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传统在南洋代代延续
——孙穗芳博士莅临南洋中学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典礼
8月23日、24日,孙穗芳博士连续两天莅临南洋中学,为其捐赠的祖父孙中山先生铜像举行揭幕典礼。
23日下午,孙博士在学校博物馆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访,讲述了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点点滴滴,也讲到了祖父在南洋中学留下的印记。孙博士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学校,在有其父亲孙科先生题词的百年碑廊拍照留念,并为学校题写了中山先生的“博爱”、“天下为公”两幅书法作品。
24日上午,在学校博物馆主展厅正式举行孙中山先生铜像捐赠仪式,学校师生代表及孙博士的亲朋好友共同参与。仪式由南洋中学副校长李瑾主持,孙穗芳博士与陈宏观书记共同为铜像揭幕。仪式上,孙博士说到:“孙中山先生爱国爱民的一生以及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赤子之心……立此铜像以兹纪念,期望每个中国人都像中山先生一样,博爱人间,天下为公。”陈宏观书记代表学校向孙博士此行、此举表示感谢,并表示:中山先生的爱国情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山先生的精神不仅在孙家,也将在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南洋中学代代流传。同时,孙博士还向师生代表赠与了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建国方略》、以及她本人的作品《国父孙中山先生》、《我的祖父孙中山》等,并与师生代表亲切合影。
孙中山先生与南洋中学素有渊源。1913年初,时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孙中山先生在南洋中学校友朱少屏陪同下,在学校食堂进行了演讲,师生全部到场。先生在演讲中宣传革命,号召学生剪去发辫,还讲革命意义、建国方略。先生演讲异常生动,演讲毕,没有剪辫的同学“持辫子一齐剪去,拍手欢呼。”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博士也曾多次为南洋中学题词,赠与毕业学生“前修共励”等话语。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一家一姓的天下变成“公天下”,把官僚、军阀的天下变成人民的天下。辛亥革命期间,南洋师生也曾热心助饷,爱国之情高涨。学校以十二月份之经费,充助军饷,并再由各同学各募洋一元,合得二千元,一并呈缴。
“爱国”,一直以来就是南洋精神最重要的基石。学校始终坚持以各类课程建设、活动开展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此次孙穗芳博士一行,正值高一新生、九年级学生军政训练,孙博士以其祖父中山先生的为人、事迹给学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为捐赠典礼平添了更多意义。南洋师生将不断秉承“爱国荣校”的办学传统,在科教救国的背景下起步发展,在科教兴国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