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 赵倩
亲爱的同学们:
展信佳!2月18日市教委发布通知:“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为确保师生安全和健康,经研究决定,3月份起,本市大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学生不到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很多同学都开始借助网络平台,换种方式继续努力学习, 面对不熟悉的学习方式,同学们的内心可能又焦虑又担心,如何才能提高在线学习的专注力与效率呢?为此,学校心理中心搜集了一些心理大咖们的建议。让我们来听听心理学专家怎么说吧!
1、明确目标,提升动力
学习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对学习结果要有积极的预期。换言之,作为学生,要知道自己的学习需要是什么、为了什么而学习,比如是为了获得自我的成就感,为了某门科目提高若干分数,为了父母的奖励,或者是为了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些积极的期待不仅让我们学习更有动力,也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因此,建议我们要给自己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积极努力去实现它。
2、制定计划,自我约束
自律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还能克制做其他事情的欲望和沖动。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不妨把这次看作是锻炼自律的好机会。首先,把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从易到难,先完成较易的子任务,再完成更难的子任务,各个击破。其次,将子任务根据重要程度进行主次排序,先主后次依次完成任务。最后,已完成的任务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标记(如小红旗或者五角星等),及时进行自我激励。
3、行胜于言,付诸行动
如果你想完成一件事,建议不要只在头脑中想或在嘴上说,不妨立马着手去做。一旦真正完成一件小事时,就会发现自己还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这是因为,人们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容易接受较小要求,习惯后会接受较大的要求,心理学称为“登门槛效应”。
当你吃完饭后,请试着坐在书桌旁,翻开自己想要阅读的书,试着看几页。如果真的按上面的要求去做,你可能就会发现奇迹出现了。原本只想读几页书,结果不小心读了几十页,而且还可能想继续读。
4、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互联网虽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缺乏同学间的互相监督和促进。因此,我们需要调动各种“监督”资源。例如,有些人早上起不来,可以让父母监督自己按时起床吃早饭,保持健康的规律生活。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督,例如进行自习直播,同学间利用朋友圈打卡的方式互相监督等,让自己的学习做到稳中有进。
(部分内容转载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在此,心理老师温馨提醒:
1、适应现在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即便现在无法调整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也不要着急。“欲速则不达”,调整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天多学一点知识,每天多进步一点点就可以啦。
2、做好新学期规划,每天给自己立一个小目标,朝着目标前进,用行动去缓解焦虑!最终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棒!
3、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大家可以试试上述的几种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另外要记住,积极的求助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你可以与家人多沟通多交流。
以下几副“心理口罩” 推荐给大家:
1、节制信息
迅捷的信息传播让人们更快、更多地了解疫情发展,与此同时,过多的信息负载会使人感到焦虑、恐慌。节制信息可以避免我们过度陷入负面情绪。
防疫心理提示:
如果觉察到自己无法负载更多信息,你就需要放下手机,主动隔绝疫情消息。如果无法放下手机,每天要尽量控制接收相关信息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2、倾听焦虑
面对疫情,我们难免会产生焦虑、紧张,痛苦等情绪,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有效地减少情绪困扰。
防疫心理提示:
当出现无法自我排解的负面情绪时,应及时向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求助,避免被情绪控制。同时,当他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也要积极倾听他人的焦虑。
3、规律休息
良好的休息能修复人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
防疫心理提示:
在疫情中,要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制定作息时间表,适当休息,充足睡眠,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和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
4、聆听音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聆听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宣泄、表达和平复情绪,放松心情,同时也可以给人带来力量感。
防疫心理提示: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或轻音乐来放松身心。唱歌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调节方法。
5、瑜伽冥想
冥想是瑜伽中的一种技法,强调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和觉察当下的一切,对当下的一切又不作任何判断、分析、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对情绪问题有很好的疏导作用。
防疫心理提示:
在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瑜伽冥想训练,可以减压和缓解负面情绪,同时提高大脑活力。
6、静心阅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阅读通常能使人获得良好的体验。
防疫心理提示:
选择感兴趣的书籍,静下心来阅读。阅读可以给人平静感,帮助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阅读也使人获得增长知识的快乐。
7、积极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内的内啡肽分泌,从而缓解心理压力,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同时,积极锻炼还可以增强自信,培养积极心态。
防疫心理提示:
居家期间,进行些居家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也可以和家人合作运动,增加家庭成员的互动。
(文字来源于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一书)
友情推荐:当你感到压力或困扰无法排解时,学校还提供了以下几个心理援助资源:(记得收藏哦)
(1)QQ辅导:694360172(周一~周五 12:00—13:00);
(2)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热线64642525(24小时);
(3)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热线12355(9:00-23:00);
(4)关注“上海12355”微信公众号访问“青小聊”,或者通过微信直接搜索“12355青小聊”小程序,台式电脑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青小聊”,需要时有专业人员为你进行网络一对一心理辅导(9:00-23:00)。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亲爱的同学们,春暖花开的日子已在拐角处等候。让我们一起积极调整身心状态,助力2020年的学习生活吧!美丽如春的南洋校园,我们不见不散!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