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操作策略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为例 | 孙旺 陶年生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4 |
听说读写赏戏曲 本本真真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之一 | 郑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8 |
从语文的角度品味戏曲艺术——《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之二 | 黄绪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10 |
课标:教学设计的指向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同课异构之点评 | 刘泳美 卢慧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13 |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维度整合与着眼点统摄 | 于保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15 |
读透批判活用——语文老师驾驭教材的三种境界 | 张纪铭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17 |
教学追问:向着语文思维更深处漫溯 | 李旭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19 |
焐热字词教学的温度——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 陶静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22 |
巧用助读资料 读出“原汁原味” | 葛奕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25 |
有效解决语法学习难题的三路径 | 狄晓昀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27 |
指导得法才能读得有效 | 邓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28 |
参异构《吆喝》 | 耿翠霞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31-39 |
背影,到底深藏着什么?——评《背影》教学设计 | 边玉春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42 |
随文学言 体味意蕴——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 曹公奇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52 |
直面文本中的争议性解读 | 汪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54 |
美读在文本解读中的妙用 | 章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57 |
作文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安华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61 |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考语文改革路向分析 | 王昌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4 | 70 |
没有思辨,何来经典——《水浒传》能否进入中学教材的思考 | 马臻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4 |
经典与批判性阅读 | 郑坛建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8 |
胡适离我们的教材到底有多远? | 王岱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12 |
《逍遥游》教学艺术镜头 | 郑建周等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20-28 |
阅读教学中的“前理解”:内涵、类型与导引策略 | 黄珊楠 陈隆升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29 |
课堂阅读教学的起点与落点——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为例 | 杨仕威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29 |
新版苏教版必修教材及配套读本差谬拾零 | 顾向阳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42 |
“三维目标”的现实困境与理性突围 | 林忠港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53 |
中美写作对话 | 曹勇军 傅丹灵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58 |
韧性与智慧:斗士情怀与文人关怀——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荐读 | 徐万田 | 语文学习 | 2015 | 4 | 83 |
简论诗教之源 | 陈军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10 |
语文品质的基本要求四:得体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16 |
《最后一课》教学艺术镜头 | 常福胜等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26-34 |
阅读教学中的“理解”状况分析:内涵与路径 | 陈隆升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35 |
基于学生“理解”状况的阅读教学改进——以《咬文嚼字》教学为例 | 卢杏琴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39 |
关注学习状态,促进尝试理解 | 毛刚飞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45 |
因体而教: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 | 陈菊飞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52 |
作文题及其背后的写作文化 | 傅丹灵 曹勇军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56 |
写作里的唤醒与确认 | 连中国 | 语文学习 | 2015 | 5 | 62 |
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微课程开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新思路 | 冯善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4 |
写好一件事——初中写作微课程开发案例 | 章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7 |
基于真实生活进行真实写作——八年级“采访与写作”微课程案例 | 郑文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10 |
让个性之花在语文课堂盛开 | 印江苏 罗爱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13 |
那些被淹死的石头——也谈中小学语文衔接教育 | 贾龙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15 |
让广告芬芳作文教学 | 曾满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19 |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 | 赵丽朵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21 |
审美的语文课堂应这样建构——以孙艳老师执教《呼兰河传》为例 | 李建邡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23 |
设计求精粹 语言讲规范——《“发挥联想与想象”课堂实录》再点评 | 纪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26 |
语文老师要认真写“真案” | 罗海涛 龙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29 |
语文海里泛轻舟 活动课上显身手——《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之一 | 陈社教 杨俊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30 |
入云深处亦沾衣——《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之二 | 王新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33 |
换个角度挑战出新意——《窗》创新教学设计 | 杨玉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36 |
一堂理趣品读课给我的启发 | 沈庆九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44 |
导读引写,开掘作品课外阅读的“半亩方塘”——以《呼兰河传》课外阅读指导为例 | 张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46 |
例谈毕业年级语文教材的优化使用策略 | 秦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49 |
选点导学 以少胜多 | 龚文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51 |
解开《再别康桥》的真情密码 | 王玉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53 |
巧解互文 精彩迭生——以《木兰诗》为例谈互文句式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成性 | 梁玉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61 |
一场考试,一次文化之旅——评厦门市2014年中考语文卷 | 黄小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5 | 66 |
