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目前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战胜拖延呢?
第一、做事时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做。有些任务,乍一看感觉是无法实现的,或是需要莫大努力,于是就导致我们干脆什么都没做。我们应该是逐渐启动,采用一种倒金字塔的方法,你很快就能发现事情正在实际的开始有雏形了。
第二、走出去想办法。拖延的一个常见原因是没有主意,特别是处理某些需要创造性想法的任务。如果思路卡壳的时间太长,拖延就会发生。你需要做的是脑力激荡。出去走走,清理一下思想,注意观察和分析你看到和碰到的任何事情。
第三、给自己定时。许多人拖延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时间,所以就可以把事情推托到下一小时,一天,甚至是一周。你应该走的桌前,拿起闹钟,设定在10分钟,30分钟或其他你觉得你应该能完成你工作的时间,但要确保不能留太多的余地。
第四、消除所有干扰。任何能够插入你和你计划要完成的事情中间的事情都会中断你现有的活动,导致拖延的产生。
第五、停止完美主义。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是人的天性,但是有时候沿着这条思路我们会反应过度,变成了完美主义者。一开始我们就想着要把事情做的完美无缺,但这会需要很多的工作,最终导致很大的压力,于是就导致了拖延。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