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 >>校园新闻
导学践悟 | 以导促学,审辨思考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2025年语文组优师优课评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9 11:08:58   发布人:刘烨   信息来源:学校发展中心    点击次数:0

导学践悟|以导促学,审辨思考

——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2025年语文组优师优课评比活动

 

为落实学校高品质双新教学要求,通过“优师优课”展评,引导学科组与教师关注课堂品质实效、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共享优质课资源,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以“深耕导学 精研评价 激活课堂”为主旨开展新一轮“优师优课”评比活动。

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在互动与探究中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与审美价值,积极落实了语文组以“导学课堂中学生‘审辨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为主题的研修方向。

1.七年级语文组蔡文慧爱莲说

蔡老师的课堂旨在理解“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围绕“作者想要借莲花表达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设计问题链,探究莲的形象与高洁品质,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朗读、品读中把握形象,抓住关键词,辨析词句,对比推敲,体会托物言志手法的妙用。学生的仿写创作更促进知识迁移,自主表达。最后运用AI技术将作品生成动画,推进学生思维提升与兴趣激发。

个人教育理想:营造有生命力、有语文味、有风格的课堂,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智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七年级语文组张恺宁《假如诗经会说话》

张老师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带领学生踏上《假如诗经会说话》项目化学习之旅。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张老师采用“逆向设计”的思路,提取知识大概念,确定学生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由评价标准来引领学生的学习,以明确学习方向。本次项目以“假如《诗经》会说话,它会如何解说自己,你用何种表现形式来宣传《诗经》?”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诗经》印迹,撰写《诗经》意象解说词,并结合ai技术制作宣传短视频。通过本次项目化学习,七年级学生初步理解了《诗经》中的核心意象,品味了《诗经》的独特情感,对经典典籍有了解认识。

个人教育理念: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相遇,启迪智慧,培育情怀,教学相长,在彼此的生命交汇处,书写一段相互照亮、共同进步的教育诗篇。

3.六年级语文组夏恬《万卡》:

夏老师的《万卡》课堂以"作者为什么选一个9岁男孩作为小说主人公”为核心问题,形成严密的逻辑链:从儿童视角的选题切入到叙事方式的深度解析,乃至悲剧意蕴的层层递进,教学环节以"书信体特征-信内外对照-结尾对照分析"三部曲展开。课堂导学从单篇到多篇文本比较,最后回到核心问题。当学生说出“绝望的幻想”时,短篇小说教学已从“理解情节”跃升至“哲学启蒙”。

个人教育理念:语文课本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展示了我们语文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立足课堂,我们敢实践,勇探索;驻足研讨,我们勤反思,求高效。在这场教学研讨的盛宴中,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汲取营养,为今后的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


光影魔术手拼图.jpg


(撰稿:李倩雯;摄影:平云;责编: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