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孝雯 摄影:黄洁玲
2014年6月9日,在南洋中学进行了一场截然不同的班主任校本培训专场,作为2014“院校合作”项目中德育室张鲁川老师主持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在南洋中学进行了一次实地探究,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全体德研员在德育室主任秦红老师带领下,莅临南洋中学进行观摩指导。
本次校本培训的主持人是南洋中学“家珍工作室”骨干研究组成员之一——余敏之老师。她首先抛砖引玉提出了一个案例,引出了“制度与情感”的研讨话题:2012年高考,一名考生迟到了2分钟,被拒在考场之外。其母下跪叩首,工作人员依然坚持遵守规定,不让其进入。此案例引起了在场班主任老师的热烈讨论,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有的认为,高考关系到考生的命运,给他一个备用考场,把握一些规则的灵活性,多一些人性化的通融,并无大碍。不过也有些老师觉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迟到2分钟可以进入考场,那么3分钟、5分钟就都可以进入考场,对其他考生不公平,还可能影响正常考试秩序。主持人余敏之老师紧接着让大家思考“放与不放”的利弊关系,在场的老师各抒己见,掀起了另一次讨论的高潮。会议穿插着张鲁川老师和余敏之老师细心引导和不断追问,在一轮又一轮新的问题之中,在场的班主任老师不禁对自己之前的回答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而随着问题的聚焦,大家的视线逐渐从高考考场转移到了自己班主任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对于之前的工作方法不由自主产生了新的思考。大家对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感情与规则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会后班主任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
此次研讨会形式培训的参与度相当高,也给在场的班主任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作为主持人的余敏之老师因为准备的整个过程,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在会议开始,张鲁川老师就强调,在学校中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项“副业”,也不是谁都能“兼任”或“替代”的,班主任需要专业化,如何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性,是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以论坛形式出现的新形式的班主任校本培训提高了班主任的参与度,从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职责范畴两方面做出清楚的界定,使班主任们对德育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既让班主任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也让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自我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