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文学经典、国家标准与国际语言文学教育 | 刘正伟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4 |
批判性思维:推动语文教学的素养转向 | 余党绪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12 |
朱光潜论“语言文字的运用”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18 |
《咬文嚼字》教学艺术镜头 | 范丙军 成少华 李正浪等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27-35 |
PISA2015:新加坡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 | 董蓓菲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22 |
“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 张小兵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25 |
遵循文本内部的“逻辑”——从《项链》结尾的续写谈起 | 石莉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36 |
以契合度选择为核心的读写活动——以《孤独之旅》为例 | 刘竹君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40 |
《饮酒》与言意之辨 | 王希明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45 |
在整体中理解局部 | 董晓莺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46 |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 刘自歆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49 |
切入和规避:教学拓展策略探析 | 李巧云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53 |
风景还是寻常物——关于景物描写的学习 | 肖复兴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58 |
追求真实写作教学的三种策略——以学写叙事类新闻特定为例 | 王尔楷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62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博尔赫《沙之书》的悖论 | 孙绍振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67 |
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科学化——祝新华《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荐读 | 俞向军 | 语文学习 | 2017 | 5 | 83 |
生活的才会是落地的 | 董旭午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1 |
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四)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4 |
让学生“沉入”童话说话——王君老师童话教学艺术谈 | 贾龙弟 李明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8 |
网络策动课程 诗性滋润少年 | 王玉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12 |
深度备课:从细微之处读出文学意蕴 | 向浩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15 |
好课应该有个显豁的“灵魂” | 姜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19 |
语法修辞究竟该怎么教? | 王养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21 |
阅读教学不可无视三种“生活资源” | 贾娟芬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23 |
本原 传统 简约——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去伪存真 | 展文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25 |
散文教学的几个“讲究” | 王敏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28 |
散文教学贵在有“我” | 王桂芝 张素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30 |
从鲁迅作品文题学作文拟题 | 徐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33 |
语句修改:撬动记叙文写作的杠杆 | 杨军 王小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35 |
绝境彰显英雄本色《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董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38 |
我看语文优质课 | 刘春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41 |
看看“板块标题”的背后 | 杨和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42 |
小议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取与舍 | 崔丽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46 |
建立同理心 读活古诗文 | 滕之先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50 |
教学提问活动化设计例谈 | 郭莉莉 马自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51 |
对比,让语文课情思涌动 | 华俊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53 |
破除学生与文本语言的隔膜 | 高孟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56 |
让学生活动舞动在教材延展的空间里 | 徐萍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58 |
实现文本“二度转换”的三种策略 | 杨学兵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60 |
答题模式化的是是非非 | 张纪铭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63 |
写作素材“一鱼多味”式运用例谈 | 周华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65 |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与分析 | 刘小莉 温红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68 |
美国语文教材写作练习设计给我们的启示 | 胡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5 | 77 |
语文课堂美如散文 | 莫家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1 |
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五)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4 |
“文质彬彬”与“高峰体验”——浅探王君青春语文诗歌教学策略和贡献 | 杨晶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8 |
对中西部地区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探讨与研究(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性文章内涵解读及阅读类型辨析 | 易海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12 |
教学常规里的教育研究及其价值 | 孙春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16 |
“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的回归与突破 | 韦海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18 |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课堂上深度阅读的生成 | 阮班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20 |
从《中国诗词大全》看初中诗词教学的智慧之道 | 陶静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22 |
浅谈课外阅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 刘贺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25 |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 张正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27 |
让传统文化勃发在文言教学的课堂中 | 孙志满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30 |
“三微”: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 刘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33 |
“腾挪跌宕 曲径通幽”——让“故事”在记叙文中“拔节” | 张来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36 |
交际语境写作中情境设置的路径归趋 | 周玲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39 |
以读写相融重构古诗文阅读教学——例谈作文导写的策略 | 柳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41 |
桃核蓄我梦 风雨孕希望——《一颗小桃树》课堂实录及点评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44 |
初春的景 脱笼的“心”——《满井游记》创意设计 | 朱兴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51 |
以欢喜之心品味语言——王君老师《松鼠》一课教学研习 | 张绪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56 |
对教材辨证解读的综合运思 | 马亚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59 |
吹尽狂沙始见金——谈谈小说教学内容的定位 | 陈卫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62 |
学程有矩 设计无规——对语文学程单的一点思考 | 龚锦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65 |
