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洋中学暑期教职工培训进入第四项课程,邀请上海教育新闻中心专业人士沈祖芸主任,就教育形势的问题作了“高中的价值和变革的未来”专题报告。
沈主任以一部数字短片“你知道吗?”作为导入,请老师们思索“时代带给我们的感受”。当今世界,数字革命在日常生活中的广为传播,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教育领域也无一幸免地被网络冲击。沈主任列举了国外“可汗学院”、“STEM课程”、“俄罗斯的学校革命”、“韩国全面规划学科教师制”,也细数了“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学科教室”、“北京二中的空气养人”等案例,描绘了一幅近在眼前的教育变革图景。然后指出,上海高中的突破在于创新素养培育项目、高中多样化项目,核心是突出“学生在哪里”。
从“慎思高中教育定位”、“开发创新教育课程”、“改变高中教育课堂”、“重塑高中教育氛围”、“丰富高中学习生活”、“形成创新教育模式”几个方面讲开去。提出“高中教育究竟是大学预备教育,围绕大学学习,利用创新项目与大学挂钩的机会,不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加码加速,让他们提前进行大学课程先修;还是坚持高中阶段是成人前最后一段基础教育,用丰富的课程与生动活泼的青春校园生活经历完成学生的人生预备教育。”她指出,15—18岁是人生一段最充满梦想的金色年华。在高中阶段,丰富的课程选择、愉快的学习经历、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向往都会在那段人生中展开。所以高中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大学先修,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阅读、运动、游览,展示青春活力,经历各种喜欢的实践或研究过程,厚实知识,提升能力,丰富人生,充实经验,让学生变得对人生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向往。所以对创新素养的培养目标不再一味追求大学课程先修,而是强调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基础性、体验性,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列举了上海实验学校、市西中学、大同中学、同济一附中、大境中学、格致中学等一些学校的创新素养培养项目和方法,使老师们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