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基于变易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以对照图式为例 | 宋平国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2 |
经验心智模型 概念模型 科学模型——概念进阶学习的三级图式 | 孙伟河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6 |
初中电学复习课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 葛元钟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12 |
借鉴其它版本教材资源设计更有效教学——以苏科版“液体的压强”为例 | 黄丽艳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15 |
多版本教材整合 优化“透镜”实验教学 | 李超 孙立航 姚秀伟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18 |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张军民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20 |
基于原始问题的作业设计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潘碧霞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24 |
自制实验装置 突破“内能”教学难点 | 郑克东 何季军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27 |
自制有线电报机 | 许浩 韩沁君 吴明霞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29 |
“主题化探究式”在初中物理复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王健 夏兆省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31 |
基于“学习分析”理论的深度备课实践——以苏科版“浮力”为例 | 尹韩 季卫新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36 |
指向深度学习理念下学习进阶的构建研究——以“机械效率”教学为例 | 徐美蓉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39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提质“主题活动式”复习课模式——以“浮力”复习为例 | 于莹 孙宁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42 |
课程整合下“物态变化”的复习 | 侯艳红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46 |
在建构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王峰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48 |
巧用创新实验撬动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为例 | 江耀基 陈艳燕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50 |
“研”物理教材 “究”物理现象——浅谈如何对物理现象进行有效探究 | 姜建军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54 |
初中物理实验微课助学策略初探 | 欧旭升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57 |
基于电子表格的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内容优化及教学建议 | 李昱静 钱长炎 周胜林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61 |
利用“互联网+手机APP”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以“声音的特性”为例 | 潘华青 | 中学物理 | 2020 | 1 | 63 |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的策略例谈 | 曹继纲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2 |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大气压强”为例 | 黎莎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5 |
“1521”教学模式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与探究 | 谭大亮 袁柏林 陈胤富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7 |
丰富学生经验 优化“浮力”教学——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片段的评析 | 蔡丽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10 |
基于实验为基础的动静结合 有零有整的模型建构教学——以“滑轮的实质 | 曾晖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14 |
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实验装置改进 | 郑贤松 代伟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16 |
自制教具在物理实验创新教学中的案例研究——以“自制电磁铁探究仪”为例 | 韦兵余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18 |
浅谈简单课题深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为例 | 阮志军 刘世军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20 |
“慢镜头”实验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王春燕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24 |
核心素养理念下问题驱动教学研究——以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电动机”教学为例 | 韩宝存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27 |
拨开迷雾 走出困惑——“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必须明确的三个问题 | 刘友余 周鸿元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29 |
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串导学”光的折射教学案例 | 李果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32 |
液体密度计的深度分析与改进 | 修金文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35 |
低成本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 张青华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37 |
巧用暗箱实验激发想象力 | 黄显吞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39 |
巧借手机软件辅助“声现象”实验 | 江宁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41 |
如何由“高结构的讲课”转化为“低结构的教学”——“比热容的同课异构” | 徐迎春 刘必生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43 |
基于物理观念培养的实验设计——以“光的直线传播”为例 | 高静 潘碧霞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45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渐进式实验进阶——以“大气压强实验”为例 | 尤小蓉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48 |
基于案例分析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 徐国萍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51 |
情境创设 问题引导 以问促思——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 田成良 董英霞 盛正民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54 |
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结合的物理课程教学探索——以“听你讲光的故事”为例 | 李立娟 胡扬洋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57 |
物理中考实验有效复习策略——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 | 王银桂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60 |
鲁科版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德育因素的挖掘与德育点案例分析 | 高岱亮 | 中学物理 | 2020 | 2 | 62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