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洋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发布时间:2016-11-29 18:31:41   发布人:李瑾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0

 一、校本教研宗旨

1.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校发展与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变革教师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带动新的教师学习文化,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进修的主人。

3.善待教师,给教师更多人文关怀,让教师更多的感受到教研的欢乐。

4.在持续的活动中实现教研文化的再造,逐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二、具体内容

(一)    教师个体

1.人人参与校本教研,同时都要发表议论和进行实践, 努力从自己、从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中悟出教育教学的规律。

(1)    做到日常教学公开。

(2)    一学期至少听课8节,其中本学科不少于6节;做好听课记录与听课点评,包括能提合理的意见建议。

(3)  每学年至少在备课组内开设一节有主题的公开研讨课,有教案、有教后记。

(4)  每学期撰写1篇教学反思、1个教育教学案例。

(5)  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并能够将信息、经验、体会等与同组教师分享。

2.教研组长不仅要具备教学管理职能,更要强化以课程、教学、教研为中心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者、合作者;要善于反思教研活动的得失。

(二)    教研组群体

1.每个教研组要根据学校和本教研组的特点,制定3年发展规划,建立教研组“重研究、求先进”的建设目标,并相应的设定好落实制度、建设资源、突破重点、加强特色等方面的任务,切实变个体性的教学行为为群体性的教学行为,增强教研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教研整体水平。

2.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须科学合理地规划本学科教研工作,并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每次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记录。

3.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推出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教研组至少两节,其余教研组至少一节,共同研究如何把课上得更好。在研讨的过程中,教研组要创设一个安全、信任、允许犯错的氛围,鼓励教师增强交流对话意识,敢于、善于发表不同意见,并能够在交流中坚持正确的,修正偏颇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公开自我、倾听与回应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4.校级以上研讨课的开设要规范流程:个人备课—备课组备课—教研组备课—试教—评课修改—正式研讨。整个过程中,开课教师和教研组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最后,开课教师要完成教学反思;鼓励参与备课的其他教师写教研收获。

5.教研组教研要以课题为引领:

1)根据学校统领性课题,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和计划,并在不断研究中学习、反思、提高。同时也在课题研究中逐步形成学校内部民主、开放、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教研文化,使学校逐渐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教育实体。

2)着力寻找或针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或不断出现的问题,整合学校教研力量,组织实践研究的联合体来开展研究;建立多学科合作、加强综合研究的方法,根据不同学习领域或相近学习领域的综合需要,开展以适应课程改革为基本方向的教研工作。

3)每个教研组每两年要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并争取出成果。

6.教研组可结合实际开展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构建不同的教研形式。如开放性的、跨校的、网络的、科研型的、沙龙式的……使校本教研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7.教研组要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三)    学校管理

1.学校有义务为教研活动开展提供时间、条件保障,为教研文化的营造创设环境和氛围。

2.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评估,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发扬先进,推广经验,使校本教研不断提升质量。

1)每年评选23个校级优秀备课组,12个校级优秀教研组,并在此基础上推举参加区级评选。

2)每年评选若干篇优秀案例或论文。

3)申报参加区级各类评比的教师,必须是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教师。

2016年继续执行

 
优秀备课组评选标准 上海市南洋中学学科带头人, 教育教学能手 服务明星评选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