓手:学校整体目标、队伍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改进目标。
-
【学习二十大】坚定理想信念,铭记初心使命2023年1月13日下午,上海市南洋中学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暨1月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大会,学校党委邀请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宋道雷为各位党员同志做了题为《从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学习讲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南洋中学党委也已经多次组织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宋道雷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全面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深入理解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提供了新的视野,从学理上提升了我们的思想认识。 宋道雷教授的讲座以“二十大报告基本内容”为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指出理解二十大报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要理解中国共产党。宋教授对如何解读和理解二十大报告做了详细地分析,并提炼出中国的主体性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增强、政治的主导性作用增强、政治路线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执政理念的集成性增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框架性增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性增强,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我们的国家政策、国家战略。 作为战斗在教育阵线的一员,我对于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进行了重点关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策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报告中对于教育的论述,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激人奋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这些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第一位,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怀,是我们开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基本遵循。——第一党支部 汤雪英 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教师,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坚持始终将学生放在心中,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备好课,上好课,坚持学习,不断进步,不负人民期望,不负党的期望,做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第一党支部 董丽萍 很高兴能够聆听宋教授关于二十大精神的解读,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兴才育才的主战场,而教师是引导青少年不断增长本领才干,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前排兵。作为党员身份的青年教师,更要坚持把学习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促进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情感认同,教育引导青少年永葆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主动投身于新征程的伟大奋斗之中。——第二党支部蔡静洁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抱有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教师,我们始终肩负着“教书育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的光荣使命,应当不提升创新精神,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有敢闯、敢进的精神,敢于正视矛盾、攻坚克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第二党支部 黄毓凯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只要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第三党支部 李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重要论述,充满自信自立自强的理论气度,把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第三党支部 何炅灵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学校在科教兴国的指引下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作为一名教辅党员,把二十大精神作为本职工作的根本遵循,继承和发扬爱国民主,团结求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增强综合素质,勇于自我革新,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教辅综合党支部 徐旭婧 参加了今天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学习讲座,我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二十大报告中,展示出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增强”这一特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应该立足教学岗位,用具体行动去践行党的思想与要求。——初中党支部 夏珍 在本场讲座的聆听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共产党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把人民牢牢放在心里,坚持学生至上,紧紧抓住学生家庭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初中党支部 张恺宁 在本次大会的最后,学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郑蓉同志,代表学校党委做了南洋中学党委2022年工作总结。 作为教育工作者,全体南洋教职员工定将坚定教育理想和信念,铭记教育初心和使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引导新时期南洋学子用坚定的信念奔赴理想,敢想敢为,积极创新,锐意进取,脚踏实地,迎接挑战!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全体南洋人一起,守正创新迎挑战,知行并进创未来!
-
师训|学习模范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持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走深、走实,南洋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于2022年10月15-19日组织青年教师观看了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先生》,共同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为学、为事、为人之道。 老师们通过“教文育人”“心怀家国”“红烛微光”“赓续师范”四个篇章,了解了于漪先生的教育经历、实践经验、学术思想,体悟到人民教育家“大先生”于漪用一生践行老师的初心和使命。 观后交流中大家都提到了要向于老师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厚植爱国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发挥学科育人作用,在立德树人的前提下潜心教学,真正地将每一堂课上到学生的心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生信仰。作为青年教师,深知自己重任在肩,必须志存高远,用迎接万难的勇气和信心,最真诚的态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成长;身为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发挥自身的优势,运用与时俱进的学科专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相信协心戮力的南洋教师们都能向于漪先生看齐,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用些许微光,在无限地延伸中温暖学生的心灵,点亮民族的未来。
