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中学党组织关于“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
拓展和丰富德育途径”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及“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和措施,并为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切实发挥共产党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1、继续实行党支部建立在年级组层面上的制度,各年级党支部应充分关心、支持、保障和监督年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与年级组长形成合力,加强对教师思想、生活、工作的关心和帮助;
2、以高一年级青年共产主义学校、高二年级党章学习小组和高三年级要求入党的学生群体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协助学校党委和政教处、团委开展工作,并做好考察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
3、根据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创建目标,党员应在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包括市教委规定的社会实践科目和学校自定的社会考察系列活动在内,都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加强的重要教育契机,各年级党支部都应在活动的筹划、组织、开展和总结等各环节上给予年级组工作以大力支持;
4、以“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为重要的校外德育资源,在“百老进百年名校启动仪式”和在校各班与讲师团部分成员初步建立校外辅导员关系的基础上,各年级党支部要经常了解班级与“百老辅导员”的联络情况,积极帮助进行联络,使这一得天独厚的德育得到充分利用。学校党委也应在每年暑期主动为新建班级联系新的校外辅导员;
5、校团委应主动出击,联系相对固定的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精神文明共建”或“教育基地共建”关系,定期组织学生赴基地参观学习,并同时将其作为常设的学生干部和团员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的基地;
6、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框架的要求,努力推进德育资源共享,德育基地共建和德育内容生活化、社会化的工作,既使学校德育的渠道得以拓展和丰富,也使学校德育的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更使学校的德育特色能有机会向社区辐射,从而得到不断提高。
以上为学校党组织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所提出的原则性和概述性的意见,希各党支部和学校政教处和团委等部门研究执行。
中共上海市南洋中学委员会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