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南洋中学《党建引领 知行南洋在行动》获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17-11-20 13:46:39   发布人:王晨   信息来源:王晨    点击次数:867

   喜报:南洋中学《党建引领 知行南洋在行动》获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副书记、副校长郁晓隽参加颁奖会。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德育工作机制。近年来,学校按照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梳理、完善,有效实施“党建引领 知行南洋在行动”德育项目。

市教卫党委虞丽娟书记近期走访南洋中学,在徐汇区教育系统党政大会上评价学校党建:“南洋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不仅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在党的建设方面更是标杆性的学校。学校出版的《政治核心、文化先锋、育人模范——中学党建实务ABC》我看过了,非常有功底、内涵丰富。学校通过各种活动,迎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及时到位。看到宣传展板上总结的‘知行并进,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体现了在行动中抓落实,非常好。”

南洋中学将坚持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行并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南洋故事”,担当社会责任,育德育心,办人民满意中学!


附:

党建引领 “知行南洋”在行动

上海市南洋中学    陈宏观

 

上海市南洋中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21年来,学校一直坚守“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近年来,学校按照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建立并逐步完善党委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实施了“党建引领 知行南洋在行动”德育项目,并形成了品牌,示范辐射。

一、创新实践项目介绍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紧紧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从严治党到依法治校,积极发挥教师文化先锋作用,育德育心,全面全过程育人。知行并进,引自中国哲学史“知行观”概念,在育人中强调在实践体验中感悟、践行体验中强化,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促进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党员身正为范、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仅是各方面工作的主心骨,而且在教书育人中当好学生的领路人;学生积极实践,在“知和行”统一的基础上,达到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螺旋式的上升,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项目名称为:党建引领 “知行南洋”在行动。通过建立“党建双覆盖、共建双联动、区校双扶助、团建双行动”机制,党员教师带头引领,区域学校共同关心扶助,让学生能够在团建、志愿者服务上“知行并进”,将育人落实在教育的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小落细。以落实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以此来加强育人方式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落地,从而打好、打赢深化高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

二、项目实施基本内容

党建双覆盖:党委双向设立年级党支部和学科党小组,纵横覆盖成网络。在面上实现支部建在年级组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动整个组室在“主体性德育”的素质教育主阵地上发挥民主管理、主体发展的作用。在条上实现党小组“扎”在学科组上,带动学科组在“学科德育”主战场上发挥全面全过程发展的育人作用。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学校和谐奋进和教学攻坚的“双核动力”。党委总结年级支部的品牌工作,打造出获得市优秀师德师风建设项目的“南洋家珍”项目;多位教师分别代表语文、历史、政治党小组在市学科渗透党史知识教师论文大赛中获奖;多位党员老师先后接力援琼、援滇、援藏;党员群体发挥教育、心理专长,深入社区开展教育服务;心理中心面向全区社区开放,作为种子校,带动部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实验性示范性完中、特色学校共同发展;甚至走向贵州山区,智力精准扶贫。

共建双联动:党委与民盟、民进支部开展共建,形成学习交流、组织建设双联动模式,以达成三方一起担当职责,一起创先争优,一起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在学校实施初高中一体化管理机制改革中,党委积极发挥党派支部、教师的智力优势,一同冲锋陷阵,有效地推动了一体化改革中素质教育实验班等15个项目,初中办学品质实现质的飞跃,满意率不断提升。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读书征文活动、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师德氛围,带动全体教师当好“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每年都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活动,社会认可度极高,学校的师德讲坛面向全区进行示范。

区校双扶助:在区域化党建大格局的基础上,学校和共建单位合作,共同扶助、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学校签约上海市公安博物馆等九大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在共享同一校区资源的基础上,高中全面辐射带动初中,在学校管理、德育、教学、后勤等各方面携手并进,办家门口的好学校。开放校园,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共同育人的大环境。每周都要接待来自国内外代表团、来自社区的学生、家长的学习交流、参观体验,与社区共建开展各类科技、体育活动。

团建双行动:在团建活动上行动,在志愿服务上行动。学生在实践中认同,在行动中尽责。学生自主编辑校本教材《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引起广泛关注。学生论文多次获市“进馆有益”微课题研究奖项。学校年年有学代会,学生自主修订《上海市南洋中学校外日常行为规范准则》等规则。浸润于体验,以“向上向善美德少年”评选为契机,树立文明新风;以烈士纪念日等为契机,进行革命教育;以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宣传传统文化。形成场馆志愿服务、“爱国之旅南京行”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项目,多次在市级层面内进行交流。

