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化学的物质性质思维及其教学 | 吴俊明 | 化学教学 | 2020 | 7 | 3 |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展望 | 李娟, 吴敏 | 化学教学 | 2020 | 7 | 16 |
探索核心素养落实于学科课程的有效路径 | 黄冬芳,李伏刚 | 化学教学 | 2020 | 7 | 36 |
数字化实验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何翔 | 化学教学 | 2020 | 7 | 49 |
“素养为本”的化学项目式学习设计 | 李法瑞,俞洪泽 | 化学教学 | 2020 | 7 | 65 |
“探究微粒运动”实验的新设计 | 孟彦,李德前 | 化学教学 | 2020 | 7 | 73 |
味觉化学之酸味化学 | 邵黎雄等 | 化学教育 | 2020 | 13 | 1 |
“洗涤的学问”项目式教学 | 周玉芝 | 化学教育 | 2020 | 13 | 22 |
初中“物质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专题复习课教学与反思 | 朱慧仪 | 化学教育 | 2020 | 13 | 37 |
味觉化学之辣味化学 | 高文超等 | 化学教育 | 2020 | 14 | 1 |
论化学概念教学过程的建构及其启示 | 龚文慧,邢红军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3 |
基于概念转变模型和认知冲突图的课例研究 | 周礼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8 |
基于“实验和模型”转变学生化学相异构思的教学策略研究 | 苏慧贤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14 |
概念图技术在中学生化学相异构想转变中的应用研究 | 陈浩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18 |
中学生“原子结构”相异构想的认知成因分析及转变策略 | 施观雪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23 |
科学建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 | 王磊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31 |
例谈初三化学情境素材选择的视角 | 李亚烽,吴永才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37 |
创新化学实验,培养核心素养 | 沈坤华,于涛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7 | 48 |
“化学文化”略论 | 毕吉利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7 | 1 |
从定性到定量 从粗略到精准 | 李发顺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7 | 8 |
基于微粒观发展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 樊会玲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7 | 19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王宝斌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7 | 22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消毒剂的科学使用 | 袁欢, 姜建文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7 | 73 |
初中化学启蒙教材中“实验”“插图”“科普知识”的比较分析 | 郑舒曼等 | 化学教育 | 2020 | 15 | 1 |
我国基础教育化学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建议 | 张世勇等 | 化学教育 | 2020 | 15 | 9 |
谷氨酸钠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 | 金禃 | 化学教育 | 2020 | 15 | 94 |
味觉化学之甜味化学 | 石敏,姜雪峰 | 化学教育 | 2020 | 16 | 1 |
基于虚拟角色对话的在线课程资源开放:以“分析化学实验”为例 | 李丽平 | 化学教育 | 2020 | 16 | 80 |
化学教学中培养工程思维:内涵、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 邹国华等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3 |
基于“智慧课堂+智学网”的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代艳红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36 |
走向核心素养的化学深度学习 | 牛彩霞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39 |
研读课程标准 关注教材变化 | 石磊等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43 |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 | 朱志江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48 |
基于PDEODE模式的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李淑妍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59 |
氨气喷泉及化学“灯塔”表演实验的新设计 | 吴青茂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67 |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检测探究实验 | 刘国豪 | 化学教学 | 2020 | 8 | 70 |
理解“模型认知”素养的不同视角 | 陈进前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8 | 3 |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类型与要求 | 赵冬云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8 | 8 |
基于学业要求的化学课后作业设计 | 黄泰荣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8 | 12 |
初中化学教科书表格呈现方式及其教学功能价值的研究 | 陈仕功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8 | 22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内涵解析及基本框架 | 杨玉琴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8 | 27 |
“科——工整合”的STEM教学设计 | 窦赏等 | 中学化学教与学 | 2020 | 8 | 34 |
提升校本课程质量的“六化”策略 | 苏香妹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8 | 20 |
社会责任引领 高效课堂构建 | 孙华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8 | 25 |
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 | 杨晓东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8 | 31 |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素养化教学新探 | 毛艺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8 | 35 |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进阶学习 | 徐军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 | 8 | 38 | |
探讨潮湿氢氧化铜常温分解的化学原理 | 吴文中,胡尚生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0 | 8 | 42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