语文品质的审美层次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6 |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需要密切关注学习状态 | 陈隆升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26 |
以“学生认知逻辑”为教学内容重构支架 | 贾桂强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31 |
《变色龙》微教学二题 | 蒋祖霞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39 |
《囚绿记》文本细读 | 黄新囡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41 |
阅读语境教学的典范——评于漪《晋祠》教学实录 | 孔凡成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44 |
“新装”的不见与所见——解读《皇帝的新装》的另一种思路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50 |
微写作:语文教学的重要生长点 | 沈建军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59 |
将生活化语文教学进行到底 | 董旭午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77 |
构建语文学堂 践行文化育人 | 曾宪一 | 语文学习 | 2015 | 6 | 81 |
写富有生活气息的记叙文——七年级“素材积累与运用”微课程案例 | 周华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4 |
写出“活动”的别样魅力——社会实践活动写作微课程案例 | 尹庆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6 |
具体地表现人物心理——中考作文专题复习微课程案例 | 游云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9 |
“主题教学”在语文任务型生本课堂中的运用 | 范维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12 |
从“三个维度”看语文学习活动的价值追求 | 张霞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14 |
语文说课:一种亟须重构的教研方式 | 林忠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17 |
试探教学改革的真谛 | 苑贵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20 |
语文课堂“精教”与“活学”的辩证法 | 吴振华 阮班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22 |
我们的诗情画意——九年级现代诗歌读书会展示 | 王晓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24 |
浅谈语文教学的创新 | 龚燕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26 |
说明文阅读教学课如何上得“好玩” | 徐亚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29 |
感念慈母心 低回愧人子——《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之一 | 刘文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32 |
设置开放式主问题 引导学生品情悟道——《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之二 | 周连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34 |
他是一个传奇——《芦花荡》教学设计及点评 | 郑丽丽等设计 陈同友点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37 |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不谋而合”——《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比较阅读课堂实录及点评 | 方沫设计 李爱梅点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41 |
谈谈我所理解的“人文素养” | 李镇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45 |
“说”“写”分离的理性探析及实践启示 | 王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48 |
设“主线”:有效对话的途径——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 | 陈鹏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65 |
追求简约而有深度的语文教学 | 陶国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70 |
论“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韩平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72 |
文言文教学不可滥用“朗读教学法” | 胡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78 |
《土地的誓言》板书设计及诗解 | 赵东明 骆秀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6 | 79 |
讲究语文品质,自古而然 | 王尚文 | 语文学习 | 2015 | 7-8 | 94 |
我对“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解 | 李维鼎 | 语文学习 | 2015 | 7-8 | 99 |
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教做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访谈 | 李节 | 语文学习 | 2015 | 7-8 | 105 |
《孤独之旅》教学艺术镜头 | 刘兆刚等 | 语文学习 | 2015 | 7-8 | 115-163 |
发掘语文复习教学之美 | 张宝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80 |
中考文言文复习的“四种追求” | 叶敬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4 |
用知识清单引领中考记叙文复习 | 仇定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6 |
把握学情 遵循规律 有效训练——谈谈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备考的策略 | 周望菊 周华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8 |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复习方法研讨 | 戴银 王旭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10 |
新批评细读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 王克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14 |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别样的风景——韩军《背影》教学新观察 | 卢世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16 |
回扣课本,让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更完美 | 张晓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18 |
解读名家理念 导引课堂教学 | 王小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24 |
用经典示例讲透三种表现方法 | 汤继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30 |
提高老师情报意识的途径与对策 | 宗晓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32 |
说说《西江月》里那点“事”——读、说、写综合训练课堂实录及点评 | 周国安执教 袁爱国点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33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王从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37 |
无声的挽歌 无言的忏悔——《猫》教学设计 | 陈玉芬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39 |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 | 颜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41 |
拈“一叶”而知人——评《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 | 冷永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43 |
沉实而理性 静谧而丰富——“沉静语文”的实践探索 | 许昌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45 |
记叙创新:叙述主体陌生化 | 刘笑天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48 |
关注训练顺序 螺旋提升能力——以初中阶段的比喻知识教学为例 | 刘菊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50 |
踏着如歌的行板 演绎激情的课堂——谈语文课堂的多元朗读设计 | 樊智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53 |
阅读教学的四个抓手 | 胡建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55 |
生离死别皆感人——《背影》与《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 李洁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57 |
