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明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纪念日。此时此刻,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一群南洋人——他们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南洋的光荣,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向他们致敬!南洋英烈永垂不朽!
朱少屏(1882——1942)
第一届校友。原名葆康,字少屏。1896年入读育材书塾,1903年毕业。留在母校任教一年后,1905年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参加了由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办学办报,宣传革命。1909年与柳亚子等人组织成立“南社”,用“以文会友”的形式与孙中山组织的武装起义相配合。1916年至1940年担任寰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1932年12月被聘为南洋中学校董。1940年于国家危难之际出任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领事,1942年4月27日壮烈殉国。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其为烈士。
王兆澄(1896——1949)
第十二届校友。曾任教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曾协助兴办味精厂,配制“消治龙”药膏,帮助创办民族品牌。抗战期间曾资助过抗日团体,并曾在湖南省桃源县为抗日军队研制压缩饼干。浙江大学转国立师范学院(时设于湖南衡山之麓的南岳镇)任博物系主任、教授。地下党组织师生群众成立了应变委员会被推为主任。在率该院4人赴衡阳领取生活经费时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学院师生及当地群众将他厚葬于南岳衡山之白龙潭,并为之立碑。
张耀先(1901——1931)
第十九届校友。原名张进荣,1923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杭州产业学院学习两年。1925年秋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徽省阜南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30年,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召开党代会,张耀先被选为中心县委委员。1931年,因遭国民党当局通缉,张耀先辗转到河南省获嘉县。同年秋,党组织调张耀先去红四方面军任团政委。是年底在黄安战役中牺牲,年仅30岁。
俞昌准(1909——1928)
第二十三届校友。又名俞仲则,1907年生于安徽省南陵县谢家坝俞村。1923年赴上海求学,考入南洋中学。1925年经晖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青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6月被派到芜湖工作,创办《沙漠周刊》,用革命诗作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先后担任中共安徽南陵特支宣传委员、中共芜湖特支委员和共青团芜湖特委宣传部长。1928年1月担任新成立的南芜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谢家坝农民武装暴动。同年11月被捕,12月16日被杀害,年仅20岁。
钱立华((1921——1942)
第三十六届校友。原名钱尧如,1936年秋进入南洋中学读初三,1938年在盐业大楼读高一。1939年加入上海市学生协会,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宣传抗日。1940年离开学校奔赴苏南澄锡虞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从事民运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在新四军苏南保安司令部青年训练班从事党的支部工作。同年秋被调到苏州、宜兴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42年调任中共武南县委妇女部长,是年6月4日在日军的搜捕下中弹牺牲,年仅21岁。
严庚初(1924——1949)
第三十八届校友。1938年考入南洋中学,因家境贫寒而破格免除学费。1943年曾赴解放区,回沪后进入中国新闻专科学校读书。194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进步刊物《学生新闻》、《青年知识》的发行工作。1947年起从事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出版的会刊《学生报》工作,作为负责人亲自刻写、油印报纸,并把印好的报纸运送至各学校。1948年10月不幸被捕。1949年5月7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年仅25岁。
林一青(1900——1928年)
南洋中学校友。原名萌安,又名敏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广东省梅州小学教师联合会,担任领导工作。1927年,任中共广东省梅县区区委委员。积极参与和领导了梅州“五·一二”工人武装暴动,成立梅县区人民政府,任政府委员。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扑,人民政府仅生存了7天。月底,转入西阳、白宫一带山区坚持斗争。1928年12月18日被捕。22日凌晨在梅城东较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沈传智(?——1942)
南洋中学校友。国民革命军远征军排长,成都中央军校第十七期步科,远征缅甸,驻腊戌,1942年在日机轰炸中牺牲。
童桂华(1951——1969)
1969年进入五十九中学读高一。是年12月,上海文化广场在大修时因工程队违反操作规程,引发了一场罕见的大火灾,童桂华和数千群众一起,奋不顾身的在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不幸牺牲,年仅18岁。1983年,民政部将童桂华及其他十三位在救火中牺牲的市民追认为烈士。骨灰安葬在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