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中学物理深度教与学 | 赵紫源、张 睿、董 艳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7 | 1 |
| 21世纪以来国内物理核心素养评价研究综述——基于 CNKI源刊的文献述评 | 高 林、刘雨欣、荆 鵬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7 | 6 |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物理教学——以“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为例 | 张 洁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7 | 23 |
| 基于SOLO 分类理论的情境化作业设计——以“子弹”情境下的单元作业为例 | 周 玲、陈显灶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7 | 27 |
| 常见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装置制作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 孔令东 | 物理教学 | 2025 | 7 | 19 |
| “微改进融育创”式实验教学设计搭建中学物理复习课的策略——以“电与磁关系”复习课教学为例 | 姬永发 | 物理教学 | 2025 | 7 | 28 |
| 基于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液化放热实验创新与项目化实践 | 张前军、彭光威、陆建隆 | 物理教学 | 2025 | 7 | 32 |
| 让思维在“温变”中闪耀——以“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学为例 | 陈 茜、许 志 | 物理教学 | 2025 | 7 | 35 |
| 融合跨学科创新实验 践行初中物理学科素养——以“液体压强”教学为例 | 穆洪杰、赵玉杰、类智方 | 物理教学 | 2025 | 7 | 38 |
| 追溯眼睛的进化历程——“神奇的眼睛”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庄旭虹 | 物理教学 | 2025 | 7 | 77 |
| 物理观念嬗变引发物理学变革 | 蔡铁权、薛 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7 | 3 |
| 问题•模型•评价:发展建模思维的科学微项目化教学策略 | 金如意、金 隆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7 | 8 |
| 新版初中物理教材“引言”的变化及教学启示 | 孙春成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7 | 13 |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学理基础、逻辑主线和形态呈现 | 张红洋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7 | 32 |
| 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自制轻质杆秤”为例 | 汪小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7 | 37 |
| 初中物理微主题跨学科实践的实践与思考——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 | 秦 嵘、王 磊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7 | 41 |
| 中学物理项目式学习设计的教学目标分析 | 卢兴荣、徐 月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8 | 1 |
| 学习进阶理论视域下的概念教学策略——以浙教版“质量”的初小衔接教学为例 | 宋保家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8 | 10 |
| 新技术、新材料赋能中学物理传统实验的升级改造——以“磁场对电流作用力”实验为例 | 褚 军、刘长君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29 |
|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自助实验教学策略——以“液体的压强”教学为例 | 张羽燕、赵洪英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33 |
|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的建模能力培养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和问题图谱视角 | 李 霖、胡海云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36 |
| 刍议素养导向的中考物理创新实验试题命制策略 | 孙 彬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40 |
| 思维可视化辅助的项目化学习——以“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为例 | 刘 慧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46 |
| 文化自信语境中的实验教学论重构——刘炳昇教育思想实践研究 | 胡小军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50 |
| 中国初代“天眼” ——天文学家王绶琯 | 王晓璐、吴晓婕 | 物理教学 | 2025 | 8 | 76 |
| 基于物理学描述范式的物理大单元教学研究 | 邢红军、于永刚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3 |
| 例谈“三新”背景下的作业优化设计 | 严桂华、许 志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8 |
| 五种版本初中物理新教材实验内容比较研究——以“光学”主题为例 | 苏 虹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27 |
| 融入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探讨 | 陈泓宇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35 |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物理教学的角色定位与功能边界——以 ChatGPT为例 | 李太华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39 |
| 聚焦实验重构,助力思维进阶——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一节为例 | 鲁佩用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43 |
| 从感知异化到适应变革:不同课程实施类型初中物理教师新课标理解与运用特征分析 | 冯薇橦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46 |
|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类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徐 杰、朱行建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57 |
| 锚定问题解决的跨学科 PBL 课外实践研究——以“中国桥的探索之路”项目为例 | 厉红燕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10 |
| 基于学习进阶的问题驱动教学设计——以“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为例 | 孙建平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15 |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物理 HPS教学——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 郝 磊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18 |
| 5E 教学模式在跨学科实践中的应用——以”自制简易密度计”为例 | 郭华明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24 |
| “光的反射”教学创新实践及反思 | 张前军、许 志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32 |
| 微观单元“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实践路径——以“电流周围的磁场”为例 | 郭浩佳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37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渗透与教学路径 | 杨瑞雄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5 | 9 | 45 |
| 物理观念评价的实例、诠析与评述 | 杨亚芳、蔡铁权 | 物理教学 | 2025 | 9 | 2 |
| 基于项目命题 落实立德树人 考察核心素养 培养关键能力——以2024年福建中考“项目式试题”为例 | 任少铎 | 物理教学 | 2025 | 9 | 34 |
| 基于科学探究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为例 | 郎文婕、杨 瑛、李 萍、刘海英、李存昊 | 物理教学 | 2025 | 9 | 38 |
| 用证据说话:从称重仪刻度是否均匀谈起 | 陈 健 | 物理教学 | 2025 | 9 | 43 |
| 结构化教学视域下初中物理“学科实践”教学策略——以“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为例 | 顾炳峰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9 | 8 |
| “探物思理 知行合一”:基于知识结构化的单元教学实践路径 | 林惠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9 | 12 |
| 基于跨学科实践视角的五个版本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比较研究——以八年级上册为例 | 刘家玮、徐桂清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9 | 23 |
| 大概念统摄下的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初中物理“光学”为例 | 宋 静、高春丽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9 | 33 |
|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以“制作简单机械组合模型”为例 | 陈 喜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9 | 37 |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 盖家祥、薛 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9 | 51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