三、项目创新特点

一是坚定思想引领,体现文化自信。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自主创办第一所新式中学堂的校园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落脚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积极加强和改进学科德育的实效性,教师示范带动,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在高中不同年级段设定自信、韧性、负责三个不同层次的知情意行育人目标,对应认同、坚韧、责任的德育目标,并围绕目标的达成,设计形成心理专项课程、拓展研究型(含社团类)课程、实践活动类等三类课程环境(体系)。同时注重总结提升,完成《铭记 传承 发展》、《一岗多责 南洋先锋》等校本资料。和市社科院专家团队一起,2014年出版《为国桢干——上海南洋中学1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2017年,建研究项目入选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 “阳光计划”,党委书记成为全市普教系统首批“阳光学者”;出版《政治核心、文化先锋、育人模范——中学党建实务ABC》(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教师、校友、学生团队形成《毋忘风雨——上海南洋中学人与事》、《设境体验 知行并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务ABC》等成果,书册也即将出版。

二是坚持设境导学,物化人文精神。抓住整体改扩建契机,打造学校文脉贯穿教学、生活、运动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域。教学区呈“中”字形,生活区呈“人”字形,博物馆呈“品”字形,寓意培养有品性、品质的中国人。碑刻长廊,自植善堂始,至校友厅末,以中国古典廊庭建筑为设计蓝本,以示来者。望能使今人睹碑而抚今追昔、以碑为鉴,勿忘中华文化继续传承之重任,勿忘科教兴国开创社会主义大业之远景。高中报告厅取名“维均堂”,在纪念杰出外交家校友顾维钧的同时,告诫“弱国无外交”,激励南中学子走向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唱出中国骄傲。初中报告厅取名“懿德堂”,告诫学生勤于学问、传承美德。一草一木都有故事,一砖一瓦皆是文章。校园景观获奖“2016年上海普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佳校园新景观”(提名)。师生爱护校园,讲好“南洋”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共建心灵家园已成风尚。

三是坚守品牌阵地,贴近学生心田。通过开设青年党团校、校班会课程、校内外德育实践基地等打好主动仗;用好电视台、广播台、橱窗等唱响主旋律;鼓励学生社团的自主建设等激发内驱力。打造三大品牌阵地:一为知行学院。由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担任讲师,请闫成贵将军、杨怀远等老干部、老将军、老劳模走进校园,和学生谈革命传统,讲雷锋精神、理想信念。开设南洋讲坛,邀请十九大代表、社会各界精英和文化大师走进校园,开展文化育人项目。二为微信公众号。设官方、团委学生会两大微信公众号。前者权威及时发布;后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形式活泼多样。如,《南洋的“二十四节气”》、《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遇见共青团”》等多篇推送都引发了学生关注、转发热潮。三为南中博物馆。这是学校的精神地标。由建于1926年的不可移动文物校友厅(图书馆)改建。用图片、实物、影音等多形式、全方位展现学校的爱国荣校、科教救国、依法治校、人文和谐的办学传统。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加盟光启博物馆联盟,成为上海市首批公益服务基地,配有150人师生义务讲解员队伍,免费预约对外开放。

四、项目辐射发展

2016年6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勉励师生“看了南洋中学的校园,有一种耳目一新、非常亲切的感觉。校园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现代教育史的一个写照、一个缩影。看了学校校史墙、校训,我本人也很受鼓舞、感染和教育,我为南洋这个学校感到自豪和骄傲,同学们在这里读书一定也感到很自豪、很骄傲。在此,代表教育部向南洋中学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表示致敬和感谢;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把中国的高中教育、中小学教育带动起来,起到引领作用。”

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学校德育案例获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德育工作中,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同时,还“固化于制、固化于境”。2017年9月,学校领导陈宏观、陆军编著的《政治核心、文化先锋、育人模范——中学党建实务ABC》出版,有实践有体验,被专家认为“上海市普教系统党建研究实践的一个亮点,填补了国内中学党建实务方面的空白”。学校党委以此书献礼十九大,呼应落实中组织、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固化建立“两学一做”长效机制。人民网(上海频道首页图片新闻)、新华社手机客户端(上海要闻)、东方网(首页要闻栏目)等主流新媒体,《上海教育》、《支部生活》、《上海组织人事报》等专业类刊物,以及上海电台、《新民晚报》等传统媒体都以较大篇幅(专版)报道学校的育德育心的工作。

近三年,学校承办国际、全国、市级大型活动20次,接待威廉王子等国内外嘉宾3万余人。如2016年上海市贯彻两纲现场会在南洋中学举行,学校作《知行并进——积极推行校园责任教育》专题报告; 2016年主办“南洋中学杯——我与十三五”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主题征文活动,出版优秀征文文选《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类报刊、新媒体及《2017年度民生报告》等书籍报道、介绍学校德育文章80余篇。


政治学习指标综述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南洋中学党员学习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