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数智化 + 问题链:单元教学新探索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开展第二届研修团队“红石榴奖”评比活动之物理篇
发布时间:2025-06-29 13:12:00   发布人:刘烨   信息来源:学校发展中心    点击次数:1

数智化 + 问题链:单元教学新探索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开展第二届研修团队“红石榴奖”评比活动之物理

 

为凝聚集体智慧、激发研修活力、提升教学品质,打造特色课堂样态,强化学校发展内核动力,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举办第二届 “红石榴奖” 研修团队评比活动,以 “汇众智 荟研修 慧课堂” 为主题,展现教研风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学期期末物理组的研修成果展示现场……

近年来,数智化深刻改变各行业,教育领域亦如此,它打破传统教学时空界限,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向数据驱动转变。一线教师面临技术应用门槛高、数字素养参差不齐等挑战,但需探索数智化赋能课堂。2025年5月30日物理组借助“红石榴”研修展示活动探讨《数智化助力单元教学背景下沉浸式问题链导学实践》。

优课展示:沉浸式课堂激活思维碰撞

韩唯伟老师开展了《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的公开课教学。课堂以“物态变化”单元为载体,围绕“分子微观结构与宏观物态变化的关系”核心问题展开。

课堂中,韩老师以露珠消失的生活视频导入,通过“湿纸巾擦黑板”演示实验引出汽化概念。随后,韩老师以问题链设计驱动思维进阶,从“露珠为何消失”到“如何加快蒸发”,构建“生活现象—科学概念—规律探究—实际应用”的认知路径。同时,课堂融合数智化工具,通过三个助手平台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动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模型建构能力,为物理概念教学提供了“情境—探究—建模”的实践范式。

多维评课:聚焦课堂实效深化教学认知

课后,韩唯伟老师先行简单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思路,随后,备课组各位老师结合课时教学展开研讨。

张晨老师首先从知识建构层面进行了深度剖析,表示应关注新实验中时间轴的意义,面临学生还未学到热传递的挑战,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找到教学突破口。

蔡红燕老师从学生活动的精细化方面提出了建议,实验中应完善实验仪器与数据记录设计,细化安全演示,补充教学细节。

张伟老师在智能交互系统的教学应用方面展开了思考,肯定数智化具象化概念等优势,提及技术能力不足等挑战,倡导技术与人文融合优化教学。

卜文菊老师和王潇毅老师从问题链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卜文菊老师表示以露珠情境构建问题链,含沸腾与蒸发子链,驱动思维、强化实验逻辑,贴近生活应用。王潇毅老师从课时与单元整体出发,强调把握问题层级关系,兼顾问题“颗粒度”与单元“结构图”。

最后,范显涛校长聚焦数智化赋能单元教学与问题链导学实践进阶,探讨沉浸式教研对教学相长的意义。

研究推进:问题链创新进入深水区

本次研修活动中,物理备课组首次尝试将问题链研究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初步验证了数智化赋能问题链导学的有效性。从教学效果看,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突破了“抽象概念可视化”等教学难点,更通过智能交互实现了问题链的动态调整,为单元教学注入新活力。同时,面对新课标与新教材实施挑战,物理备课组将继续推进问题链导学研究,重点探索数智化技术与教材新增内容的适配性,计划构建“数据驱动—智能优化—素养落地”的研究闭环,让问题链设计更精准对接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推动物理教学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本次 “红石榴” 研修活动不仅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范式,更启示我们:唯有让技术与教学深度对话,让教研回归课堂真实场景,才能培育出核心素养落地的沃土。南洋物理组的探索,正在勾勒未来智慧课堂的清晰图景。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撰稿:王潇毅;摄影:物理劳技教研组;责编: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