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 物质转化观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教学启示 | 彭 炫、郑长龙、张笑言、张晓燕 | 化学教学 | 2025 | 7 | 3 |
| 我国化学建模能力实证研究的现状分析 | 詹伊珂、薛 松 | 化学教学 | 2025 | 7 | 14 |
| 基于人类发展史认识化学学科——以《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为例 | 刘 琪 | 化学教学 | 2025 | 7 | 85 |
| 基于进阶理论探讨初中阶段催化剂的教学 | 杨宝权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7 | 10 |
|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实践探索——以捶草印花术学习”溶液的酸碱性” | 王雪伟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7 | 15 |
| 四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图表系统的比较研究 | 雷香归 、闫春更、曹 琦、周 青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7 | 31 |
| 基于“学业要求”的教材课后习题设计特点研究一以”常见的酸、碱、盐”为例 | 张奕辰、卢天宇、吴冰玉、范钧琨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7 | 37 |
| 嵌入表现性评价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以“奇光异彩的金属”单元为例 | 杨 蕾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7 | 14 |
| “双减”背景下大概念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以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为例 | 袁梓健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7 | 18 |
| 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基本思路与方法内容的调查研究 | 胡久华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7 | 25 |
|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科实践解析——以化学学科为例 | 肖中荣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7 | 32 |
| 由解释转向思维:义务教育化学“科学思维”的外显与培养 | 胡巢生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7 | 40 |
| 聚焦课例论文写作的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 | 麦裕华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7 | 54 |
| 科学思维培养:教学案例与溯因分析——以九年级化学“曲线图像”复习为例 | 王宝斌、张艳敏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7 | 68 |
| 融入传统文化 落实立德树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 乔国才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8 | 26 |
| 化学学科育人的现实审思与实践进路——对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的访谈 | 毕华林、王雨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3 |
| 义务教育化学新教材“跨学科实践活动” 编排比较及教学启示 | 杨玉琴、倪娟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24 |
| 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人本智慧教学实施逻辑——在行、知、慧进阶中领悟概念与方法 | 王晓聪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30 |
| CDIO 模式融入跨学科实践活动以“——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为例 | 阎文丽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34 |
| 智能传感技术助力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反思——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 | 陈黎芬、念敏慧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38 |
| 渗透工程教育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探究——以“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为例 | 蒋旭华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43 |
| 高质量课题研究助推教科研论文写作: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以“化学传统文化”课题研究为例 | 洪兹田、陈女婷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8 | 47 |
| 化学观念培育要重视的三个问题 | 王云生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3 |
|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整理与提升”栏目研究与教学建议 | 余 卓、严文法、王 媛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8 |
| 基于BCMAP编码系统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科书分析 | 李 猛、王美琼、张方源、赵晨叶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13 |
| 指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学化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 | 王澍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19 |
| 初中化学微粒观内涵、形成过程及教学策略 | 艾璐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24 |
| 人工智能 DeepSeek 赋能化学教师开展教学设计——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 | 程仁军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30 |
| 基于化学史的“重演式建构”教学设计及价值研究 | 杨小祥、杨玉琴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41 |
| 初中“物质分离与提纯”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实践——橄榄油肥皂的制作与设计 | 卢天字、吴冰玉、艾进达、莫尊理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53 |
|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实验的新设计 | 曹桂祯、叶秋香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59 |
| VOCs浓度测量装置在酯化、卤代烃水解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 马 力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69 |
| 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的再思考 | 杨宝权 | 化学教学 | 2025 | 8 | 87 |
| 基于SSI 育人功能解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 吕玥霖、霍爱新、卜 默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9 | 15 |
| 新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插图设计特点与教学建议 | 马立清、严文法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9 | 41 |
| 促进深度学习的大单元主题复习“双线”设计策略研究——以“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 於飞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9 | 57 |
| 科技史情境在中考题命制中的应用研究——以2024年浙江省科学中考卷第29题例 | 蔡呈腾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9 | 65 |
| 化学课堂“有效共识”备课组活动研究——基于教育经验移植的备课组活动功能价值、组织环节和对话要素 | 毛东海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5 | 9 | 74 |
| 基于 OBE-CDIO 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徐瑶、占小红 | 化学教学 | 2025 | 9 | 3 |
| 基于关键能力的初中化学新旧教材习题对比分析 | 颜 微、胡浪华、汪彩绫、姜建文 | 化学教学 | 2025 | 9 | 16 |
| 基于科学认知逻辑的跨学科教学实践—以“奥运火炬燃料的变迁”为例 | 杨小祥、嵇维维 | 化学教学 | 2025 | 9 | 39 |
| 基于“三重表征”发展模型建构思维的教学实践——以初中科学“走进微观世界”为例 | 盛 将 | 化学教学 | 2025 | 9 | 50 |
| 初中化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以“守护南昌水脉,共筑生态家园”活动为例 | 汪彩绫、刘 丹、姜建文 | 化学教学 | 2025 | 9 | 56 |
| 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对比分析及教学启示 | 钱 胜、王维臻、郑长龙 | 化学教学 | 2025 | 9 | 70 |
| 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逻辑、问题与发展路径 | 张 军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3 |
| 指向模型认知发展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以“自制净水器”为例 | 徐诗涵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15 |
| 基于模型建构的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实践 | 胡宝鑫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21 |
|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困境与探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为例 | 郭 震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25 |
|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实施路径 | 李环宇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30 |
| 生成人工智能赋能初中化学学情分析的路径——基于DeepSeek的“认知——情感——差异”三维分析框架 | 白 静、李玉珍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42 |
| 揭错•析因•纠正•反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探析——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例 | 余不易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5 | 9 | 46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