指导学生“微格训练”记叙文 | 乔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59 |
曲径通幽 别有洞天——巧用标点符号写好作文 | 尹宗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62 |
巧借“评价”来助力,作文不难上青天 | 杨晋闻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63 |
语文教学凭借的使用策略 | 吕新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67 |
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 韩荣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69 |
像伽利略一样不断挑战——《斜塔上的实验》教后反思 | 朱红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71 |
《故乡》人物生存状态初探 | 吴海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7 | 73 |
例谈现代文阅读复习的“迂回”策略 | 游云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4 |
返本溯源品真味 设身处地悟深情——以中考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修辞句赏析为例 | 王俊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6 |
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总结探究 | 何丽红执教 章国华观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8 |
基于文本体式的小说“非常态”教学 | 周文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13 |
课前提示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 陈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15 |
落在实处的集体备课 | 张海侠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18 |
启发性 针对性 创造性 发展性——谈谈“精致”语文的主要特征 | 吴振华 贺明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20 |
基于疑问的课堂学习形态设计 | 余文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22 |
探讨“例文”类选文的具体教学——以《斑羚飞渡》课堂教学实践为例 | 吴聃 倪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24 |
写作视野下的阅读教学——《王几何》教学设计之一 | 汪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27 |
巧用“经历”彰显个性教学——《王几何》教学设计之二 | 丁义车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30 |
基于“主题合成单元”下的生态整合——《草》和《〈长征〉节选》同堂教学实录 | 徐春山执教 李晓奎插评 王小东总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35 |
阐明文理论: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另一把钥匙 | 王唐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43 |
略读课文教学三法 | 刘兆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45 |
“体验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张来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47 |
架起电影与作文的桥梁 | 王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50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写作指导的实践与思考 | 林国清 郑晓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53 |
以课内阅读促灵魂写作 | 雷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55 |
细节花开 芬芳其香——例谈作文的细节描写 | 田新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57 |
用话题打开诗歌意境 | 周开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62 |
读到文穷处 悟看情显时——《阿长与〈山海经〉》多元情感探析 | 吴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65 |
消减静态记忆 关注动态能力——2015中考名著阅读题解析 | 朱佳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8 | 71 |
语文阅读中的“切身”及其测试 | 徐默凡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9 |
世界 未来 现代化——新诗教学的当代视角 | 陈军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12 |
在多多益善的诵读中提升语文素养——特级老师孙双金访谈 | 李节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18 |
镜头:《老王》教学艺术镜头 | 蔡鸿菲等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23-31 |
语文课堂“互动状态”中的阅读经验探析 | 陈隆升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32 |
“学情”视角中的课堂阅读经验发展——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 | 钟丽萍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36 |
论述文繁体:摆脱文本“信息”的纠缠 | 应慈军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42 |
写作课堂里的计划、过程和激情 | 曹勇军 傅丹灵 | 语文学习 | 2015 | 9 | 64 |
读出小说味道 尽显人物风流——名著导读小说教学专题探究 | 尹庆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4 |
精神的指路标 人生的教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设计 | 狄娴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7 |
追求女性尊严 抒写真挚爱情——《简·爱》名著导读设计 | 赖思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8 |
读名著 悟成长——《童年》名著导读设计 | 彭海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10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变化比较分析 | 张江元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11 |
临门踢好三脚 写出考场“佳文” | 蒋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17 |
教学游记散文不妨增添一些趣味 | 夏玉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20 |
用话题教出“散文味”——《风雨》教学设计之一 | 陈丽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26 |
屋外风雨屋内晴 看似无情却有情——《风雨》教学设计之二 | 周桂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28 |
在品读中揣摩 在反思中感悟——《敬业与乐业》创意设计 | 卢伟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30 |
以文本为抓手 以能力为指向——《心声》教学设计 | 罗彦桃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33 |
爱,就是陪母亲“散步”——《散步》教学实录及点评 | 王艳玲执教 董旭午点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35 |
散文教学要警惕“大众化”倾向 | 贾龙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40 |
例谈教学解读的学本立场 | 金复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44 |
打蛇打七寸 牵牛牵鼻子——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 章卫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47 |
中考作文升格须有所作“微” | 周卫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52 |
作文教学问题透析与教学起点(上) | 金星闪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57 |
融在心坎的那份情——谈琦君笔下的母亲形象 | 徐建利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60 |
基于文本细读的磨课 | 郭莉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65 |
聚焦考点 回归教材——中考记叙文课内外链接题复习策略 | 陈玉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70 |
“药引子”,想要找你不容易——从2015年绍兴市语文中考名著题说起 | 徐文凯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73 |
从变化中看规律 从嬗变中看趋势——2015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变化与趋势 | 冯述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15 | 9 | 76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