-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2022年10月21日,南洋中学召开初高中一体化中心组学习,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圣春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无论是在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完成学校守正创新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都需要全体师生员工攻坚克难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以实际行动履行政治责任、承担教育使命、推进改革任务、回应人民期待,回答好学校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以科技教育为引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形成示范性、引领性和突破性,为科技教育强国战略,作出“南洋行动”!南洋中学党委委员、初中党支部副书记黄慧同志做专题学习汇报,在汇报中就党的二十大主题,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战略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解读。黄慧同志在汇报的最终提到:进入新时代,总结十年教育实践及学习党的二十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民至上推动公平、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凝心聚力聚焦质量等四方面要求。学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近阶段必须认真研读的纲领性报告,从中深刻领会时代精神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担当。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给与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为教育工作在沿承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思想方法,从而能前瞻性地、全局性地、整体性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教育强国为至高目标,只有做强教育,才能强大祖国。因此在尊重和传承学校知行文化的基础之上,更进新时代育人方式,冲破固有思维,尊重学生多元发展,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青年学生、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成为青年的引路人的前提是自身的成长修炼和不懈追求,要把南洋教师群体中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气、神”镌刻在每一位南洋后继者中。所谓“初心不以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李瑾(民盟盟员 南洋中学副校长)回望党和国家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展望未来,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时代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一代,也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了历史机遇。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学校党委宣传委员,学校宣传工作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南洋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南洋声音,助力推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行政人员,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学校“知行并进,因材施教,融合创新”的十四五新征程上,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子,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子,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努力成为专心筑梦、专于守业、专研开拓、专注引路的新时期南洋“四专好老师”!——赵卿(党委委员 学校发展中心主任)二十大报告中有很多新表述新概况新论断,每一项提法都是逻辑缜密,紧密相连的,作为一名教师、结合学校工会和纪委工作,谈三点学习体会: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教师,要做好新时代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催征;我们要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贡献教育者的力量!二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学校工会作为群团组织就是桥梁纽带,要保障好广大教职员工当家作主的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参与人民民主过程,使教职工有参与感,获得感。三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做好教育工作,更加需要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努力做为学、为师、为人的大先生。二十大精神将指引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站位,积极思考,认真工作,为学校和徐汇卓越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陆栋樑(纪委委员 学校工会主席)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听了报告: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十年间,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确定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十年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载人航天、超计算机、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重大科技成果展现大国“科技范”。十年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报告中也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坚持六个必需: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那么作为一名党员,还是认真做好岗位职责,有担当、有创新,带领部门人员做好这片绿叶,让大南洋这朵红花开得更加鲜艳!——王道忠(中共党员 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深深感受到在过去的十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情寄望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身上的职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踏实工作,完成好自己的“主责主业”为成为一名“四有”和南洋“四专”好老师而继续努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奋斗就是作为少先队工作者最大的幸福。今后,我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团队的组织力量,带领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报告,继续用儿童化的语言向青少年宣讲好二十大精神,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南洋故事,在新时代中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让星星火炬的旗帜在伟大的新时代中焕发新的光彩,与新时代青少年共同迎接幸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想少先队工作者要在活动中引领少先队员体验感悟党的领导、体会制度优势、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情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也给我指明了方向,我将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在新时代的星火中砥砺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扬帆起航,以青春之梦,赴时代之约。——刘树颖(中共党员 大队辅导员助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问题专列出来,报告中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大论述,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决心。我们正迎来了“大教育”时代,在这个伟大时代,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创造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专注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努力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运用所知所学与千千万万教育同仁一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许美新(入党积极分子)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
