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中学2020年学术节于11月起正式召开,在今年的学术节上,区级骨干教师们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体5年内职初期教师在带教师父和教研组的助力下积极探索实践。以“推进‘双新’实践,优化教学品质,发展学生素养”为主题,学校共有11门学科,27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在总结大会上,数学组内的区中青年骨干教师金霞老师,在谈起与备课组内的组长余意老师和胡敏老师共同参加上海市“用好新教材”高一数学新教材的实施研讨活动时,她表示:作为一名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本次活动让她走出舒适区,收获“新思路、新方法、新实践”。从前期录课到后期展示和总结,虽然过程十分“痛苦”,但是收获满满。
一方面,得益于教研员方耀华、严江华老师的帮助,培养了更加全面细致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组内老师相互沟通,在交流中迸发出了很多智慧的火花。在李瑾副校长的全程参与和帮助下,也让数学组有了“导读、导思、导行”的设境导学、“双新”探索新思路。
学校的新生力量,区规培基地的新学员,地理老师周婧与教研组组长陈晓芸老师也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双新”探索过程。作为全区单元教学的示范探索,在教研员单伟文老师的指导下,师徒联手共同开设了两节区级公开课。
在接到任务之时,周婧老师也深感艰难。在单老师和陈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大量资料,为的是让自己的课堂“有血有肉”。经过此番历练,她也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学然后知不足”。
周老师在总结大会上也分享了她的此番收获:第一、备学情很重要,包括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第二、课堂上要说好一个故事,更要解决一个问题。备课时的材料要有针对性,指向达成教学目标。第三、围绕着核心问题要形成一条逻辑清晰的问题链,推动学生思维层次的提高。第四、要及时做好学生问题回答的过程性引导和评价工作。
与数学学科一样,今年也是上教版英语新教材在上海实施的第一年,在区教研员孟莎老师的指导下,南洋英语组的全体教师们也正在通过开设区级公开课的契机,力求让英语“双新”探索在南洋落地生根。教研组长朱梅老师、青年教师张瑞瑾老师、朱暐辰老师和规培基地的吴雨佳老师,分别在区级和校级层面全面开花,共开设了4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
本学期积极参与区级“双新”探索展示和研讨的,还有语文教研组的《必选教材的使用与选修专题的确定》的专题指导;政治教研组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讨;物理教研组的《指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等。活动过程中,教研员老师们倾力指导,南洋教师们全力以赴,主动学习,大胆尝试。
在学术节的总结大会上,教师发展中心顾问老师杜文发老师结合他的多年教学经验,对学校此次所有参与展示的课堂进行了整体点评。杜老师围绕“参与是发展的基石”这一主题,分享他的看法。他首先鼓励老师们可以多维度地参与到学校的“双新”探索工作中,不仅仅要有教师们的主动参与、积极发挥主动因素的被动参与,也要发挥教研组内的合作多角度参与、多维度跨学科参与,也应当有全校师生教职工的全员参与。其次,杜老师通过提出“你的台面有哪些书?”这个问题,强调了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多翻看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也要多阅读学科期刊、综合读物,勤于撰写业务日记,以提高自身素质。
李瑾副校长也在她对对本次学术节活动的总结中,分享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把握点,教科研中“实践、经验、特色、理论”相结合的注意要点、并提出了教师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要求。相信在各学科专家、资深教师的引领下,南洋中学的“双新”探索工作,将在顺利起航后走向更高的品质,收获更丰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