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 课文中的知识应该如何学习 | 章新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3 |
| 语文教学,“境”在其中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7 |
| 适时介入 有效驱动——谈肖培东情境教学的艺术 | 宋玉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11 |
| 言语思维能力巧提升一—以肖培东阅读教学为例 | 陈海波 张旋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13 |
| 以“言语实践”打通长征文学的理解壁垒——《青春之光》创意教学 | 李瑞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16 |
| 均衡化:《散步》的整体文化取向 | 於德甫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20 |
| “风雨”有无之辩——《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新读 | 苏 翔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23 |
| 设定·生成·组织——打开写作构思教学“黑箱”的钥匙 | 王彦才 王美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26 |
| 从知识迁移到思维迭代——九年级下册跨学科写作教学取径 | 陈之勤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30 |
| 用专业的方法研读课文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35 |
| 生发点·融通点·落脚点·评估点——立足学科本质的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践 | 戴 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37 |
| 玩味散文里的情韵——《从云霞畔下来》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反思 | 兰国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40 |
| 基于文本特质的单篇课文课型定位——以《〈孟子〉三章》为例 | 严文娟 罗晓晖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43 |
| 从道德训诫到认知脚手架:寓言文本《愚公移山》教学转型新探 | 赵 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47 |
| 轻狂与落寞——从《江城子•密州出猎》看苏轼 | 孙瑞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50 |
| 文本与图像的交响——谈新修统编语文教材插图的选择与优化 | 王亚男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53 |
| 红色经典趣铸魂 悦读润心细无声——《红岩》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例及观察 | 尹庆华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57 |
| 联动: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真实发生 | 施柳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60 |
| 关于“审美”的几种误解与辨析 | 孙镭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64 |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无言之美》教学实践 | 张占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67 |
| “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应然之道 | 郑永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71 |
| “微点”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 寇远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75 |
| 以史为鉴,织就逻辑之网——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理艺术 | 王道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4 | 78 |
| 汉语语篇语法在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汉语“话题-述题"结构与“对言"语法为例 | 郭金庭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4 |
| 辩证分析 合理推断 理性判断 | 王丹霞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18 |
| 从《答司马谏议书》看王安石的理性精神 | 王占世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21 |
| 文本解谜:称谓之变中的立场升维与对话解构 | 杨晓琦 李晓云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23 |
| 单篇小说教学中梳理对象的探知与呈现——以《变色龙》教学为例 | 高翀骅 金晨悦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32 |
| 缺席者“在场”的书写——论《青春之光》的写作艺术与教学价值 | 陈灿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41 |
| 爱的隔阂与爱的超越——《秋天的怀念》《背影》比较阅读 | 刘桂 秦兰勇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44 |
| 语用为本.多维融通:《阿房宫赋》开篇十二字的读法 | 李晓林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48 |
| 文学史价值和超时空价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教学着眼点 | 徐樑 洪雨若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50 |
| “人”与"虫"的永恒论争——《变形记(节选)》“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教学 | 夏小涵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54 |
| 经典文本阅读教学中评价手段的融合使用 | 陈霞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59 |
| 由文本到人本:在交际语境中编织逻辑链 | 许姗姗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61 |
| 利用“对文”训“脱文” | 宋献普 宋家特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77 |
| 必也正名乎 | 张旭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80 |
| “易简功夫,知行合一”——徐梵澄《陆王学述》荐读 | 赵志伟 | 语文学习 | 2025 | 4 | 82 |
| 任务转化:阅读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 章新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3 |
| 理解.体验·思维——文学主导的跨学科学习型态建构 | 芦 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7 |
| 科学制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策略与原则 | 朱奕晴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11 |
| 读演辨写:小说阅读教学转型思考——学习任务群驱动《孔乙己》阅读教学 | 孟国乔 任佳琪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15 |
| 探究问题进阶 拓展思维深度——阅读教学进阶式问题设计 | 赵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18 |
| “孤独美学”的三重境界——《孤独之旅》的审美教学路径 | 杨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21 |
| 写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表达要得体》的课堂教学实践 | 陈园园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24 |
| 要非常重视单篇课文的教学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27 |
| “想象”得竟如此精彩——李华平《北冥有鱼》课例观察 | 江斌 张宏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29 |
| 放飞心中的白鸽——以《我的白鸽》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 | 巩英莉 贾玲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32 |
| 建构深度课堂助力思维成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实践 | 吴振华 路 潇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36 |
| 指向元认知的诗词教学——“苏轼与鸿”群诗阅读 | 李建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39 |
| 三维联读 文化解码——基于《太常引》《临江仙》的古诗词教学创新 | 胡红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42 |
| “单元整体”理念在教材中的落实与教学建议——以新修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 袁 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45 |
|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散步》的深层意蕴挖掘 | 张颖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51 |
| “空白理论”视角下《石壕吏》中叙事声音解读 | 刘光敏 程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54 |
| 从单元到单篇的革命文化教育推进路径 | 刘中杰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58 |
| 驱动·融合·评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情境设计三维架构 | 周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61 |
| “还原法”在学习任务群设计中的运用——郑振铎《猫》的教学思路分析 | 程宇赫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65 |
| 升华人文价值 强化语文要素——“阅读综合实践”教学探索 | 汪弋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68 |
| 隐去的敬称与重构的镜像——论《藤野先生》题旨转换中的叙事策略 | 高梦琪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71 |
| 寓事理于自然 以有限言无限——《北冥有鱼》修辞运用的哲学省思 | 项挺挺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75 |
| 色彩美学观照下《孤独之旅》的文本解读 | 徐燕红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5 | 78 |