【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2022年10月21日,南洋中学召开初高中一体化中心组学习,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圣春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无论是在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完成学校守正创新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都需要全体师生员工攻坚克难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以实际行动履行政治责任、承担教育使命、推进改革任务、回应人民期待,回答好学校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以科技教育为引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形成示范性、引领性和突破性,为科技教育强国战略,作出“南洋行动”!南洋中学党委委员、初中党支部副书记黄慧同志做专题学习汇报,在汇报中就党的二十大主题,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战略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解读。黄慧同志在汇报的最终提到:进入新时代,总结十年教育实践及学习党的二十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民至上推动公平、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凝心聚力聚焦质量等四方面要求。学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近阶段必须认真研读的纲领性报告,从中深刻领会时代精神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担当。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给与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为教育工作在沿承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思想方法,从而能前瞻性地、全局性地、整体性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教育强国为至高目标,只有做强教育,才能强大祖国。因此在尊重和传承学校知行文化的基础之上,更进新时代育人方式,冲破固有思维,尊重学生多元发展,搭建学生成长平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青年学生、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成为青年的引路人的前提是自身的成长修炼和不懈追求,要把南洋教师群体中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气、神”镌刻在每一位南洋后继者中。所谓“初心不以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李瑾(民盟盟员 南洋中学副校长)回望党和国家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展望未来,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时代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一代,也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了历史机遇。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学校党委宣传委员,学校宣传工作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南洋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南洋声音,助力推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行政人员,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学校“知行并进,因材施教,融合创新”的十四五新征程上,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子,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子,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努力成为专心筑梦、专于守业、专研开拓、专注引路的新时期南洋“四专好老师”!——赵卿(党委委员 学校发展中心主任)二十大报告中有很多新表述新概况新论断,每一项提法都是逻辑缜密,紧密相连的,作为一名教师、结合学校工会和纪委工作,谈三点学习体会:一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教师,要做好新时代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催征;我们要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贡献教育者的力量!二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学校工会作为群团组织就是桥梁纽带,要保障好广大教职员工当家作主的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参与人民民主过程,使教职工有参与感,获得感。三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党的建设工作,做好教育工作,更加需要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努力做为学、为师、为人的大先生。二十大精神将指引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站位,积极思考,认真工作,为学校和徐汇卓越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陆栋樑(纪委委员 学校工会主席)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听了报告: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十年间,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确定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十年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载人航天、超计算机、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重大科技成果展现大国“科技范”。十年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人心,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报告中也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坚持六个必需: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那么作为一名党员,还是认真做好岗位职责,有担当、有创新,带领部门人员做好这片绿叶,让大南洋这朵红花开得更加鲜艳!——王道忠(中共党员 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深深感受到在过去的十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情寄望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身上的职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踏实工作,完成好自己的“主责主业”为成为一名“四有”和南洋“四专”好老师而继续努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奋斗就是作为少先队工作者最大的幸福。今后,我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团队的组织力量,带领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报告,继续用儿童化的语言向青少年宣讲好二十大精神,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南洋故事,在新时代中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让星星火炬的旗帜在伟大的新时代中焕发新的光彩,与新时代青少年共同迎接幸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想少先队工作者要在活动中引领少先队员体验感悟党的领导、体会制度优势、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情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也给我指明了方向,我将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在新时代的星火中砥砺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扬帆起航,以青春之梦,赴时代之约。——刘树颖(中共党员 大队辅导员助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问题专列出来,报告中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大论述,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决心。我们正迎来了“大教育”时代,在这个伟大时代,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创造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专注以德润身、以文化人,努力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运用所知所学与千千万万教育同仁一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许美新(入党积极分子)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
