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下午南洋中学举行了2014年高二年级研究型课程学生论文答辩会。本次答辩会由高二(7)班徐可和高二 (8)班张志恒主持。到场的除了各课题交流小组成员和学生以外,还有专业的评委阵容。他们分别是南洋中学校长于东航老师、副校长郁晓隽老师、教导主任李瑾老师、教导副主任张喆倩老师、教导副主任高峰老师、物理特级教师奚天敬老师、语文特级教师王乃枢老师、化学教研组长潘海鸿老师、科技总指导夏俊老师、高二历史备课组长丁晓文老师、生物博士李云老师
在经过指导老师推荐、学校评选,有四篇论文脱颖而出,进入到了最后的论文答辩环节。
首先上场的是徐昊小组的《枪械文化浅谈》。该课题是上海公安博物馆社会实践课题。该小组对中国和国外的枪械文化进行了研究,对是否应该禁枪这一问题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调查,认为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客观看待这个问题。无论中美政治如何不同,在中国持枪的危害远大于禁枪的危害,禁枪对于恶性案件的防治,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这给人民带来的慧益也是重大的。
第二个是徐馥蕾小组的《上海冬季常绿植物对空气中PM2.5等细颗粒物吸附能力分析》。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频现,民众对空气中PM2.5等细颗粒物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冬季是雾霾最严重的季节,而冬季的常绿植物能有效吸附微小颗粒,净化空气。针对这一问题,徐馥蕾小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为有效降低城市中心PM2.5等细颗粒物污染,减少雾霾天,城市绿化应依据区域环境选育并推广种植松类、香樟、黄杨、八角金盘和麦冬等植物的建议。
第三个是陈圆小组的《中国第五套人民币与古代纹饰的关系》。纸币在我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不知我们是否注意过,不同币值的纸币上有着不同的纹饰。这些纹饰有什么特殊意义?它们是否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币值的纹饰又分别是什么呢?陈圆小组通过考察博物馆,参考书籍等方法,寻找到了与每种币值其水印图案相似的纹饰。同时也反映了国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第四个是马乘朝小组的《生活中常见水的硬度测定及软化》。水的硬度关系着我们的健康状况。由于污染等多种原因,现在大多数的水为硬水。如何将硬水软化已成为我们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键问题。马乘朝小组运用已经学习过的溶液配制、定量滴定的知识,开展了生活中常见水的硬度测定及软化这一实验。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巩固并提高了化学知识。
在答辩会上,老师对同学们的研究都表示了肯定,但也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意见。
最后,于东航校长对答辩会进行了点评,于校长说我们正在经历两个跨越:一是新校园的落成;二是同学们学习上的跨越:同学们在科学的思考、合作的学习、压力的考验下,课题的水平高了、研究的高度精了、思考的范围广了。并鼓励同学们,今天的深度决定明天的高度,相信高二的同学们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自主学习发挥得更好,在高三走得更高,取得圆满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