架设读写诗歌的桥梁——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点探索 | 刘海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68 |
虚词不虚有深意——从虚词隐微的言语形式看内容深意 | 吴爱钧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70 |
网络材料助读技能的构成要素与培养路径 | 龚燕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73 |
把握学情 有序训练——中考作文备考策略谈 | 潘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6 | 76 |
谈美国写作理论与教学 | 王渤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4 |
“过程写作”及其主要模式述评 | 荣维东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7 |
一次过程写作训练的尝试 | 曹勇军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11 |
风骨峭峻遗尘埃——读《陈望道论语文教育》心得点滴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16 |
从“实体”到“关系”:语文教育改革思维的转向 | 何源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19 |
《师说》教学艺术镜头 | 童县城 陆建玉 张卫等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30-40 |
整本书阅读:文本的价值审定及切入策略——《水浒传》的思辨读写实践 | 余党绪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41 |
《我的叔叔于勒》解读新视角 | 邓存娟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47 |
析“独”论“说”辨“爱莲” | 刘鹏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50 |
基于作者视角的史传文教学 | 徐樑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52 |
差异中求统一,统一中求辩证——谈论述文审题的聚焦路径 | 李汝 | 语文学习 | 2017 | 7 | 66 |
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六)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4 |
科学与诗意的融合——王君说明文教学艺术研习 | 张绪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8 |
对课堂“抢跑”现象说不 | 钟宪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12 |
古典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信息技术环境下古典诗词教什么、怎么教”主题教研活动实录 | 王佑军 李劲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13 |
初中语文“主题”四步推进法的建构与实践 | 卢立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17 |
语文课是怎样被讲坏的?——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讲解为例 | 郭治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24 |
从自我唤醒到自觉阅读——谈谈自读能力的培养 | 陈烈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26 |
古诗文立体化教学途径 | 梁云堂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29 |
初中语文字词有效教学的三个立足点 | 陈泾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31 |
议、异、义:自能作文教学的三“Y”立场 | 吕新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34 |
让作文在对话中自然生成 | 桑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37 |
把课上得“厚”一点——《〈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 余文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39 |
从“结”到“解”——《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 梁增红 钱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42 |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观张玉新老师《小石潭记》课有感 | 孙默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45 |
牵一匹祥子的骆驼 引学子走向绿洲——观孙春成老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有感 | 王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48 |
谈单元整体以写促抟的教学 | 徐德湖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50 |
因体而教:回忆性散文的教学策略 | 鲍静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53 |
三节《明天不封阳台》的对比 | 袁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56 |
探寻写作缘由 感受词作意蕴 | 任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58 |
聚焦《老王》“外言” 探究文本“内语” | 朱朝辉 贾龙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61 |
小说阅读教学要抓实“四要素” | 黄美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66 |
“新”阅读学情的背后 | 陈书桂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68 |
探索初中语文“畅游式学习” | 刘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69 |
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吴春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72 |
名著导读教学空间应该“导”什么 | 王秀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74 |
美感说课的策略 | 李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7 | 75 |
写作中的细节下角度 | 张之路 | 语文学习 | 2017 | 8 | 54 |
运用“思维地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以时评写作为例 | 李文 | 语文学习 | 2017 | 8 | 58 |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意图 | 上海市中考语文命题组 | 语文学习 | 2017 | 8 | 63 |
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七)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4 |
大美美于灵动 大静静于“喧腾”——探王君文言文教学策略 | 杨晶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7 |
语文教的是基本话语经验——对熊芳芳教学《春》的透视 | 段淑琼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11 |
“语文核心素养”的批判与重构——兼与王宁文商榷 | 张悦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14 |
助读材料开发与运用四问 | 王唐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17 |
“朗读”——语文课不该忘却的旋律 | 姚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20 |
留白与补白——阅读教学中人物内心活动的两种处理方式 | 覃佐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22 |
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游戏化设计 | 葛小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26 |
谈谈“体贴”阅读下的学生活动设计 | 戴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28 |
对学生作文“虚假充实”现象的透析 | 钱艺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31 |
“微信”平台下作文教学路径新探 | 杨权应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33 |
多文联教读传记 不拘一格品人杰——文言文人物传记教学谈 | 郭素青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36 |
导探辨问——《爱莲说》教学创意谈 | 谢永龙 谢函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39 |
芙蓉泣露香兰笑——王君朗读教学艺术举隅 | 王丽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41 |
化繁为简意无限 深入浅出真语文 | 李晓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44 |
牵一发而动全身——教材整体教学处理实践心得 | 王显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47 |
初中语文统编新教材写作教学观察与思考 | 范兴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49 |
每个人都是朗读者——从一节作文讲评课说起 | 朱武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53 |
用自成一格彰显匠心——课前谈话设计之“我”见 | 马飞 苏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55 |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材处理 | 吴如厂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59 |
选点达面 见微知著——微型课选点突破摭谈 | 张永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63 |
语文生成性教学策略 | 代保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66 |
中考作文命题的A面与B面——2017年中考作文试题综述 | 张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7 | 8 | 78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