知行教育 | 至新至诚启航“南洋”,知新致远共筑华章金秋九月,南洋中学迎来了四百多名高一新生。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学校为2025届高一新生准备了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活动。首先,第一场专题教育活动由郑蓉书记为高一的学生们开展一场精彩的校史教育讲座,从南洋中学的历史变迁开始,一一介绍学校概况、育人思想和杰出校友们。从这场讲座中,同学们了解到南洋的校园中有许多独特的校园美景,而杰出校友们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大家不由地对未来三年的南洋生活产生了期待。在第二场专题活动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行走的课堂”——参观了学校的先驱园、百年碑廊和博物馆。在前一天的讲座中,学生们对这些校园文化和景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实地参观活动中,学生们更是全身心地浸润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作为参观第一站的南中博物馆,馆内馆区类别多样、内容丰富,展示了南洋中学历史变迁的许多史实材料。同学们在参观时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历史中的每个瞬间,面对面地感受了这所百年老校的时代变迁。高二的学长们作为志愿讲解员,耐心地为新生们进行讲解,他们富有表现力和亲和力的讲解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校园的角角落落。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胡敏老师在维钧堂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细致又生动的行为规范教育讲座。本次讲座以许多鲜活的案例教育同学们在校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使同学们对校纪校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最后,新生入学教育以校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结束。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班会上学习了校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涵,对校歌有了更深入的体悟。之后又开展了各班的特色建设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的活动当中,为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班级添砖加瓦。
-
知行教育 | 至新至诚启航“南洋”,知新致远共筑华章金秋九月,南洋中学迎来了四百多名高一新生。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学校为2025届高一新生准备了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活动。首先,第一场专题教育活动由郑蓉书记为高一的学生们开展一场精彩的校史教育讲座,从南洋中学的历史变迁开始,一一介绍学校概况、育人思想和杰出校友们。从这场讲座中,同学们了解到南洋的校园中有许多独特的校园美景,而杰出校友们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大家不由地对未来三年的南洋生活产生了期待。在第二场专题活动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行走的课堂”——参观了学校的先驱园、百年碑廊和博物馆。在前一天的讲座中,学生们对这些校园文化和景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实地参观活动中,学生们更是全身心地浸润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作为参观第一站的南中博物馆,馆内馆区类别多样、内容丰富,展示了南洋中学历史变迁的许多史实材料。同学们在参观时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历史中的每个瞬间,面对面地感受了这所百年老校的时代变迁。高二的学长们作为志愿讲解员,耐心地为新生们进行讲解,他们富有表现力和亲和力的讲解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校园的角角落落。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胡敏老师在维钧堂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细致又生动的行为规范教育讲座。本次讲座以许多鲜活的案例教育同学们在校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使同学们对校纪校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最后,新生入学教育以校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结束。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班会上学习了校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涵,对校歌有了更深入的体悟。之后又开展了各班的特色建设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的活动当中,为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班级添砖加瓦。
-
知行教育 | 至新至诚启航“南洋”,知新致远共筑华章金秋九月,南洋中学迎来了四百多名高一新生。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校园、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学校为2025届高一新生准备了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活动。首先,第一场专题教育活动由郑蓉书记为高一的学生们开展一场精彩的校史教育讲座,从南洋中学的历史变迁开始,一一介绍学校概况、育人思想和杰出校友们。从这场讲座中,同学们了解到南洋的校园中有许多独特的校园美景,而杰出校友们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大家不由地对未来三年的南洋生活产生了期待。在第二场专题活动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行走的课堂”——参观了学校的先驱园、百年碑廊和博物馆。在前一天的讲座中,学生们对这些校园文化和景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实地参观活动中,学生们更是全身心地浸润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作为参观第一站的南中博物馆,馆内馆区类别多样、内容丰富,展示了南洋中学历史变迁的许多史实材料。同学们在参观时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历史中的每个瞬间,面对面地感受了这所百年老校的时代变迁。高二的学长们作为志愿讲解员,耐心地为新生们进行讲解,他们富有表现力和亲和力的讲解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校园的角角落落。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胡敏老师在维钧堂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细致又生动的行为规范教育讲座。本次讲座以许多鲜活的案例教育同学们在校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使同学们对校纪校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最后,新生入学教育以校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结束。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班会上学习了校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涵,对校歌有了更深入的体悟。之后又开展了各班的特色建设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的活动当中,为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班级添砖加瓦。
-
知行教育|永攀高峰立壮志,奋楫扬帆向未来夏去秋来,孕育万千希望,十二载寒窗苦读,迎来高考这最后一搏。新学期伊始,2023届高三年级动员大会在植善堂隆重举行,学校领导、全体高三老师、以及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高三学子加油鼓劲。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本次动员大会拉开帷幕。首先,考入上海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黄奕坚上台为学弟学妹加油打气,分享学习的经验。他强调,平时老师教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好好消化。平时老师下发的整理类资料,一定要保存起来,方便复习和记忆。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思路。接着,王叶鸣歧爸爸作为家长代表,与大家分享亲子交流的经验。他试图化解亲子之间的一个矛盾,孩子总觉得父母不够理解他们,只想要他们拼命学习,拼命拿成绩,作为在同事和亲戚当中比较的资本。但实际并非如此。王叶鸣岐爸爸也用自己小时候学习的经历鼓励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就不会感到遗憾。掌声中,高三8班班主任张碧琼老师代表高三全体老师表达了对本届学生的信心与期望,也明确了教师的使命。让同学们相信南洋教师们的责任心和敬畏心,相信老师们在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同时,鼓励同学们珍爱时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努力拼搏、圆梦高考。接下来,学生代表王妍介绍了自己高三学习的心路历程。她给自己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在一模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心态,最后厚积薄发。 随后,年级组长徐艳老师为大家加油打气,表达了老师与学生时时刻刻在一起,不离不弃的信念,给予了学生巨大的支持。最后,王圣春校长从南洋中学的八字校训说起,激励大家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并对学生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俭朴自律,有秩序感;好学善思,有效能感;自主坚韧,有目标感;求实笃行,有成就感。每个班级都喊出了誓词口号,嘹亮的声音响彻礼堂。口号声中有对一路教育和陪伴他们的老师表示感恩,有对自己过去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肯定,也有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激动。结果是一步一步咬紧牙关走到的,幸福是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本次动员大会为备战高考的最后一年营造了积极热烈的氛围,老师及家长的温暖祝福和激励也为高三学子带来了满满的感动和力量。相信未来的一年学生们将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高考而奋斗,追逐梦想、不负青春。本次大会明确了目标,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成功吹响了2023届学生高考冲刺的号角!
