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 李杰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6 |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 赵富良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7 |
《一碗阳春面》教学设计 | 王希明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9 |
《从文字到镜头》教学设计 | 王霄怡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10 |
叶圣陶论语言表达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13 |
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知识引进与课程建构 | 于龙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18 |
语文教改的核心是教材改革——周正逵先生访谈 | 李节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23 |
我为什么要写作? | 李芳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28 |
穿越百年:一段百感交集的旅程——我在浦口车站教《背影》 | 袁爱国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30 |
《社戏》教学艺术镜头 | 熊亚萍 吴奇 余米曲等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33-44 |
初中小说纵深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以《三颗枸杞豆》《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 张玲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44 |
《祝福》里的“刀光剑影”——风俗 | 黄玉慧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53 |
《礼拜二午睡时刻》备课札记 | 郑友华 | 语文学习 | 2017 | 2 | 55 |
善慧双修:基础教育的全部任务 | 张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1 |
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二)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4 |
高峰窥月 疏影横斜——王君散文阅读教学活动策略浅析 | 何定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7 |
语文教学去伪存真的三重境界 | 王世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11 |
关于文本教学解读的提示与阐释 | 赵宪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13 |
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多读书——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拓展课之操作策略 | 覃萍 韦海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16 |
玩味中的高质高效——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之活动课 | 申治云 陆晓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19 |
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 | 曹公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23 |
谈余映潮文言文教学的朗读指导 | 花玉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26 |
名著导读的“导” | 詹火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29 |
《骆驼祥子》导读的共生与再生 | 徐惠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32 |
蒙太奇:“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 孙春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35 |
要让师生真正捧起名篇名著来读——从近两年来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的考查 | 任家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37 |
行走在唤醒与训练之间 | 赖健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40 |
课文引领专题训练 打造高效写作教学 | 安秀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43 |
基于语用的读写一体教学策略 | 经志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46 |
追踪动态心理 描绘成长轨迹——“人物的成长变化”群文阅读教学实录与点评 | 王春波 耿翠霞 丁亚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49 |
“好”一场记忆中的《社戏》——《社戏》繁体设计及观察 | 李宝红 蒋洪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53 |
我是导演我做主——我这样教《狼》 | 雷丽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56 |
从《醉翁亭记》课堂教学透视文言文教学 | 范红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58 |
根据教材体系制定目标——谈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景散文的教学 | 宋静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60 |
让思维在语文课堂里活泼 | 范练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64 |
追问:何以“预约精彩” | 孙贞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66 |
晨读如沐:初中语文早读课实效性提升的几点策略 | 黄友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69 |
如何把经典当成经典——谈中学语文的细读教学法 | 王平 毛宇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3 | 72 |
解放思想,释放语文教学的活力 | 于漪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4 |
语文考试改革新进展 | 顾之川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7 |
撬动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支点 | 郑桂华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11 |
张志公“汉语辞章学”研究与语文品质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16 |
语词拿捏关乎心灵 | 段增勇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20 |
时习而“说” | 王清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22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艺术镜头 | 梁磊 戴启江 高培圣等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24-33 |
以挑战性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战国四公子”专题阅读教学案例 | 王岱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34 |
引领学生从“升堂”到“入室”——《清兵卫与葫芦》的一种教法 | 蒋雅云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40 |
关于《骑桶者》主旨意蕴的几个关键词 | 张锐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44 |
从视频资源到课程资源——微课视频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 郁雪琳 褚树荣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49 |
写作,具有挑战意味的历险——长篇小说《江河水》的前世与今生 | 杜卫东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54 |
运用景别知识进行描写训练——以《龙猫》中的几个画面为例 | 杨仕斌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58 |
作文材料的审读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63 |
且向文本写法行——谈实用类文本的突围 | 陈维坤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67 |
独具手眼 别开生面——孙郁《民国文学十五讲》荐读 | 冯厚生 | 语文学习 | 2017 | 3 | 80 |
语文教育其实很朴素 | 李镇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1 |
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三)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4 |
“小说”有“大”美——王君老师小说教学艺术谈 | 贾龙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8 |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困境与突围——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考与实践 | 尹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12 |
对中西部地区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探讨与研究(一) | 易海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15 |
语文教师要多上“放胆课” | 孙衍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19 |
科学而理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谈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 | 刘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21 |
落在单元教学终点的完美“句号”——五程序单元教学“总结课”的操作策略 | 杨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28 |
“三味”渐进读文言——《诫子书》教学设计 | 刘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25 |
建构作文层级框架 巧设写作训练微点——初中作文“层级·微点”教学法的实践和思考 | 韦存和 陈玉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30 |
以生活为原浆 酿写作之醇酒——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 | 姜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33 |
不同的笔触 一样的深情——例谈对比阅读发现式写作提升训练 | 钱艺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36 |
抓住文眼 引导读写 | 王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39 |
一语天然万古新 平淡深处滋味长——《端午的鸭蛋》创意教学 | 魏萍 何定琴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42 |
月语·月韵·月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品读教学 | 张宝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46 |
长文短教 仿写创新——《国宝——大熊猫》之教学突破谈 | 戴银 王旭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49 |
当年敢有愚公志 祗觉移山兴味长——钱梦龙、黄厚江、肖培东共上《愚公移山》 | 李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51 |
怎一个“牵”字了得——《孔乙已》教学镜头品析 | 杨权应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4 | 67 |
古诗词教学之我见 | 李定广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4 |
古诗词教学的课程构建 | 黄荣华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6 |
古诗词教学如何贯通古今 | 王希明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9 |
朱自清关于“语文品质”的真知灼见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12 |
文学教育视域中的散文教学 | 李山林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15 |
《沁园春 雪》教学艺术镜头 | 叶方碧 常福胜 陈涛等式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22-30 |
“言文全一”的教学实践探索 | 潘克锋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31 |
辨体论教 走出误区 | 宁冠群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37 |
分析叙事视角,创写训练表达 | 徐菡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39 |
痴痴离愁的绵延吟唱 | 陈烁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42 |
打开一首词的正确方式——以《扬州慢》的教学为例 | 林卫飞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45 |
作文是如何成为创作大敌的 | 狄马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51 |
叙述何以动人——由《奶奶,晚安》谈开去 | 孙文辉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54 |
打开语辞世界,走进人物内心——杨绛散文《老王》细读 | 童志斌 李圆月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59 |
试论文言文解读中的整体关联——以2017年上海春考文卷文言文阅读题为例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65 |
小说阅读的教学和考法 | 徐默凡 | 语文学习 | 2017 | 4 | 69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