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打通教法和活法——整本书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之一) | 王君 吴凤云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4 |
“语言”教学论:抓住语文课程的本质——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 张悦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10 |
文本解读及逻辑自洽 | 冯明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14 |
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举隅 | 蒋光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16 |
消除隔膜 聆听花语 氤氲花香——《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研讨课教学案例及点评 | 仝静 贾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20 |
平凡中见真实 伟大中显魅力——《红星照耀中国》研读课设计 | 唐雨 陈佳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23 |
守正与出新——名著阅读教学的现实与路径优化 | 黎炳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26 |
诗歌阅读教学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张爱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29 |
二次开发:撬动散文阅读的教学点 | 章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31 |
“视角的选择与转换”教学实录 | 徐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35 |
“富贵竹”由来与功能 | 徐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38 |
共生视域下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基于徐飞“视角的选择与转换”教学 | 华英旦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39 |
拾起成长的那片“真”——叙事性散文阅读图书建构策略 | 尹庆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42 |
从题目出发 向主旨奔跑——例谈“1+X”阅读策略的实施 | 张颖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45 |
专题探究:整本书尝试阅读的助推器 | 姜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48 |
怎一个“疯”字了得——《儒林外史》导读教学设计 | 代保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50 |
从少年看客到参与“围攻”——《孔乙己》小伙计形象分析 | 蔡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55 |
冰天雪地的象征世界——重读《湖心亭看雪》 | 沈周霄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57 |
从祥子的四次流泪窥探其“堕落史” | 林胤志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60 |
在活动式教学推进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整合探究教学谈 | 曹晛 刘春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62 |
思维方法与有效问题设计 | 王君岭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65 |
作业设计的味、魂、度、用 | 张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68 |
说明文教学价值的多元确立 | 王俊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70 |
在阅读中实现生命的再成长——全国名校名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会侧记 | 张彬彬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74 |
照亮心灵的课堂——曹勇军《艾青诗选》整本书教学课例品评 | 吴月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1 | 76 |
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限度——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 徐樑 王园园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4 |
阅读教学何以由文本走向人本——以《咬文嚼字》教学为例 | 黄耀红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7 |
再谈劝学的无趣 | 王栋生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10 |
《短歌行》教学艺术镜头 | 丁春花 吴奇 龚瑞峰等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12-19 |
语文项目学习: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 谭轶斌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20 |
问题驱动 资源支持 评价嵌入——“公众号诗歌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 | 刘侠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21 |
设计真实任务,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我们的读写成长π”语文项目学习 | 王林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26 |
诗的哲学 哲学的诗——郭沫若《女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联读 | 何郁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32 |
《赤壁赋》文化语码解读 | 程翔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35 |
《三峡》文体辨析及教学启示 | 蒋丹馨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38 |
盼社戏寻童趣 忆童真觅成长——《社戏》文本细读 | 罗菊英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41 |
这个理由是否有证据支撑 | 黄敏慧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44 |
言说和言说的语境问题——重读《穿井得一人》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59 |
重视生活情境 关注阅读过程——2015-2019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特点与教学 | 钱荃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63 |
从迎合学生到吃透学生——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之路 | 何杰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75 |
从“核心信息”到“远程”——整本书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之二) | 王君 郑丹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4 |
立足自读 浅浅教学(上)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9 |
从学会“自读”走向“学会”——肖培东自读课例研究 | 刘春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11 |
意识建构:自读教学的价值旨归——肖培东自读课教学《周亚夫军细柳》浅析 | 苗新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13 |
“教学”有效论:拨正建构主义的错位——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 张悦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16 |
整体思维与语文课型创新——基于“听”的读写教学实践 | 杨祥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20 |
试解陈日亮文本解读艺术 | 刘菊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25 |
从三个层面改进“学的活动” | 骆文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29 |
学情的三个出发点 | 边玉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32 |
