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制定恰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推进之际,学校规划的研究制定是在国家和市、区相关精神和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高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之路。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一大批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高中毕业生。
坚持特色学校的创建。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总体说来是“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这是未来10年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方向。从“坚持科技教育特色,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到“发展科技教育内涵”,进而思考“发展科技教育特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针对实际,扎扎实实,勇于开拓做好教育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继续推进教学方式和课程改革,支持高中学校培育特色学科,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创造条件开设丰富的选修课,保证课时和师资,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形成富有活力的办学特色。以“优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作为发展的新思路,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充分教育的需求。
*办学目标:弘扬求学报国的南洋传统,坚持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发展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具有创新活力的特色鲜明现代高中。
*育人观念:俭朴、好学、自主、求实。学校创办者王培孙老校长提出的“俭朴、好学、自主、求实”为核心的育人观念虽然跨越了百年,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根据实施科教兴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需要,立足优质基础教育平台,利用特色科技教育土壤,对学校的育人观念赋予了新的涵义:
“俭朴”体现了廉洁教育进校园的精髓;“好学”更提倡互相学习,互相合作。
进一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阶段性工作。在区示范教研组,学科基地——物理劳技组、数学信息组和语文组的示范推动下,各教研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学科逐一挖掘课程标准的校本转化,不仅参与区内合作项目,学科标准教学指导手册编写,同时初步完成各学科课程教学指南。
自实施高考新政政策以来,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目标,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开设必修,选修,拓展学科,调整部分学科的课时标准以及内容,在高一常规行政班的基础上,进行高二小走班后的全分班,全分层教学,高三进行部分走班的模式以保证学生选科自主性。
我校是第一批市级实验性示范性语言文字示范校,多年的经验和长期有效的机制是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成功经验,在继续深化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进程中,我校不断总结经验,走出去,迎进来,利用我校国内外联谊单位的孔子课堂、中英校级连线等平台将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扩大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