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源老师的主讲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精彩生动: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火药,简要讲述古代中国火箭历史以及现代火箭的发展,从火箭引出、导入水火箭制作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原理,刘老师以气球为喻,说明了水火箭升空的原理与气球放气的道理一样。在水火箭制作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动手动脑,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塑制饮料瓶做起了水火箭。王老师、施老师巡回指导,大家忙并快乐着。在课后点评会上,区教研员徐老师指出:本节课学生参与投入度很高,课是成功的。徐老师特别赞赏由一位老师主讲、另有老师辅助指导学生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是一个亮点”。南初老师补充说明,主讲与辅助老师是不断轮换的。同时,徐老师也给出明确的改进建议:要让学生明白教学“目的地”在哪里,在说明火箭运动原理时,可放一段微视频,然后是开放式的探索,允许五花八门。在二节水火箭制作中的“接口”、“尾翼”等难点、重点环节,动作有快慢完全正常。应鼓励孩子用“试错”方法去探索尝试,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方法,不断提升其思维品质。区教研员徐老师的指导,既有学术专业的高度与精准,又不乏谈家常式的亲切随和,深受南初“航空航天特色教育”团队老师们的欢迎。
南初科技团队老师们希望在航空航天专题拓展课程的打磨过程中,得到区教研员等各方专家的指导引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开拓视野,使南初“航空航天特色教育”项目课程建设后续更有力度。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