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仅如此,《诗经》还体现了如何侍奉长辈、辅佐君王,甚至还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在教育家孔子眼中,《诗经》无疑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文学、伦理、政治、自然的百科全书。
相比于唐诗宋词那华丽的辞藻,《诗经》则是真实而淳朴自然的。《诗经》是以风、雅、颂编排的,用赋、比、兴的手法,把当时人们的生活栩栩如生地刻画在了书中。
以情感为主题的诗歌,占了《诗经》中较大比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作者将情景相交融,将这份求而不得的感情描写的真挚而动人心弦,那孤独忧伤、凄迷的心境使人的内心产生共鸣。
《诗经》里,还有一些反应王道兴衰的诗,包含“颂美”与“怨刺”两种内容。《生民》是一首带有神话色彩的史诗。诗中写的后稷的丰功伟绩,是对周人勤劳、智慧的歌颂; “民亦劳止,岂可小康”,这首《民劳》讽刺了君昏臣佞、劳役繁重,劝谏周厉王应该任用贤良、安抚民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
《诗经》中的文字是如此优美,或欢快,或凄惨;或赞美,或讽刺。它们直接来源于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人民的淳朴、社会的状况在字里行间毫无保留地渗透出来。
而如今,许多人沉迷于一些无营养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又有一些人只关心政治、娱乐八卦,幻想着自己能够不付出努力就能像明星与小说主角一样闪闪发光……现在,真正像《诗经》里一首首诗的作者一样用真心品味生活、感受身边事物的人又有多少呢?像他们一样用优美亲切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又有谁呢?又有多少人能一直坚定自己的初心、为了祖国而不懈努力呢?
在一个宁静的早晨,静下心,坐在书桌前,翻开《诗经》,在清晨的阳光下品读那朗朗上口且饱含真情实感的诗句,走进作者的世界,与他们一起感受民族的特色、王朝的兴衰、祭祀的隆重,还有征人劳苦之怨、故土怀归之思、亲朋戚阔之情……以此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走进中华经典,感受古老中华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了解中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走进《诗经》,细品这贴近现实、淳朴自然的文字,放眼观望中国诗歌久远的传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收获一分宁静吧!
八一班 李欣怡
注:本文获2021年徐汇区中小学生“好书伴我行”读书系列活动主题征文项目优秀作品奖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