-
知行教育|永攀高峰立壮志,奋楫扬帆向未来夏去秋来,孕育万千希望,十二载寒窗苦读,迎来高考这最后一搏。新学期伊始,2023届高三年级动员大会在植善堂隆重举行,学校领导、全体高三老师、以及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高三学子加油鼓劲。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本次动员大会拉开帷幕。首先,考入上海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黄奕坚上台为学弟学妹加油打气,分享学习的经验。他强调,平时老师教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好好消化。平时老师下发的整理类资料,一定要保存起来,方便复习和记忆。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思路。接着,王叶鸣歧爸爸作为家长代表,与大家分享亲子交流的经验。他试图化解亲子之间的一个矛盾,孩子总觉得父母不够理解他们,只想要他们拼命学习,拼命拿成绩,作为在同事和亲戚当中比较的资本。但实际并非如此。王叶鸣岐爸爸也用自己小时候学习的经历鼓励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就不会感到遗憾。掌声中,高三8班班主任张碧琼老师代表高三全体老师表达了对本届学生的信心与期望,也明确了教师的使命。让同学们相信南洋教师们的责任心和敬畏心,相信老师们在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同时,鼓励同学们珍爱时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努力拼搏、圆梦高考。接下来,学生代表王妍介绍了自己高三学习的心路历程。她给自己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在一模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心态,最后厚积薄发。 随后,年级组长徐艳老师为大家加油打气,表达了老师与学生时时刻刻在一起,不离不弃的信念,给予了学生巨大的支持。最后,王圣春校长从南洋中学的八字校训说起,激励大家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并对学生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俭朴自律,有秩序感;好学善思,有效能感;自主坚韧,有目标感;求实笃行,有成就感。每个班级都喊出了誓词口号,嘹亮的声音响彻礼堂。口号声中有对一路教育和陪伴他们的老师表示感恩,有对自己过去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肯定,也有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激动。结果是一步一步咬紧牙关走到的,幸福是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本次动员大会为备战高考的最后一年营造了积极热烈的氛围,老师及家长的温暖祝福和激励也为高三学子带来了满满的感动和力量。相信未来的一年学生们将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高考而奋斗,追逐梦想、不负青春。本次大会明确了目标,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成功吹响了2023届学生高考冲刺的号角!
-
知行教育|永攀高峰立壮志,奋楫扬帆向未来夏去秋来,孕育万千希望,十二载寒窗苦读,迎来高考这最后一搏。新学期伊始,2023届高三年级动员大会在植善堂隆重举行,学校领导、全体高三老师、以及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高三学子加油鼓劲。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本次动员大会拉开帷幕。首先,考入上海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黄奕坚上台为学弟学妹加油打气,分享学习的经验。他强调,平时老师教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好好消化。平时老师下发的整理类资料,一定要保存起来,方便复习和记忆。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思路。接着,王叶鸣歧爸爸作为家长代表,与大家分享亲子交流的经验。他试图化解亲子之间的一个矛盾,孩子总觉得父母不够理解他们,只想要他们拼命学习,拼命拿成绩,作为在同事和亲戚当中比较的资本。但实际并非如此。王叶鸣岐爸爸也用自己小时候学习的经历鼓励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就不会感到遗憾。掌声中,高三8班班主任张碧琼老师代表高三全体老师表达了对本届学生的信心与期望,也明确了教师的使命。让同学们相信南洋教师们的责任心和敬畏心,相信老师们在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同时,鼓励同学们珍爱时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努力拼搏、圆梦高考。接下来,学生代表王妍介绍了自己高三学习的心路历程。她给自己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在一模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心态,最后厚积薄发。 随后,年级组长徐艳老师为大家加油打气,表达了老师与学生时时刻刻在一起,不离不弃的信念,给予了学生巨大的支持。最后,王圣春校长从南洋中学的八字校训说起,激励大家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并对学生们提出了几点要求:俭朴自律,有秩序感;好学善思,有效能感;自主坚韧,有目标感;求实笃行,有成就感。每个班级都喊出了誓词口号,嘹亮的声音响彻礼堂。口号声中有对一路教育和陪伴他们的老师表示感恩,有对自己过去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肯定,也有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激动。结果是一步一步咬紧牙关走到的,幸福是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本次动员大会为备战高考的最后一年营造了积极热烈的氛围,老师及家长的温暖祝福和激励也为高三学子带来了满满的感动和力量。相信未来的一年学生们将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高考而奋斗,追逐梦想、不负青春。本次大会明确了目标,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决心,成功吹响了2023届学生高考冲刺的号角!
