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作者 | 文献来源 | 年 | 期 | 页 |
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 | 邹丽晖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1 | 8 |
开展项目学习,实现跨学科实践 | 李春密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1 | 17 |
基于跨学科实践的单元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声声入耳音乐会”为例 | 张 华 徐 宁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1 | 23 |
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作业的实施 | 欧旭升 刘作志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1 | 27 |
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许 静 于海波 | 物理教学 | 2024 | 1 | 12 |
STEAM理念下的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以“声音的特性”教学为例 | 陈显灶 周 玲 梁 洁 | 物理教学 | 2024 | 1 | 37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磁现象”单元教学为例 | 陈佩莹 付鹏娟 姚建欣 | 物理教学 | 2024 | 1 | 42 |
科学教育中的“跨学科”与跨科学概念 | 杨晨毅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2 |
原始物理问题表征视角下的微项目学习实践——以“简单机械“复习为例 | 王伟芳 谈学兵 朱建山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27 |
项目化任务驱动 让中考复习课温故而知新——”以暖风机的产品设计“为例 | 赵 杰 叶鸣扬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32 |
素养导向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达成——以”声现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 | 姜栋强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37 |
高阶思维下的学科内融合问题的教学探讨——以中考压轴题(融合类电学情境题)为例 | 蒋新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48 |
基于综合单元学习的初中科学实践的进阶设计——以”制作电话机”项目设计为例 | 朱 红 姜春杰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76 |
基于心智模型进阶的建模教学实践研究——以“杠杆”为例 | 沈承昱 祝 钱 | 物理教学 | 2024 | 2 | 20 |
基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探究问题设计 | 沈伟云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2 | 38 |
基于真实情境的科学探究对学生深度学习促进的研究——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 郭 庆 文兵前 舒 冬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2 | 42 |
基于知识逻辑结构图的教学活动对初中生物理概念理解的影响研究 | 周 颖 李 燕 李玉顺 王 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2 | 53 |
基于学习进阶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以“电路和电能”教学为例 | 徐瑞璟 | 物理教学 | 2024 | 3 | 17 |
在“问题情境生活化”模式教学中促进物理观念“生长”——以“电能的输送”教学为例 | 刘雪荣 刘信生 | 物理教学 | 2024 | 3 | 27 |
指向核心概念的单元整体复习教学——以“电与磁”复习教学为例 | 朱红莉 李鸿 | 物理教学 | 2024 | 3 | 36 |
关于试电笔相关认识疑难的探讨 | 王 宏 蒋炜波 | 物理教学 | 2024 | 3 | 40 |
指向思维进阶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以“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为例 | 江 薇 | 物理教学 | 2024 | 3 | 43 |
初中物理培优中等效电阻的计算技巧与模型建构 | 王雄杰 | 物理教学 | 2024 | 3 | 47 |
课程一致性视角下落实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 赵 柳 李春密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3 | 8 |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大概念”的学习单元重构教学 | 刘君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3 | 14 |
探索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常态化生长的关键路径——以“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为例 | 姜栋强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3 | 33 |
物理美学思想对实验教学的启示 | 汪小龙 王天文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3 | 42 |
基于循证理念的“磨课”实践研究——以九年级物理“压强”复习课为例 | 易立铁 邓金秋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3 | 49 |
构建物理模型评价科学思维 | 许帮正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3 | 60 |
面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情境化设计探究 | 贾晓岚 | 物理教学 | 2024 | 4 | 35 |
基于素养目标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研究——以“制作角反射器”为例 | 朱峰磊 | 物理教学 | 2024 | 4 | 39 |
运用能量转化方向性规律解决装置“效率”真问题——缘起2023年皖、陕中考物理卷“效率”计算题 | 刘雪荣 | 物理教学 | 2024 | 4 | 42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以“浮力”实验教学为例 | 朱文华 | 物理教学 | 2024 | 4 | 78 |
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物理错误前概念的转变策略_以人教版“平面镜成像”为例 | 郑小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4 | 13 |
培养核心素养的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优化策略——以“估测引体向上的拉升功率”为例 | 范佳午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4 | 29 |
数字化赋能初中物理实验的应用与思考 | 付国富 吴卫锋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4 | 36 |
初中物理分析论证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 | 侯新杰 李芳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4 | 50 |
初中物理实验题的类型分析、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 | 董 慧 张立昌 张抗抗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4 | 58 |
