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抓住特殊角度 探求一题多解 | 沈岳夫 | 数学教学 | 2017 | 2 | 23 |
浅谈“类比迁移”在平面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 陶明 | 数学教学 | 2017 | 2 | 27 |
一道“大梦杯”竞赛题的解法探索 | 杨虎 | 数学教学 | 2017 | 2 | 40 |
留在脑海里的的是一幅生气勃勃的景象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7 | 2 | 封底 |
模型搭台 追问唱戏 | 刘春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3 | 8 |
习题教学:学生数学思考的有效载体 | 林松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3 | 11 |
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探究 | 周先荣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3 | 20 |
例谈数学活动课中探究式教学任务的设置 | 施凌燕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3 | 40 |
“动手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杨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3 | 43 |
架HPM与PME沟通之桥 | 徐章韬 | 数学通报 | 2017 | 3 | 1 |
让学生参与探索 体会数学思想 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 李亚玲,刘璐 | 数学通报 | 2017 | 3 | 4 |
基于感念生成中三个成面追问的问题串设计 | 龙艳文 | 数学通报 | 2017 | 3 | 11 |
提升理解数学水平 优化课堂教学品质 | 徐德同 | 数学通报 | 2017 | 3 | 14 |
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引导”的策略探究 | 陈建国 | 数学教学 | 2017 | 3 | 8 |
一次家务活引发的数学问题 | 张洪波 | 数学教学 | 2017 | 3 | 35 |
体现数学应用价值 感受图形和谐之美 | 李文革 | 数学教学 | 2017 | 3 | 41 |
纪念概率论学者钟开莱百年诞辰 | 袁震东 | 数学教学 | 2017 | 3 | 46 |
《张奠宙数学教育随想集》读后感 | 杨春波 | 数学教学 | 2017 | 3 | 48 |
学术教辅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7 | 3 | 封底 |
近年上海中考数学压轴题实力评析与思考 | 秦志强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4 | 1 |
体现主体 追求自然 | 傅华英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4 | 14 |
从特殊情形入手 破解线段最值问题 | 张晓东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4 | 17 |
借史润课堂 以史促教学 | 蔡逢祯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4 | 30 |
基于核心概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感念教学研究 | 徐晓燕,费小芬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7 | 4 | 39 |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学情分析及教法研究 | 牟天伟,张玉华 | 数学通报 | 2017 | 4 | 5 |
玩游戏学数学 | 张安军 | 数学通报 | 2017 | 4 | 20 |
基于“再创造”理念的分式基本性质教学 | 王红梅,盛志军 | 数学教学 | 2017 | 4 | 1 |
一题多解,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 | 胡素芬 | 数学教学 | 2017 | 4 | 10 |
三角形存在完美分割线的条件探析 | 田传弟 | 数学教学 | 2017 | 4 | 13 |
从一题多解到多题一解 | 马玉涛 | 数学教学 | 2017 | 4 | 31 |
数学文化进试卷的随想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7 | 4 | 封底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