-
导思践悟 | 守初心 护心灵 助成长近期,南洋中学开展暑期师训之德育专场,围绕全员导师制工作,共同分享收获与感悟。 南洋中学在2021级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首先年级组长王莉老师以《全员导师 助力成长》为主题回顾了一年来的工作,从“统一思想,精心匹配”、“明确职责,倾情实践”、“回顾思考,深化推进”这三个方面分享了作为试点年级开展此项工作的体验、收获与思考。像“光”一样指引学生成长、倾听学生烦恼、陪伴学生克服困难,导师们也有很多感想与收获:高亿老师说:“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人生中的一缕阳光”,许美新老师说:“我相信作为老师的每一点付出都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一束光”,诸佳丹老师说:“与学生一起改变,一起成长,才会像光一样,点亮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让每位学生都向阳而生,健康成长,这就是每位导师的心愿! 作为导师兼班主任的李孟韡老师以《“学•思•践•悟”——全员导师制的践行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她这一年工作的所做、所思、所悟。李老师围绕着“导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导协同育人,构建家校和谐关系”、“导知行并进,助推学生终身发展”这三个方面,分享了双重身份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优势,增加了学生内心的积极力量,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导师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等各种主题活动,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有效帮助高中生拓宽视野,指导生涯规划,助推高中生的终身发展。 导师工作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陪伴式的关怀,教研组长潘海泓的《做有温度的陪伴者,助学生的未来发展》主题分享,通过生动的教育案例阐述自己如何以知时节、润物细为方法,做有温度的陪伴者;以学科为视角,进行生涯教育,围绕学科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在“三全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里呵护学生成长的不仅仅是全体导师,还有教辅人员,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徐汇区教育系统第四届“绿叶奖”获得者朱公洁老师《育人养德 助力成长》主题交流分享了她在学生综评系统和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故事。 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默默的坚守,为南洋学子的成长、成人和成功,尽最大的力量,这是南洋全体导师们的共同追求。 随着全体导师制进一步深化与推广,如何更好地实现“良师益友”、“家校沟通”,这两大基本职能,首任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增强老师进行《聆听学生的心声》主题讲座。
-
导思践悟 | 守初心 护心灵 助成长近期,南洋中学开展暑期师训之德育专场,围绕全员导师制工作,共同分享收获与感悟。 南洋中学在2021级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首先年级组长王莉老师以《全员导师 助力成长》为主题回顾了一年来的工作,从“统一思想,精心匹配”、“明确职责,倾情实践”、“回顾思考,深化推进”这三个方面分享了作为试点年级开展此项工作的体验、收获与思考。像“光”一样指引学生成长、倾听学生烦恼、陪伴学生克服困难,导师们也有很多感想与收获:高亿老师说:“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人生中的一缕阳光”,许美新老师说:“我相信作为老师的每一点付出都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一束光”,诸佳丹老师说:“与学生一起改变,一起成长,才会像光一样,点亮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让每位学生都向阳而生,健康成长,这就是每位导师的心愿! 作为导师兼班主任的李孟韡老师以《“学•思•践•悟”——全员导师制的践行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她这一年工作的所做、所思、所悟。李老师围绕着“导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导协同育人,构建家校和谐关系”、“导知行并进,助推学生终身发展”这三个方面,分享了双重身份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优势,增加了学生内心的积极力量,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导师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等各种主题活动,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有效帮助高中生拓宽视野,指导生涯规划,助推高中生的终身发展。 导师工作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陪伴式的关怀,教研组长潘海泓的《做有温度的陪伴者,助学生的未来发展》主题分享,通过生动的教育案例阐述自己如何以知时节、润物细为方法,做有温度的陪伴者;以学科为视角,进行生涯教育,围绕学科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在“三全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里呵护学生成长的不仅仅是全体导师,还有教辅人员,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徐汇区教育系统第四届“绿叶奖”获得者朱公洁老师《育人养德 助力成长》主题交流分享了她在学生综评系统和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故事。 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默默的坚守,为南洋学子的成长、成人和成功,尽最大的力量,这是南洋全体导师们的共同追求。 随着全体导师制进一步深化与推广,如何更好地实现“良师益友”、“家校沟通”,这两大基本职能,首任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增强老师进行《聆听学生的心声》主题讲座。
-
导思践悟 | 守初心 护心灵 助成长近期,南洋中学开展暑期师训之德育专场,围绕全员导师制工作,共同分享收获与感悟。 南洋中学在2021级开展全员导师制工作。首先年级组长王莉老师以《全员导师 助力成长》为主题回顾了一年来的工作,从“统一思想,精心匹配”、“明确职责,倾情实践”、“回顾思考,深化推进”这三个方面分享了作为试点年级开展此项工作的体验、收获与思考。像“光”一样指引学生成长、倾听学生烦恼、陪伴学生克服困难,导师们也有很多感想与收获:高亿老师说:“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人生中的一缕阳光”,许美新老师说:“我相信作为老师的每一点付出都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一束光”,诸佳丹老师说:“与学生一起改变,一起成长,才会像光一样,点亮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让每位学生都向阳而生,健康成长,这就是每位导师的心愿! 作为导师兼班主任的李孟韡老师以《“学•思•践•悟”——全员导师制的践行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她这一年工作的所做、所思、所悟。李老师围绕着“导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导协同育人,构建家校和谐关系”、“导知行并进,助推学生终身发展”这三个方面,分享了双重身份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协同指导的优势,增加了学生内心的积极力量,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导师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等各种主题活动,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有效帮助高中生拓宽视野,指导生涯规划,助推高中生的终身发展。 导师工作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陪伴式的关怀,教研组长潘海泓的《做有温度的陪伴者,助学生的未来发展》主题分享,通过生动的教育案例阐述自己如何以知时节、润物细为方法,做有温度的陪伴者;以学科为视角,进行生涯教育,围绕学科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在“三全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里呵护学生成长的不仅仅是全体导师,还有教辅人员,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徐汇区教育系统第四届“绿叶奖”获得者朱公洁老师《育人养德 助力成长》主题交流分享了她在学生综评系统和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故事。 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默默的坚守,为南洋学子的成长、成人和成功,尽最大的力量,这是南洋全体导师们的共同追求。 随着全体导师制进一步深化与推广,如何更好地实现“良师益友”、“家校沟通”,这两大基本职能,首任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增强老师进行《聆听学生的心声》主题讲座。
