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5-16日的教学专场师训课程中,南洋教师们围绕“信息化环境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专题,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汲取必需的养分。高中的赵青、吕湘霞、朱梅、华熠、刘晖等5位老师,分别从自身学科的新课标要求到课堂范式变革切入,从不同的角度交流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分享课堂教育中的智慧。
在紧随其后的各学科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中,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聚焦“核心素养”、围绕“信息化环境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展开讨论,为组内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引航助力。
【聚焦核心素养 转变教育观念——语文组】
语文教研组的主题教研主要内容围绕研讨高考命题方向、研讨作文教学策略、研讨高一统编教材的使用三部分展开,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焦点,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在教学中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做好新旧衔接,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数信组】
张瑜老师作为教研组长兼高三备课组长,希望高三教学要能抓住 “课前回扣,双基落实,挖掘本质,结构架设,课堂互动,考点突破,冲刺高考,能力提升,临考建议,展望高考。”几大关键。高二备课组长马亚萍老师围绕“牢抓基础,能力提升”八个关键字,对本次区统测考进行了分析。高一备课组长陈赟老师对疫情下的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表示高一的数学教学要做到紧跟步伐,细水长流。
【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英语组】
在新课标和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英语组的朱暐辰老师分享了英语阶段性测试命题策略。徐文漪老师分享了在线上教学期间,如何通过互动的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共同研修方式助力教与学。张碧琼老师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语篇意识的培养。老师们希望通过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指导后续的教、学、评等各项工作。
【走出“题海”的深渊,享受“话题”的乐趣——物理劳技组】
本次组内研讨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主题,老师们也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不能让学生用“题海”代替学习物理,可以通过“话题”或其它形式,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反思过往,展望未来——化学组】
组内的刘枫老师分享了高三等级考教学的心得体会,曹晓霞老师分享了如何提升线上教学课堂效率的实践经验,诸佳丹老师对学科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进行解读。化学组的老师们共同从过往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从新课标的变化出发,逐步开展对新教材的研究。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活动——综合组】
组内的董丽萍和陈晓芸老师首先对新旧课标做了对比介绍,随后董丽萍和娄俊啸老师结合等级考要求,交流了高二生物和地理等级考的教学经验。研讨的最后蒋归鸣老师和周婧老师作为新教师,也分别讲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
【大观念下的单元教学内容建构——政心组】
华熠老师首先对高一新教材内容整体框架进行分析,赵卿和刘铭老师老师分别结合自身参加区教学基本功比赛的经历,对新教材具体内容进行介绍。李霞老师从心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分享了单元板块教学感悟。教研组长武晓红老师和资深教师杨小平在总结中指出,单元教学设计要帮助学生建构起知识系统,发挥学科大观念的价值。
【胸有丘壑、融会贯通——历史组】
历史教研组在研讨中对新课标提出目标新范畴进行分析,明确新课标下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极其内涵,同时强调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组的研讨在传递新的教学信息的同时,更在打破固定思维,推广教学经验。通过对结构化教学的思考,给组内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活力。
本次教学专场,学校教学处还邀请到了上海市生物特级教师,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评委吴立人老师,为老师们作题为《立德树人,单元教学框架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专题报告,引领老师们了解教改和教研的新趋势,对新学年的工作都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准备,为今后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