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工作条例
发布时间:2016-11-29 18:44:37   发布人:李瑾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0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不断提出了新的列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一流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目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我校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为了进一步推动课忙乱,加强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特提出本条例。

一、教师指导课题研究条例

1、指导思想:研究型课程是一新兴的课程。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同,学生主要是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着重于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过程。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机会,是一个注重实践体验,感悟探索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因此,教师的作用应是引路人的作用,既不能不趁俎代疱,更不能放任自流。为了使我校研究型课程更趋完善,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才能,为了加强管理与评价,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2、具体要求:

⑴每位教师都有责任担任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教师。

⑵指导教师每周要与学生课题组成员碰头,对一周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作出认可、评价,并签名;同时商讨下一周的研究活动内容。

⑶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策划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知道学生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

⑷课题研究结束后,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研究作出书面的总体评价。

⑸学生外出调查等活动,指导教师要开具证明,并落实好安全、组织工作。

⑹指导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工作记录。

二、教师开设自主性选修课条例

1、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应结合自身特长和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的需求选定课题,并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由年级组织学生报名,满10人即可开课。

2、各任课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教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提倡写课后记。

3、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联系时代进步与科学发展而注意更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要活跃,充分体现选修课的拓展功能,即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培养个性特长,注重发展。

4、选修课中教师要负责抓好常规管理工作。

⑴点名工作:每次课前要点名。做好学生出勤情况记录,课后及时将记录交年级组长。

⑵教师要做到准时上、下课,同时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⑶教师廛课要有吸引力,要组织好课堂纪律,制止学生上课做其它作业及讲废话等现象。

5、每学期结束,教师要对每个学生作出评价。结合考核成绩及学生参与的态度、出勤情况综合评定后给予学分。

根据学校制定的选修课学分评定办法,每周一课时的满分为1学分。

三、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条例

1、积极提倡和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双语教学”,青年教师应该成为主力军。“双语教学”目前分“点式”、“面式”、“线式”三种形式。

开展“面式”教学的教师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后,列入课表,开设“双语教学”课。学期结束,对学生作出评价。

开展“点式”和“线式”的教师,向学校申报,学校备案后,即可在所任教学科中进行。

2、三种形式的“双语教学”都必须要课前做好准备,写好教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提倡写课后记。

3、“双语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要适切学生的特点。语音、语调力求标准。

时代的发展速度尺人,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新世纪的老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校大力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渠道学习、充电。同时,搭建舞台,为教师发展提供各种机会。广大教师要树立这样的意识:越是挑战性的工作,也是最有发展的机会的工作。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发展。

2016年继续执行

 
学生学习习惯基本要求 上海市南洋中学晚自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