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鲁迅的语文:当代中国教育的难度、深度和高度(下) | 李怡 毕于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3 |
语文教学改革函须加强学科理性建设 | 黄厚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9 |
跨界融合:抵达山水小品文阅读的三重境界 | 尤春华 苏圣乔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15 |
审辩式思维下的诗歌阅读——用“矛盾词语”品析《艾青诗选》 | 王新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17 |
大观园里最后的“笑”声 | 付贤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20 |
沿波讨源 仿若有光一经典文本阅读探略 | 许永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22 |
多文本阅读教学实施及效果评估 | 于松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25 |
记叙文写作的“空间”设计 | 徐 琐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29 |
根植于言语能力培养的课堂活动选择——品肖培东的课堂教学艺术 | 周建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32 |
“谏”字背后的勇、智、义—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主题整合教学 | 孙昕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34 |
聚焦核心知识 自主阅读实践——《登勃朗峰》教例评析 | 张占营 任玉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37 |
作业纵深化设计探微 | 周燕华 原雅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40 |
幽人·野人·闲人——基于意象审美的苏轼诗文联读 | /杨 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43 |
只要我没忘记,你就没离去——《红岩》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及评析 | 张璐贾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46 |
同是二三事 殊同各有趣 | 马 跃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49 |
闫土语言之省略号的六重功能 | 陆丽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51 |
指向深度学习的单篇教学实践 | 李燕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54 |
7前置·入课·改编·整合——课文后作业的分流转化之道 | 卢莉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57 |
用情境教学打通学习关卡 | 吴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60 |
作业设计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 刘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63 |
迁移与跃升:文言文复习的应有之义 | 蒋兴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65 |
比较阅读:指向大概念建构的中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 李雪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69 |
“四读”探寻父亲情怀——《诫子书》研读 | 郭 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73 |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 | 陈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75 |
从“疏懒”中探“远房叔祖”的写作真意 | 洪春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2 | 5 | 78 |
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 | 温儒敏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4 |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 陆志平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11 |
中学阅读策略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 廖先 祝新华 温夏旭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15 |
孔子的理想国——大同社会 | 夏英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22 |
审辨逻辑,品悟哲思 | 李煌昭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24 |
天下为公,“公”意几何 | 赵海燕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25 |
在说“教”论“学”中成长 | 蒋祖霞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27 |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吴欣歆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29 |
“古典美”与“现代性”(二) | 陈军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31 |
以情境整合知识与经验,促进小说深度阅读 | 兰莉娜谭霞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36 |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台阶》中父亲悲剧感之多重探析 | 黄新囡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41 |
叙事意象解读在初中语文古代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 张天星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44 |
崇礼劝学化性起伪---从说理的针对性看《劝学》 | 任富强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47 |
“可见的写作”理念下的说理性写作 | 石修银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55 |
“善说”的逻辑与艺术---重读《谏逐客书》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60 |
65知识分子的困惑与启蒙的适切性---论《祝福》的深刻性 | 郑杰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65 |
假期作业设计的追求 | 兰国祥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69 |
“无时无刻”是何意 | 吕传文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73 |
运用成语谨防重复 | 胡礼湘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73 |
让课堂闪耀智慧的光芒 | 彭玉华 | 《语文学习》 | 2022 | 5 | 75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