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2025-05-23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5-16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4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5-09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3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4-30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4-25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1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4-18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4-11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09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4-03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08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5-03-28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07周学校工作安排(初中)
  • 2024-04-07 2024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 2023-04-06 2022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 2023-04-06 2023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 2022-05-29 2022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线上“校园开放日”公告
  • 2022-05-29 2023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线上“校园开放日”公告
  • 2021-03-19 2021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 2021-03-19 2021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线上“校园开放日”公告
  • 2020-04-24 2020年南洋初级中学“提前招生录取”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推荐方案)
  • 2019-04-15 ​2019年校园网站“南洋初级中学报考信息(特长生)”预登记
  • 学校公告
  • 2025-04-07 2025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校园开放日活动方案
  • 2025-04-07 2025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招生简章
  • 2024-10-30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校服管理公告
  • 2024-03-18 教师招聘 |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欢迎你
  • 2023-10-09 教师招聘 |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欢迎你的到来
  • 教学教育
数智化 + 问题链:单元教学新探索——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开展第二届研修团队“红石榴奖”评比活动之物理篇为凝聚集体智慧、激发研修活力、提升教学品质,打造特色课堂样态,强化学校发展内核动力,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举办第二届 “红石榴奖” 研修团队评比活动,以 “汇众智 荟研修 慧课堂” 为主题,展现教研风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学期期末物理组的研修成果展示现场……近年来,数智化深刻改变各行业,教育领域亦如此,它打破传统教学时空界限,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向数据驱动转变。一线教师面临技术应用门槛高、数字素养参差不齐等挑战,但需探索数智化赋能课堂。2025年5月30日,物理组借助“红石榴”研修展示活动探讨《数智化助力单元教学背景下沉浸式问题链导学实践》。优课展示:沉浸式课堂激活思维碰撞韩唯伟老师开展了《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的公开课教学。课堂以“物态变化”单元为载体,围绕“分子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态变化的关系”核心问题展开。课堂中,韩老师以露珠消失的生活视频导入,通过“湿纸巾擦黑板”演示实验引出汽化概念。随后,韩老师以问题链设计驱动思维进阶,从“露珠为何消失”到“如何加快蒸发”,构建“生活现象—科学概念—规律探究—实际应用”的认知路径。同时,课堂融合数智化工具,通过三个助手平台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动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模型建构能力,为物理概念教学提供了“情境—探究—建模”的实践范式。多维评课:聚焦课堂实效深化教学认知课后,韩唯伟老师先行简单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思路,随后,备课组各位老师结合课时教学展开研讨。张晨老师首先从知识建构层面进行了深度剖析,表示应关注新实验中时间轴的意义,面临学生还未学到热传递的挑战,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找到教学突破口。蔡红燕老师从学生活动的精细化方面提出了建议,实验中应完善实验仪器与数据记录设计,细化安全演示,补充教学细节。张伟老师在智能交互系统的教学应用方面展开了思考,肯定数智化具象化概念等优势,提及技术能力不足等挑战,倡导技术与人文融合优化教学。卜文菊老师和王潇毅老师从问题链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卜文菊老师表示以露珠情境构建问题链,含沸腾与蒸发子链,驱动思维、强化实验逻辑,贴近生活应用。王潇毅老师从课时与单元整体出发,强调把握问题层级关系,兼顾问题“颗粒度”与单元“结构图”。最后,范显涛校长聚焦数智化赋能单元教学与问题链导学实践进阶,探讨沉浸式教研对教学相长的意义。研究推进:问题链创新进入深水区本次研修活动中,物理备课组首次尝试将问题链研究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初步验证了数智化赋能问题链导学的有效性。从教学效果看,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突破了“抽象概念可视化”等教学难点,更通过智能交互实现了问题链的动态调整,为单元教学注入新活力。同时,面对新课标与新教材实施挑战,物理备课组将继续推进问题链导学研究,重点探索数智化技术与教材新增内容的适配性,计划构建“数据驱动—智能优化—素养落地”的研究闭环,让问题链设计更精准对接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推动物理教学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本次 “红石榴” 研修活动不仅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范式,更启示我们:唯有让技术与教学深度对话,让教研回归课堂真实场景,才能培育出核心素养落地的沃土。南洋物理组的探索,正在勾勒未来智慧课堂的清晰图景。(撰稿:王潇毅;摄影:物理劳技教研组;责编:刘烨) [more]
  • 南初之光
  • 特色之窗