事理说明文与议论文辨析 | 陈雪峰 商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35 |
着意素养 整体建构——统编教材说明文大单元教学构想 | 孙志满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37 |
从单篇教学到整本书阅读 | 于红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40 |
《故乡》共生课堂教学实录 | 韩小兵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42 |
基于文本修改的多元共生 | 韩小兵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45 |
抓住错位求共生——评《故乡》课例中文本特征和文本内容的共生教学策略 | 王卓妍 向浩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46 |
实现“学习场”上的有效对话——《最后一次讲演》授课思路探微 | 张彬彬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49 |
从“文本独特”到“人之”——《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 朱玉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51 |
积累言语经验 培育语言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实施策略 | 季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53 |
语文教学如何借力于群文意识 | 王春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56 |
对话·质疑·追问——文本解读与思维的“趋深” | 吴永君 王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59 |
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 华俊萍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62 |
款款走进来 深深读下去——整本书阅读尝试教学策略探究 | 兰天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64 |
不要让读中悟再失落——散文品读策略谈 | 徐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67 |
在视角转换中逐步深入——《昆虫记》整本书教学探索 | 崔慧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70 |
核心价值取向下的深度阅读 | 韦存和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73 |
解读角色的突围——评王君《经典文本中的角色突围初探》 | 石忠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74 |
初中语言纵深化教学的路径——黄友芹《女娲造人》观课有感 | 周成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2 | 76 |
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限度——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 徐樑 王园园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4 |
阅读教学何以由文本走向人本——以《咬文嚼字》教学为例 | 黄耀红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7 |
再谈劝学的无趣 | 王栋生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10 |
《短歌行》教学艺术镜头 | 丁春花 吴奇 龚瑞峰等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12-19 |
语文项目学习: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 谭轶斌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20 |
问题驱动 资源支持 评价嵌入——“公众号诗歌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 | 刘侠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21 |
设计真实任务,把评价权交给学生——“我们的读写成长π”语文项目学习 | 王林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26 |
诗的哲学 哲学的诗——郭沫若《女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联读 | 何郁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32 |
《赤壁赋》文化语码解读 | 程翔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35 |
《三峡》文体辨析及教学启示 | 蒋丹馨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38 |
盼社戏寻童趣 忆童真觅成长——《社戏》文本细读 | 罗菊英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41 |
这个理由是否有证据支撑 | 黄敏慧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44 |
言说和言说的语境问题——重读《穿井得一人》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59 |
重视生活情境 关注阅读过程——2015-2019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特点与教学 | 钱荃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63 |
从迎合学生到吃透学生——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之路 | 何杰 | 语文学习 | 2020 | 1 | 75 |
文学鉴赏与语言表达——记2019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 | 向文祺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4 |
《故乡》教学设计 | 张一凡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6 |
在项目中学习——张养浩《山坡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林忠港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8 |
《(变形记)节选》教学设计 | 申龙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10 |
《登高》教学设计 | 徐晓彬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11 |
论“仁”——《论语》选读教学设计 | 谢飞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13 |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语文教学中培养“原著意识”的三个实践 | 路颖颖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16 |
《蝉》教学艺术镜头 | 刘智健 刘晓倩 郭洪侠等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23-30 |
强化整合,深化言语实践活动——“公众号七夕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 | 樊新强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31 |
阅读写作贯通 线上线下混合——“家庭中的老人——传记写作”语文项目学习 | 吴钟铭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37 |
行文中的不平淡,哀愁背后的觉醒——探寻郑振铎《猫》的文本密码 | 赵俊怡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41 |
不可等闲看“老李”——换一个角度读《老王》 | 陆培成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43 |
《谏太宗十思疏》版本比较谈 | 黄邵震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46 |
口语交际教学:访谈 | 冯晓彦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49 |
[评课]由虚拟到真实,从课堂到生活 | 殷秀梅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53 |
《书戴嵩来牛》和深度阐释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66 |
基于SOLO分类法的作文评分新尝试 | 沈建军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70 |
属种概念不能并列 | 陈晓云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75 |
“宫中”“府中”是代称 | 夏松平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75 |
喧嚣中觅静——艾伦·雅各布斯《如何再次拿起书》荐读 | 姚文晗 | 语文学习 | 2020 | 2 | 81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