-
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报国初心前不久,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了“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从“用心守护红色阵地”、“用功传承红色精神”、“用情讲述红色故事”三个方面保护传承红色资源。上海是党的初心之地,南洋学子们更是作为身处上海的红色精神传承人,秉承“知行并进”的精神,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畏艰难、投入学习,勇担时代使命。9月1日上午,上海市南洋中学“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报国初心”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全体师生心中燃起无限激情,以崭新、饱满的青春力量为新学期迎来了良好开端。 与此同时,南洋中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继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校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开学典礼上,我校邀请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的任佳怡老师、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宋庆龄故居的李滢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红色故事《最危险的时刻》与《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激励引领南洋学子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勇投身伟大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南洋学子李思琪与俞书建是南洋中学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队的一员,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了解到了十位南洋校友的革命烈士事迹,并深深为之振奋与感动。开学典礼上,两位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述了南洋红色故事《追忆先烈事迹,弘扬爱国情怀》,号召南洋人共承先烈遗志,共守报国初心。 高一新生代表,高一10班任歆怡同学热情洋溢地表示:作为新一届南洋学子,应铭记老校长的殷殷嘱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让我们在南洋一起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共创美好明天,让梦想扬帆远航。 高三优秀毕业生,原高三8班孙沛菁同学满含深情地说:回顾在南洋的三年,我们在“大思政”教育指引下,坚定报国初心,在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更高的平台展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树立家国情怀,理解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正是母校的谆谆教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使我最后选择强基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发展领域,选择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王校长在新学期致辞中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许:希望同学们学会“认同”,在坚实的学业基础上向更深刻的成长发出挑战;希望同学们养成“坚韧”,在新的学年里在扎实的学识上下足功夫,在自主求实中激发对学科的激情与热爱;希望同学们懂得“责任”,面对新的中考和高考的改革,紧抓机遇,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始终不忘把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在千锤百炼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忘青年初心,铭记青春使命。大会的最后,礼堂中再次扬起青春的号角!南洋人秉承“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共同合唱南洋校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报国初心。
-
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报国初心前不久,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了“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从“用心守护红色阵地”、“用功传承红色精神”、“用情讲述红色故事”三个方面保护传承红色资源。上海是党的初心之地,南洋学子们更是作为身处上海的红色精神传承人,秉承“知行并进”的精神,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畏艰难、投入学习,勇担时代使命。9月1日上午,上海市南洋中学“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报国初心”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全体师生心中燃起无限激情,以崭新、饱满的青春力量为新学期迎来了良好开端。 与此同时,南洋中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继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校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开学典礼上,我校邀请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的任佳怡老师、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宋庆龄故居的李滢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红色故事《最危险的时刻》与《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激励引领南洋学子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勇投身伟大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南洋学子李思琪与俞书建是南洋中学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队的一员,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了解到了十位南洋校友的革命烈士事迹,并深深为之振奋与感动。开学典礼上,两位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述了南洋红色故事《追忆先烈事迹,弘扬爱国情怀》,号召南洋人共承先烈遗志,共守报国初心。 高一新生代表,高一10班任歆怡同学热情洋溢地表示:作为新一届南洋学子,应铭记老校长的殷殷嘱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让我们在南洋一起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共创美好明天,让梦想扬帆远航。 高三优秀毕业生,原高三8班孙沛菁同学满含深情地说:回顾在南洋的三年,我们在“大思政”教育指引下,坚定报国初心,在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更高的平台展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树立家国情怀,理解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正是母校的谆谆教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使我最后选择强基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发展领域,选择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王校长在新学期致辞中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许:希望同学们学会“认同”,在坚实的学业基础上向更深刻的成长发出挑战;希望同学们养成“坚韧”,在新的学年里在扎实的学识上下足功夫,在自主求实中激发对学科的激情与热爱;希望同学们懂得“责任”,面对新的中考和高考的改革,紧抓机遇,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始终不忘把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在千锤百炼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忘青年初心,铭记青春使命。大会的最后,礼堂中再次扬起青春的号角!南洋人秉承“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共同合唱南洋校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报国初心。