| 以技显道:大语言模型驱动下语文教育资源的人文路径建构 | 沈瑜钰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4 |
| 人机协同学习下的整本书阅读与探究——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 徐翔宇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8 |
| 谈语文教学解读的单元视角 | 王林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15 |
| 思辨写作需要整体思维——以高考作文模拟题"留白的智慧"为例 | 曹林 曹瑾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20 |
| 谈语文学科体系建设问题 | 程翔 张彬福 汪锋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24 |
| 藏在数字里的“科学观察笔记” | 叶地凤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32 |
| 在平等中共存,在和谐中共生 | 张祉耘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34 |
| 找细微变化,品语言特点 | 花玉娟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35 |
| 借助“关键词”探究文章的思想意蕴 | 贾娜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37 |
| 用多种方式感知作者的言语智慧 | 吴欣歆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39 |
| 走进思索现场.体察心路历程——《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 奚素文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41 |
| 为何是“孔雀”东南飞? | 钱腾达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51 |
| 不存在的矛盾:“指如削葱根”作何解 | 王浩磊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54 |
| 爱是具体的——由《齐桓晋文之事》的“比"说开去 | 詹丹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57 |
| “去蔽明识"的思辨教学 | 肖莉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63 |
| 聚焦冲突构造,盘活课内经典——突破记叙文写作教学瓶颈 | 黄潇潇 茹菲 李杭媛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65 |
| 词频视角下的《祝福》文本解读 | 周映映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70 |
| 例说社科类阅读情境化命题的策略与实施 | 上官树红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74 |
| 一个逗号也不放过 | 朱泳燚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79 |
| 抓住“轴心”,纵横贯通——陈引驰《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荐读 | 赵志伟 | 语文学习 | 2025 | 5 | 82 |
| 关联:教学设计的支柱性策略 | 章新其 余樟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3 |
| 上一堂朴素的艺术的语文课 | 肖培东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8 |
| 浅教深学:肖培东语文教学理念的本体价值与实践艺术 | 曹新龙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12 |
| 课堂提问的双向建构——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探析 | 谢金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15 |
| 言语形式中流淌的情感——析《藤野先生》的文本意蕴 | 罗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17 |
| 《阿长与〈山海经〉》多视点教学谈 | 王宏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20 |
| 跨学科学习主题的确立与实施探索——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 秦海燕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23 |
| 审美辉映·素材交织·主题融通——非虚构文学文本《青春之光》解读路径 | 刘晓武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26 |
| 从选材出发培养写作思辨能力 | 陆其勇 缪春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29 |
| “学写故事”写作活动中的悬念设置指导 | 钱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32 |
| 编写并运用课文的“语言学习卡片” | 余映潮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35 |
| 呈现•构成•评价:散文教学审美经验生成路径——以郑桂华《安塞腰鼓》教学为例 | 张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38 |
| 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整合学习任务设计原则与实施 | 李蓓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40 |
| 在“观其大略”与“深度探索”中点亮“青春之光” | 朱武英 张吉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45 |
| 基于学习进阶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 朱艳丽 宋红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48 |
| 《水浒传》整本书“共生式阅读”教学探究 | 许昌良 黎 砚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51 |
| 词语支架妙搭桥雨润课堂效率高——《昆明的雨》课堂教学优化设计 | 陈继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54 |
| 秋思:从自怜自伤到忧乐天下——再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杨 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58 |
|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注释:功能、性质与原则 | 朱于国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61 |
| 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整”——《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实施课例及观察 | 尹庆华 胡晓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66 |
| 借助语境推理深化文学理解——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 罗 晶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70 |
| 古诗词结构化教学路径探索——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 薛琴 徐沛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73 |
| 涵泳·对话·创生——指向深度学习的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 夏娉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76 |
| 从《告别白鸽》到《我的白鸽》——也谈题目改编的文学解读 | 越 月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5 | 6 | 79 |
| 学术论著教学的情境化、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 任明满 徐铭莲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4 |
| 语文考试命题的认知突围 | 张彬福 汪锋 程翔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9 |
| 课堂出现“意外"怎么办 | 谢嗣极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18 |
| 层分缕析,感受演讲的逻辑之美 | 张明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26 |
| 立足单元任务.凸显文本特色——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芣菅》《插秧歌》联读教学设计 | 李丹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30 |
| 立足“有我”,追求“无我"——例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整体理解策略 | 程载国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34 |
| 指向思维发展的问题导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周亚夫军细柳》为例 | 李雪娇 何滨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38 |
| 细读三组比喻,发掘深层旨趣——读鲁迅《故乡》 | 王在恩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51 |
| 溯文字之源,品重章之蕴——借助文字学品读《无衣》的重章叠句 | 卢大艳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54 |
| 单元整体视域下的项目化写作教学建构与实施——以传记写作为例 | 吴港明 郑燕春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59 |
| 反抗的悖论《窦娥冤》悲剧冲突机制与悲剧美生成动力 | 成颂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66 |
| 文化理解视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重构——基于中考命题趋势与实践的探索 | 蒋叶青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71 |
| “脱然”应释为“不经意的样子” | 刘玉真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77 |
| 如何理解“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敖婉卿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78 |
| “赢得生前身后名"兼及"身前"“生后” | 虞崑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79 |
| 能说“胆大如牛”吗 | 范崇高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80 |
| “最后的小孩的诞生”——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荐读 | 赵志伟 | 语文学习 | 2025 | 6 | 82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