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 真实的历史对学生更有教育作用 | 贾宏权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1 |
|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两点思考 | 左双文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4 |
| 开山之作 奠基之功 | 冯一下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6 |
| 生动描述莫忘准确定义 | 沈静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12 |
| 历史细节的选择与意义 | 陈伟壁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15 |
| 叙事与解释的融通 | 丁翀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28 |
| 将史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 戴世峰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37 |
| 洋务运动破产说商榷 | 王凤席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43 |
| 中国多少劳工参加一战欧洲战场 | 陈敬远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8 |
| 关于王建的一首诗 | 石海龙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14 |
| 牛顿出生于1642年 | 陈树志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18 |
| 关于汉字的演变脉络 | 戚明军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32 |
| 是金圆券形同废纸么 | 方配莲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67 |
| 攻占冬宫有数小时激战么 | 卫凯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69 |
| 应对高考的三只眼睛 | 胡欣红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3 | 46 |
| 我们需要对日本发动核战争吗? | 胡欣红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 |
| 浅谈微视史学 | 文建刚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70 |
| 名师模拟上课助推青年教师执教能力提升 | 陈春露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74 |
| 高中历史教学应回归知识生成的教学本质 | 具惠兰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77 |
| 理科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 | 黄庆华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83 |
| 教师人际对话在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赖明敬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85 |
| 对《严是爱,松是害》一文的一点质疑 | 贺健白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18 |
| 经济学派的立场,还是历史教学的视角? | 徐金超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87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问 世界史部分 | 王峰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91 |
| 中学历史教学应关注中国近代史中的反现代化现象 | 刘建伦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94 |
| 结构化设计助力有效教学 | 徐继宽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06 |
| 递交投降书的是小林浅三郎 | 阳金平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10 |
| 解读考纲 明确目标 注重方法 | 宋景田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19 |
| 以诗入史须谨慎 | 郑毅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28 |
| 再谈高三文综历史备考 | 何敬平 | 中国历史教学 | 2014 | 4——5 | 130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