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 陈冬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1 |
重视猜想 优化教学 | 陶建石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6 |
数学概念的变式教学例谈 | 曹素玲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9 |
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中拓展型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 张忠华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17 |
“纠错课”的教学功效初探 | 沈涛,李晴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23 |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 丁瑛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30 |
基于“学习的三位一体论”的数学学习实践研究 | 王晓叶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33 |
乐情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高春霞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4 | 10 |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的嬗变,反思与展望 | 许天来 | 数学通报 | 2015 | 3 | 14 |
数学自主课堂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 尚晓青 | 数学通报 | 2015 | 3 | 28 |
加强交流与互鉴,共同推进中法数学教育事业发展 | 张劲松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1 |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刘加传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8 |
由情入理,顺势而为,变式提升 | 曹建军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11 |
追溯问题本质,归纳通性通法 | 李雪峰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34 |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模型分析与拓展 | 韩敬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40 |
提炼基本模型,探究解题规律 | 张洪波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41 |
不应出现的多余条件 | 李玉荣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44 |
“一课一练”出口英国的启示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4 | 封底 |
“二次分组”策略隐性催长数学课堂中的育人价值 | 张洁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3 |
何必舍近求远 | 顾磊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8 |
基于学生深度体验的核心问题教学设计 | 刘成龙,秦勤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21 |
基于“过程教育”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实录说明 | 任丹丹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29 |
对函数图像的几种变换及其解析式变化规律的探究 | 史良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36 |
比例线段对一类几何问题的探究 | 沈志雄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39 |
例谈中考数学复习题的设计 | 冯兴进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41 |
心随形而动 无为胜有为 | 楚秉晶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5 | 45 |
19世纪中叶以前的函数解析式定义 | 汪晓勤 | 数学通报 | 2015 | 5 | 1 |
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概括能力的影响研究 | 彭乃霞等 | 数学通报 | 2015 | 5 | 13 |
对于螺旋式上升的再认识 | 王先芳 | 数学通报 | 2015 | 5 | 24 |
中学数学综合题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伍春兰 | 数学通报 | 2015 | 5 | 46 |
经历过程 积累经验 反思提升 | 骆洪灿,盛志军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4 |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思考 | 朱广科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7 |
浅析《道德经》对初中数学的几点启示 | 卢冬宝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11 |
从一个案例探讨数学识别能力 | 钱贞华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15 |
函数概念教材内容比较 | 唐费颖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35 |
编制实验操作试题 考察数学思维能力 | 陶増元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38 |
上海数学考试分层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虞涛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41 |
建设中国数学教育的流派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5 | 封底 |
立足“自我监控” 追求“优效教学” | 张红梅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1 |
精心设计过渡性环节 为数学课堂教学添彩 | 屠静波,顾大权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13 |
一道初三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与反思 | 赵芸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17 |
数学课堂阅读材料的选取与运用 | 陆文婷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25 |
巧妙设计 灵动生成 | 项海芸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26 |
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吕湘霞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34 |
一道中考试题的数学运用 | 吴春艳,蔡卫兵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6 | 42 |
数学教育的边缘 | 刘舒等 | 数学通报 | 2015 | 6 | 5 |
上海市获得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举办权 | 数学通报 | 2015 | 6 | 11 | |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 蔡欣 | 数学通报 | 2015 | 6 | 12 |
初高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衔接与研究 | 陈建花等 | 数学通报 | 2015 | 6 | 16 |
关于数学推理的20个问题 | 程靖 | 数学教学 | 2015 | 6 | 封二 |
2014年泉州市中考数学试题主要特色 | 张白翎 | 数学教学 | 2015 | 6 | 41 |
从烹饪学想到学科教育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6 | 封底 |
问题归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探究 | 徐伟建,余红莲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1 |
对数学反例教学的思考 | 孙红强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5 |
用“CPFS”结构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 张晓兵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9 |
浅论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常见类型 | 叶旭山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14 |
与课本同行 融知识生长 | 张浩杰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24 |
例谈对新编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的使用和改编 | 杨丽华,顾泉洪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26 |
合情启动 逻辑认证 | 邢成云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42 |
寻本溯源 觅得清泉 | 潘薇羽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46 |
进行有效变式 提升教学效能 | 陈奇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50 |
基于图示教学法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 曹斌,毛美生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55 |
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探究 | 姜开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72 |
有“函数复习”一课谈初中数学复习课恶问题设计 | 钟菊红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83 |
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 程金元,连福志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88 |
中考数学复习课高效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实践 | 姜鹏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7-8 | 91 |
第十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 徐斌艳 | 数学通报 | 2015 | 7 | 1 |
利用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实施 | 石志群 | 数学通报 | 2015 | 7 | 18 |
揭示数学本质 | 石树伟 | 数学通报 | 2015 | 7 | 30 |
证明 排除怀疑的利器 | 范晓婷 | 数学通报 | 2015 | 7 | 36 |
关于圆周率的作者之争 | 张美霞,代钦 | 数学通报 | 2015 | 7 | 58 |
数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 董林伟 | 数学通报 | 2015 | 8 | 24 |
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及培养 | 付巍 | 数学通报 | 2015 | 8 | 28 |
打“探”深“究”用教材 | 颜美玲 | 数学通报 | 2015 | 8 | 32 |
数学学科(北京中考)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究 | 王亮亮 | 数学通报 | 2015 | 8 | 56 |
从《华人如何学习数学》到《华人如果教数学》 | 黄毅英 | 数学教学 | 2015 | 7 | 封二 |
关于数学推理的20个问题 | 程靖 | 数学教学 | 2015 | 7 | 4 |
庆贺《华人如何教数学》问世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7 | 封底 |
无理数教学三人谈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8 | 封二 |
关注“超经验数学”的教学研究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封底 | |
从一道选择题高零分率反思审题教学 | 詹高晟,苏德杰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9 | 3 |
让“问号”引领初中数学绿色课堂 | 赵洁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9 | 18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色阶思路及思考 | 孙庆民,于彬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9 | 24 |
有效铺垫 精彩课堂 | 韩志琴,王燕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9 | 27 |
从特殊到一般 提升探究意识 | 孙建微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5 | 9 | 41 |
图像学视野下的清末数学课堂 | 代钦 | 数学通报 | 2015 | 9 |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几何教课书中的“圆的度量” | 叶晓娟 | 数学通报 | 2015 | 9 | 6 |
紧扣新知特质 优化课堂教学 | 万国全 | 数学通报 | 2015 | 9 | 45 |
初中数学阶段性考试命题技术简析 | 王四宝 | 数学通报 | 2015 | 9 | 57 |
从经验感知到超经验的感悟 | 司擎天等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封二 |
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 刘广琼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3 |
以问题驱动,思想引领综合实践活动 | 李发勇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8 |
最小格点三角形的再探究 | 郭昊杰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14 |
中考中的定论问题 | 汤文卿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30 |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45 | |
多一点数学文化的考题 | 张奠宙 | 数学教学 | 2015 | 9 | 封底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