创新作业设计 助力素养提升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质量、重力是否有关 | 叶鸣扬 | 物理教学 | 2024 | 5 | 30 |
探究二力平衡方向相对误差的模型分析 | 张广宏 | 物理教学 | 2024 | 5 | 35 |
关于晶体熔化相关问题的探讨与启示 | 蒋炜波 | 物理教学 | 2024 | 5 | 38 |
“纸”上得来终觉“妙”——例谈新材料纸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欧旭升 刘作志 | 物理教学 | 2024 | 5 | 77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思想教学及其启示 | 石 尧 邢红军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5 | 3 |
探赜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 翁庆双 蔡铁权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5 | 13 |
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 宋定飞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5 | 18 |
基于自制教具的“实验链”和“问题链”教学策略研究——以“光的色散”教学为例 | 冯林峰 穆艳君 彭朝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5 | 31 |
名师引领的区域教研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初中物理教师项目化研修为例 | 马芸青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5 | 52 |
基于情境的探究性试题命制思路和教学启示——以“热水器防电墙的设计”为例 | 王亚峰 吉临荣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5 | 60 |
指向初中科学“理解”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 | 孙华君 | 物理教学 | 2024 | 6 | 34 |
结构化思维视域下中考复习阶段的深度备课—以“物理探究题的复习”为例 | 程仁军 | 物理教学 | 2024 | 6 | 39 |
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试题研析和命制策略探讨—以 2023年部分省市中考物理试题为例 | 陈晨 | 物理教学 | 2024 | 6 | 43 |
大概念统领的初中物理概念体系建构探索——以电学为例 | 董振邦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6 | 3 |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概念教学——以浙教版初中科学“大气的压强”一课为例 | 许宇伟 何沂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6 | 13 |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中物理实践活动设计——以“电路障碍”教学为例 | 罗宇航 马兴卫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6 | 17 |
基于认知规律的初中物理“任务序列”教学 | 翁 奇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6 | 34 |
新授课何不从“零”开始——以“交变电流”教学为例课堂创造力培养 | 刘桂枝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6 | 47 |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教学迭新的案例分析 | 陈恒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6 | 56 |
关注课标理念 凸显育人方法——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印象和感悟 | 蒋炜波 赵 坚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2 |
寻根究底拔迷雾 抽丝剥茧探真相——探究声音传播条件实验的商榷与改进 | 罗宇航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30 |
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式单元作业设计——“水的浮力”教学为例 | 范秀竹 朱钱峰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38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第一课”教学设计——“致同学们”为例 | 左晓楠 孔 涛 余小勇 陈宇轩 乔翠兰 | 物理教学 | 2024 | 7 | 42 |
物理教学方法变革何以“令人触动”——历史启迪与现实镜鉴 | 胡扬洋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3 |
张力与限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物理教育中何以何能 | 荆鹏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7 |
数字资源与初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 DDP模式——以“浮力”为例 | 李园等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13 |
“真实实验”与“信息技术”并用的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以“透镜”教学为例 | 孙丽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17 |
数字化赋能探究实验改进的实践探索——以“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设计为例 | 刘展鸥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25 |
浮力产生原因演示装置的创新改进 | 庄中木 刘信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7 | 52 |
物理观念的多维观照及其理论基础 | 蔡铁权 薛真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2 |
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以“电阻”教学为例 | 李健锋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0 |
深度学习视域下可视化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 邱奕斌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4 |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应抓好选、讲、练、评四个着力点 | 陈林娇 孙厚荣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49 |
我国物理诗教方法及思想的回望与前瞻 | 胡扬洋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71 |
培养高阶思维的初中科学综合学习——以自行车“旧日车焕新”为例 | 朱 红 王 迪 | 物理教学 | 2024 | 8 | 74 |
科学探究本质之辩证 | 蔡铁权、杨亚芳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8 | 3 |
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拔创人才”前置培养的有效路径——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 | 许小涛、束宇涵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4 | 8 | 14 |
基于创新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 刘小丰、廖洪钟 | 中学物理教与学 | 2025 | 8 | 17 |
技术支持: 上海师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