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洋化学教研组的曹晓霞和诸佳丹两位老师向全区开设了以硫元素为主题的区级公开课,两节课的课题分别是《硫酸》与《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曹晓霞老师以“酸蚀版清明上河图”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以硫酸的腐蚀为主线,借助丰富的实验探究逐步引出硫酸的性质。本节课明线为腐蚀,埋的暗线则是性质与应用,腐蚀现象背后都隐藏着硫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曹老师注重使用真实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体会方法。
诸佳丹老师这节课是硫元素主题中的最后一节课,通过“制备硫酸铜”、“认识硫化钠的性质”、“认识亚硫酸钠的性质”三个任务,借助化学概念原理“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原理”的指导作用,在任务中体会物质转化,并从中习得物质的性质,帮助学生建构起物质转化路径与认识物质性质的视角。
为了开好这堂公开课,两位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也都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研讨与试讲。区教研员朱康老师和张国华老师更是每周来校指导,帮助两位老师备课磨课,每一句话、每一个实验,都用心推敲,仔细琢磨。
让素养与能力在“双新”探索中积淀下来,南洋的化学教研组将继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