-
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报国初心前不久,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了“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从“用心守护红色阵地”、“用功传承红色精神”、“用情讲述红色故事”三个方面保护传承红色资源。上海是党的初心之地,南洋学子们更是作为身处上海的红色精神传承人,秉承“知行并进”的精神,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畏艰难、投入学习,勇担时代使命。9月1日上午,上海市南洋中学“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报国初心”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全体师生心中燃起无限激情,以崭新、饱满的青春力量为新学期迎来了良好开端。 与此同时,南洋中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继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学校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开学典礼上,我校邀请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钱学森图书馆的任佳怡老师、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宋庆龄故居的李滢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红色故事《最危险的时刻》与《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激励引领南洋学子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勇投身伟大新征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南洋学子李思琪与俞书建是南洋中学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队的一员,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了解到了十位南洋校友的革命烈士事迹,并深深为之振奋与感动。开学典礼上,两位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述了南洋红色故事《追忆先烈事迹,弘扬爱国情怀》,号召南洋人共承先烈遗志,共守报国初心。 高一新生代表,高一10班任歆怡同学热情洋溢地表示:作为新一届南洋学子,应铭记老校长的殷殷嘱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让我们在南洋一起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共创美好明天,让梦想扬帆远航。 高三优秀毕业生,原高三8班孙沛菁同学满含深情地说:回顾在南洋的三年,我们在“大思政”教育指引下,坚定报国初心,在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站在更高的平台展望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树立家国情怀,理解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正是母校的谆谆教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使我最后选择强基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发展领域,选择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王校长在新学期致辞中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许:希望同学们学会“认同”,在坚实的学业基础上向更深刻的成长发出挑战;希望同学们养成“坚韧”,在新的学年里在扎实的学识上下足功夫,在自主求实中激发对学科的激情与热爱;希望同学们懂得“责任”,面对新的中考和高考的改革,紧抓机遇,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始终不忘把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在千锤百炼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忘青年初心,铭记青春使命。大会的最后,礼堂中再次扬起青春的号角!南洋人秉承“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共同合唱南洋校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报国初心。
-
导识创新|拓宽视野 提升理念 勇于实践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下午的暑期教师培训聚焦课程教学,回顾上学期的“双新”教学的实施与经验。 首先,刚刚结束了见习期培训并荣获区见习教师评比一等奖好成绩的杨雪萍老师,以“心心相融,欣欣向荣”为题代表见习教师发言,回顾了入职一年来的教育教学经历。从“如何做一名数学教师,到如何做一名教师,到如何做一名教育工作者”三个问题,展开追问探索,求实奋进,挑战进阶。一年中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的精心谋划、恳切栽培,才有了南洋中学作为区见习教师规培基地校连续多年取得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亮眼成绩。 接下来,教龄两年的周婧老师分享了主题为“设境导学,构建科技教育特色的地理课堂”这一子课题研究,将创设合理情境、引导科学活动等理念与丰富的教学案例及对考试评价的研究、探索相结合,娓娓道来。紧密围绕南洋中学“十四五”新征程:“知行并进、因材施教、融合创新”的重要精神,培养学生探究力和实证力的科学素养。 教龄两年已开设了区级公开课,并升任高三的胡赛男老师,代表语文组汇报“高中语文单元写作任务再生及其指导研究”这一语文学科的项目化研究。该项目在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的指导下,聚焦“双新”背景下的新教材中的写作任务,立足学情、设境导学,形成新教材单元写作任务的教学范式,打造学术化教研氛围,创设南洋语文特色品牌。 随后,局中青年骨干教师赵卿老师在“双新”背景下,就“依托单元教学,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议题进行分享,从什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如何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将几年来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成功执教市级公开课的心得毫无保留地向全校师生分享。 高三物理备课组长、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培养工程”攻关计划名师后备人选的熊艺老师“聚焦学生观”,深情地分享三年来对“双新”的探索和心得:拓宽视野、理念提升,勇于实践、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最终,2022届高三物理厚积薄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最后,分管教学的李瑾副校长用“初心使命、责任在肩”八个字高度肯定了老师们在上一学年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从三个角度进行点评,并总结2021学年相关工作:各个年龄阶段,教师的成长,不断奋斗、不断探索,在队伍的建设中,教师的自学、自研、奋斗必不可少。融合创新,科技教育是我校的一贯特色,我们必须传承特级教师奚天敬的教育理念,设境导学,围绕“探究力、实证力”的提升,让“思辨互动”融合于日常教学中成就科技南洋。因此,希望老师们砥砺前行,以研究型教师为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