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历史学科逻辑”指引下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以《洋务运动》为例 | 黄伟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3 |
学业质量视角下的情境教学创设策略——以《人民解放战争》为例 | 黄珍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6 |
指向初中生历史高阶思维培养的问题化教学——以《夏商周的更替》为例 | 俞晟显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9 |
在互动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为例 | 韩晓兰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11 |
试谈以感知、感悟和感言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 | 张应进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18 |
基于比较性阅读教学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 | 曹俊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21 |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关键环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运用——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堂观察为例 | 陈建春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24 |
莫让唯物史观庸俗化、简单化——以《俄国的十月革命胜利》为例 | 邱俊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31 |
格局与细节:素养立意下历史课堂的建构——以《外交关系的突破》为例 | 陈只信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34 |
信息技术支持下乡土史料的创造性运用—一以《明朝东莞教育那些事》展示课为例 | 陈怀宇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42 |
基于智慧课堂的历史动态教学构建 | 张枫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45 |
作为一种历史理解态度的“时空观念”——以《戊戌变法》一课为例 | 顾琼敏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48 |
借助游戏模式,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复习效率——以部编版八年级《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为例 | 杨素平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66 |
十九世纪晚期的科技发展:汽车的发明 | 陈思瑜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3 | 72 |
教学目标不应机械按核心素养五个方面进行表述 | 陈志刚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3 |
历史课堂教学中证据意识和实证精神的培养——以《北洋军阅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课为例 | 何平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6 |
在相互关联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 孙畔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12 |
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要打“整体战”——以对秦始皇外貌形象的课堂探讨为例 | 王江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14 |
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 姚晓岚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17 |
基于“大观念、大概念、大问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宁波市新教材单元说课谈起 | 谭晓泽 卓恺返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21 |
“恶”历史的滋养价值与教育意义——以14世纪欧洲黑死病为例 | 毛经文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24 |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 陶弘标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27 |
自主阅读任务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为例 | 陈新幻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29 |
培育国家版图意识,引领民族精神养成——历史课堂培育国家版图意识议 | 范卫东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32 |
把握教学立意、彰显制度自信——以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为例 | 章光伟 金梁芳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35 |
价值判断:学术史料引入课堂不可缺失的准绳——以“唐宋变革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例 | 刘红影 陈洪义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38 |
日军偷袭珍珠港路线辨误 | 马晓菲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41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研学活动” | 柳春梅 | 中国历史教学 | 2020 | 4 | 52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