南洋科技 | 聚校企社之力,燃青少年科技之火——记徐汇区“斜土·索广·南洋初杯”青少年OM环保系列赛2024年徐汇区“斜土•索广•南洋初杯”青少年OM环保系列赛于12月14日在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隆重举行。本届“斜土·索广·南洋初杯”青少年OM环保系列赛活动,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宗旨,以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为目标,以“美丽中国 生态先行”为璀璨航标,致力于雕琢青少年的环保匠心与创新羽翼。活动受到了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斜土路街道办事处、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南洋中学的支持,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赛事精彩瞬间:活动伊始,上海市南洋中学、南洋初级中学校长周英儁先生致欢迎辞,周校长首先向与会嘉宾及全体师生致以热烈欢迎,衷心感谢为本次杯赛提供支持的各个单位。周校长表示,杯赛始终秉承培育青少年环保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理念,致力于激发青少年对环保事业的热忱与关注,矢志于引导青少年于实践过程中探寻绿色生活的全新模式与途径。周校长期待参赛选手能够以此次比赛为崭新的航向与起始点,切实将环保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传播者与坚定实践者,在环保之路上稳步迈进,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余先生表示公司始终秉持“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用环保的力量维护世界”的理念,始终坚守“用知识和力量感知世界,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宗旨,长期投身于环保比赛活动,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实地参观学习的机会,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感知未来生活状态。公司通过此类活动进一步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为青少年成长与教育贡献力量,助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生态。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徐汇区斜土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晨曦先生宣布开幕。朱主任对南洋中学多年以来从教育资源、人才培养、环保理念推广等多方面积极支持环保相关事业发展表示了认可,并祝愿参赛选手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开幕式后,活动邀请出席嘉宾为“生物多样性”短视频创作的获奖同学颁发专项奖状及奖品,以示对获奖选手的肯定。 同时,南洋中学博物馆展厅中,“美丽中国 生态先行”主题下的环保创意手工作品有序陈列,形象生动且极具创意,充分展现了青少年的巧思。专家评委们对复赛作品进行最终评审,评判筛选出优秀之作,为赛事的推进与环保理念的彰显提供有力支撑。在另外两个赛场中,“少年低碳说”环保实践方案设计活动与“生态保护,AI助力”编程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参赛选手们用各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他们在环保实践方案设计方面的深度思考以及编程项目里的创新巧思。“少年低碳说”版块,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或结合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色及学校校园文化,选手们进行环保实践方案设计与演讲。同学们善于发现,敢于创新,乐于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金点子,有了自己的创新小发明。“生态保护,AI助力”编程项目版块,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利用AI技术在监测生物多样性、预测气候变化、管理自然资源等多个生态保护关键领域展开探索。同学们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保护理念深度融合,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编程解决方案,为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智能化应对策略。本项赛事巧妙融合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形式与环境保护主题,是学校、社会、企业三方携手合作的结晶,力求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努力。此次活动意义深远,有力激发青少年在实践创新领域的积极性,为青少年在科学探索与环保实践的道路上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其不断成长与进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且独特的作用,促进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强烈环保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参赛选手的活动感受: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司来章 这次活动中我利用了自己擅长的编程,编制了一个平视视角推搭游戏,趣味性很好,操作性还有待提高。在查找游戏内容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环保知识。我觉得这次比赛是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上海市汇师小学 陶骏泽 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我特别紧张,但又很自豪,因为我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环保知识分享给大家。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践行环保生活。比如在学校里,老师一直建议我们离开教室关灯、关电风扇等,其实做到环保一点儿也不难。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 李未然 在比赛过程中,每位选手各抒己见、思想碰撞,这不仅是成果的分享,更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看到其他参赛选手的作品,听到评委老师的专业点评和指导,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思考。后续,我会从小事做起,开展低碳环保行动,积极为社会贡献“少年中国策”。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 顾逸晟 今天,我参加了本次“生态保护,AI助力”的编程项目比赛,用图形化编程的形式创造了一个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当我成功编写代码让程序模拟出生态系统时,我被科技与环保相结合所爆发出的巨大能量深深震撼。因为我知道自己用方式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为唤起更多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贡献了一份力量。上海市徐汇中学 陈佳韵 我这次参赛的项目是“以智能家居系统促进低碳环保可持续”,旨在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环保理念的实践。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这次比赛,我意识到每一个小小的环保行动都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推动地球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供稿:王潇毅;摄影:学生志愿者;责编:刘烨) [more]
精彩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