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洋中学科技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定
发布时间:2016-11-29 18:40:20   发布人:李瑾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0

具体措施

(一)、加大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的整和力度,发挥三类课程的功能

在三类课程中,重视对学生科技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品质等基本素养的培养,每个教研组将开展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层次与形成学校学科教学的新亮点。

基础型课程

(1)、继续实践科技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系列,并完善系列内容。

(2)、各学科要重视科技人文精神的培养,挖掘和提炼教材中可利用的素材,并逐步形成系列。通过科学家的故事、科学规律发现史的介绍等,宣传科学人文精神,和诚实信守,实事求是,反对造假的科学态度。

(3)、理科类教学中仍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等能力。

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对有兴趣、有潜能的学生着重进行拓宽、强化培养,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力争出成绩。

(二)、科技教育内容要求明确,形成制度

1、高一新生要了解学校校史、了解学校现况,激发培养科技兴趣,科技意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方法。

(1)、入学教育期间,由校长介绍学校校史、王培孙校长的科学救国思想、南洋中学科技教育名师奚天敬老师。

(2)、组织新生参观校史成列室和校园科技景点。由科技景点讲解团的学生负责讲解。

(3)、开学初教导处向学生介绍学校拓展、研究课的科技校本课程。科技总指导介绍学校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项目、内容、规则。

2、调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活动实施科技教育。

(1)、通过科技人文环境的创设,营造处处有科技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2)、通过课程的设置,覆盖全体学生,全方位实施科技教育,体现出南洋中学科技教育的全面性人文性。高一年级开设机器人微型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机器人设计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二年级开设太阳能 微型课程,学习接触新能源。

物理教研组以及信息、劳技组全体教师首先培训,要求都能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学。

(3)、通过活动,突出科技教育的实践性

每学年由教导处、政教处、团委和科技总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五个一活动:一次科技讲座,一次科技景点主题班会,一次科技板报,一次科技或科技普及活动,一次科技创意设计方案或作品制作。

结合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

高一的东方绿洲、南京考察活动,高二学军学农、绍兴考察活动,都要确定具体可操作课题,各年级、各学科要制订实施计划,落实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完成。

(三)、科技教育中充分发挥所有教师职工的作用,形成队伍

南洋中学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具有科技教育意识,都要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自然地结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教育。

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提高拓展、研究课校本科技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扩大参与的教师数量及学科的范围,让更多的学生体验科技实践、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对科技更积极的态度。每个教研组要开展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层次与形成学校学科教学的新亮点。

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开设科技或人文类的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若干个特色课程,编写出教材。已有的特色课程如中学生概率科普英语影视配音太阳能机器人化学多米诺等;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特色课程要有延续性,原则上保证每年都能开设出来。教研组长负责落实,纳入教研组计划,于新学年开学初拿出本学年的校本课程计划与方案。

职工中开设的一些较有特色的课程如摄录象基础火箭模型制作与发射红十字会航模制作等也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发展新的校本课程。

鼓励教师职工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开发的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教科研项目,投入适当经费,参加教科研的评奖。

0~3年职初期新教师,为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专业能力,每年至少开出一门校本课程,并争取成为特色课程。

锻炼和培养科技竞赛带队教师队伍,产生有影响的带队教师。通过带队教师辛勤工作,重点培养科技特长学生,在这批学生中选拔培养出明日科技之星

成立特级教师奚天敬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奚天敬老师科技教育领军人物的作用,同时,根据科技骨干教师的特长,组合成学校科技教育核心群体,带领南洋中学的科技教育。

(四)、继续挖掘科技教育中的德育素材,使校园充满科技人文气息

1、寻找校内外教育资源,请专家、学者和百老讲师团或教师、校友、家长作科普讲座

2、以知识服务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为社区小朋友开设科普讲座,教会他们制作科技作品等。

3、每年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十一月巴金生日时,开展巴金名著欣赏活动,举办作文竞赛等。每学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周,学习方法指导周,使整个校园充满科技人文气息。

4、壮大和完善科技等学生社团,扩大社团在学校的影响,为学生展示才华搭建众多的舞台

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环境文化建设的力度,原有的科技景点要进一步挖掘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引领作用;适时增加新的、实用的科技景点,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不断更新科技知识;将校园科技景点蕴涵的知识要素、人文要素等,整合成一门依托学校环境文化而存在的校本课程。

(五)、保障措施

1、为弘扬学校科技教育传统,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使学校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科技教育更具特色、更具影响力,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师队伍(兼职或全职)。

⑴科技教师的义务:①确立项目(项目内容见附表)。②组建学生队伍(一般5~10人),每周活动2~3小时。③承担相应的拓研课程。④参加上海市教委认定的各类科技竟赛。⑤每年要有创新项目。

⑵工作量津贴:一个项目每月300元。每个项目(包括同项目多次)参加市级竟赛,另发参赛费300元。

⑶奖励:①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

②教师本人或指导学生获奖的,颁发校园丁奖励基金。建议校友会制定科技教育奖励条例附则。

③评定职称时学校将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⑷科技教师名单每学年公示一次。

2、在各教研组的评优活动中,增设科技教育的考核项目。从科技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的质量、数量以及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情况等指标,进行考核。

3、在班主任学期考核中,增设科技教育考核项目。对于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本班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在班主任考核中予以体现。

2016年继续执行

 

 
上海市南洋中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南洋中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